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09刘康崔人元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22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影响因素

刘康 崔人元

摘要:基于Arcgis10.2和Matlab分析工具,运用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冷热点分布集聚明显——热点区域集中于贵阳市及其周边、遵义市部分区域,冷点区域分布于远离市中心的偏远欠发达地区;局部看,县域旅游经济全局自相关呈现出微弱的正相关性。区域经济水平、客源市场、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推手。

关键词:旅游经济;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0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62亿元,2017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数据反映出显出旅游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巨大的市场潜力。诚然,从总体上看贵州省旅游经济势头大好,但是就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度而言,各地域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因而有必要对旅游经济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展开探讨,以期为县域旅游经济宏观把握提供认知依据。

近年来,学者们对旅游收入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研究样本以时间序列居多,变量选择多元,有单一变量,有多变量;大多研究会借助Spss、Eviews等软件工具,研究方法除了回归分析之外,还会综合运用ESDA、空间计量模型等时新方法,研究尺度大多为大尺度(全国性)。综合来看,这些研究都用定量研究方法对相关主题展开了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统计的角度着眼,少有其他全新视角、融合视角对此类主题展开研究。因此,本文将综合运用Arcgis10.2和Matlab分析工具,从空间计量与GIS的视角对民族山区旅游经济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期冀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相关研究提供民族山区(贵州)案例。

二、数据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选取贵州省2016年88区县/自治县的统计年鉴、国名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相关数据作为数据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的影响,本文选取各县区旅游收入来刻画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用旅游总人次反映客源市场现状,用旅行社数量反映区域旅游资源禀赋。

(二)研究方法

ESDA空间自相关。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作为一种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空间关联测度为核心,通过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可视化描述,发现空间集聚或空间离散,揭示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常用的是Morans I 系数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I=(1)

式(1)中,n为地区总数,这里为88个县、区、自治县;wij为各地区的空间权重,xi与xj分别为地区i和地区j的属性值。

三、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分析

(一)冷热点分析

为了明晰县区经济空间发展差异,采用Arcgis10.2对88县区旅游收入做冷热点分析,通过分析,认为:99%置信区间的热点区域有息烽县、修文县、花溪区、开阳县、龙里县、贵定县、平坝区等9处,95%置信区间的热点区域有乌当区、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观山湖区、桐梓县等6处,90%置信区间的热点区域有仁怀市、播州区、汇川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等3处;90%置信区间的冷点区域有镇远县、三穗县、息烽县等3处。

数据表明,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热点区大多集中于贵阳市及其周边区域、遵义部分区域,该区域之所以能成为热点区域,一方面源于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贵阳市及其周边A级景区众多,遵义市是红色旅游胜地;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因素是外在推手:这些区域地处贵州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人口集聚。而冷点区域的共性是:分布于交通不便、远离市区、旅游资源基础薄弱的偏远欠发达地区。

(二)全局自相关分析

根据公式(1)对贵州省2016年县域旅游经济进行ESDA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分析发现,2016年Z值绝对值大于1.96,因此Morans I显著性强,且P值为0.006,通过了5%假设性检验。县域旅游经济Morans I为0.2006,表明县域旅游经济之间呈现出微弱的正相关性以及微弱的集聚分布特征,这种集聚态势也印证了前文的冷热点分析结果。表1只揭示了全局综合特征,还不能表明各县区与周边邻近县区之间的局部空间关系均是如此,因此需要结合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来分析县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

四、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客源市场。客源市场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影响,客源市场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对区域旅游经济有决定作用,其亦会影响区域旅游经济空间格局。一般用年接待旅游总人次来反映客源市场水平,为探析旅游总人次对县域旅游经济的作用机理,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做进一步的分析。在满足数据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相关指标后,构建平稳的VAR模型,结合Matlab2010b模拟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分析表明:县域旅游经济对旅游总人次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在第2期后做出很小的正向响应,并在第4期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在第7期后呈持续上升状态。虽然旅游经济对旅游总人次的响应呈微弱的波动状态,但从整体来看,旅游总人次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资源禀赋。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影响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研究一般用区域旅行社数、A级景区数、星级酒店数来刻画区域旅游资源禀赋,本文选取旅行社数量来模拟区域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在满足相关指标后,构建平稳的VAR模型来模拟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分析表明:县域旅游经济对旅行社数量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在第7期后做出微弱的的负响应,并在第8期后迅速下降,之后呈持续下降状态。这表明在现代旅游中,随着“互联网+旅游”时代的到来,信息搜索与获取成本降低,使得旅行社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逐渐降低。

五、结论

文章对贵州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如下:县域旅游经济冷热点分布集聚性明显,热点区域集中于贵阳及其周边、遵义市部分区域,冷点区域分布于远离市中心的偏远欠发达地区,贵州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呈现出微弱的正相关性。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是多重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客源市场、资源禀赋与县域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县域旅游经济产生空间分异的重要推手。

参考文献:

[1]申笑梅.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97~201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2]赵东喜.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省面板数据分析[J].旅游学刊,2008(01).

[3]戈冬梅,姜磊.基于ESDA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的旅游影响因素分析[J].热带地理,2012(05).

[4]于伟,张彦.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基于2007~2009年数据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8).

[5]姚宏,孙根年.基于TANG模型的西安国际旅游成长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15(07).

(作者單位:贵州大学)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影响因素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城镇化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