“里外通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篇)
2019-09-09纫秋
纫秋
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如今想起来,还是让家里人后怕。当事人是孩子奶奶,她的两个大脚趾长了灰指甲,去一个街边的修脚店里把两个大脚趾的趾甲拔了。孩子奶奶回家来,两个大脚趾血淋淋的。我和爱人虽然都吓了一跳,但心想埋怨老人没有用,拔就拔了吧,让趾甲自己长出来就好了。看着孩子奶奶疼痛的表情,我们就都没说啥。但是,到了晚上,孩子奶奶竟然洗澡了。脚上的伤口没有做任何包扎或者隔水处理,就让脏脏的洗头水、洗澡水,流过了那两个还有血渗出来的脚趾……孩子奶奶一从浴室出来,就被孩子爸爸“训”了一顿。因为我们夫妇俩都是微生物专业出身,知道这种开放性伤口会被一些微生物,而且是很危险的微生物盯上,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事后,我们赶紧嘱咐孩子奶奶涂抹了抗生素类的药膏,及时杀菌消炎,时刻观察伤口,有任何不舒服都得第一时间去医院。幸好,老人后来没事。
提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稍微了解微生物的人一定非常熟悉,它是微生物界仅次于“头号通缉犯”沙门氏菌的二号危险分子。它的“光辉事迹”一点也不比沙门氏菌少,而且还很有特点——“里外通吃”,金黄色葡萄球菌仗着自己的“高颜值”,游刃有余的“外交手段”,可以自由往来于人体表面和身体内部,“事业”可谓风生水起。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为了打击金黄色葡萄球菌如此猖獗的行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它的生存模式。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在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革兰阳性菌[1]的代表,隶属于葡萄菌属。该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7℃,pH值为7.4,耐高盐,可在盐浓度接近10%的环境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鼻腔、咽喉、肠胃、痈、化脓疮口中,在空气、污水等环境中常存在。该菌与青霉素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就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发现了青霉素。
外伤感染
根据《中国药典》相关规定,涂抹在皮肤上的外用药和与黏膜接触的药品,均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是人类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能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像开篇提到的我家孩子奶奶的行为其实十分危险——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伤口周围虎视眈眈,伺机感染皮肤组织。可能老人当时的免疫力比较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每次带孩子打疫苗后,医生都嘱咐孩子24小时之内不能沾水,也是这个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外伤感染中重点防治的细菌。根据文献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显示出耐药性显著提高,医院应切实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合理用药,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耐药性的增长。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20世纪40年代初期,青霉素G应用于临床后显著改善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疗效。但是,1942年,临床上发现了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959年,为治疗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上引入了甲氧西林——一种半合成的耐青霉素酶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它对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杀伤作用。1961年,科学家首次证实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存在。此后,临床上MRSA 菌株的检出率逐年增长。到1985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始出现暴发性流行,成为全球医院感染的首要病原体。
2017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 “重点致病菌”名单,其所造成的感染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是棘手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 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实,我们夫妇俩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和老人、亲戚、朋友说明微生物的危害性。但可能因为微生物实在是太小了,让人没有视觉直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因为自己身边没有发生微生物致病的案例,所以多数情况下,大家并不觉得微生物离自己有多近,微生物有可能对我们和家人的身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提醒您一定要对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危险分子”高度重视,以免危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1]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方法。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称为革兰阴性细菌,用G-表示。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