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山区不同季节低成本造林绿化技术研究

2019-09-09王忠英陈兴振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栌根苗侧柏

王忠英,陈兴振

(1.山东省费县国有塔山林场,山东 临沂 273400;2.山东省枣庄市林业局,山东 枣庄 277000)

干旱是瘠薄山地造林的最大障碍。传统的造林方式分为春季造林和雨季造林。为探索不同季节低成本造林技术,我们做了以下试验研究。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枣庄市山亭区境内进行。该地土壤为石灰岩山地粗骨褐土,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

2 试验材料来源与方法

造林苗木主要为侧柏、黄栌,种子进行大拱棚育苗,培育1年生、2年生苗、容器苗。

2.1 雨季造林试验

2.1.1 侧柏苗不同培育方式进行雨季造林的对比试验

选择1年生容器苗、基质培养生根苗、2次蹲苗、裸根苗作对比,选择4个造林地块分别进行造林实验,2次蹲苗、基质培养生根苗、裸根苗栽植前均进行根部蘸泥浆处理。泥浆均用生根粉、地菌静等处理。测定造林成活率。

2.1.2 黄栌苗不同培育方式进行雨季造林的对比试验

选择黄栌1年生容器苗、2次蹲苗、裸根苗作对比进行造林实验,2次蹲苗、裸根苗栽植前均进行根部蘸泥浆处理。泥浆均用生根粉、地菌静等处理。

2.2 秋季造林试验

2.2.1 侧柏秋季造林对比试验

选择1年生容器苗、2次蹲苗、裸根苗作对比进行造林实验,2次蹲苗在大拱棚内进行,2次蹲苗、裸根苗栽植前均进行根部蘸泥浆处理。泥浆均用生根粉、地菌静等处理,实验4次重复。

2.2.2 黄栌秋季造林对比试验

选择黄栌1年生容器苗、裸根苗作对比进行造林实验,裸根苗栽植前均进行根部蘸泥浆处理。泥浆均用生根粉、地菌静等处理,四次重复。

2.3 春季造林对比试验

2.3.1 侧柏春季造林对比试验

选择1年生容器苗、2次蹲苗、基质培养生根苗、裸根苗作对比进行造林实验,2次蹲苗、机制生根苗、裸根苗栽植前均进行根部蘸泥浆处理。泥浆均用生根粉、地菌静等处理。

2.3.2 黄栌春季造林对比试验

选择黄栌1年生容器苗、裸根苗作对比进行造林实验,裸根苗栽植前均进行根部蘸泥浆处理。泥浆均用生根粉、地菌静等处理。

表1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雨季造林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雨季造林

3.1.1 侧柏苗不同培育方式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在4个地块栽植4种苗木的成活率对比,雨季造林,当年栽种的侧柏苗木,在相同地块,容器苗成活率最高,其次是基质苗、2次蹲苗,裸根苗成活率最低,4个地块规律相同,从图1更能清晰的看出变化规律。容器苗、基质苗和2次蹲苗的成活率基本在90%左右,相差不大。从生长表现上看,成活的裸根苗比容器苗在石灰岩山地上的生长状况要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容器苗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成活率,而裸根苗植株发育生长的更快,有利于林木的快速成长,保证了林地的快速建成。

图1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雨季造林成活率对比

取前三个地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通过表2可以看出,3个重复,4个处理,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F0.01,即侧柏容器苗、基质苗、2次蹲苗和裸根苗对比成活率差异极显著,而地块间无显著差异。

表2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雨季造林实验方差分析表

3.1.2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对比

表3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苗木雨季造林实验

由表3和图2可以看出,黄栌1年生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平均可达91.75%;2次蹲苗成活率还可以,平均75.25%;裸根苗成活率最低,平均56.75%。地块之间变化规律相同,差异不大。因黄栌苗木不耐涝,雨季很多山地地表水丰富,在一些季节性泉眼地段和页岩山地低洼地方都有短期内的积水现象,因而对造林成活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图2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苗木雨季造林成活率对比

取前3个地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通过表4可以看出,3个重复,3个处理,黄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F0.01,即黄栌容器苗、2次蹲苗和裸根苗对比成活率差异极显著。而区组,即地块间差异不显著。

表4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苗木预计造林实验方差分析表

3.2 秋季造林

3.2.1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对比

表5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秋季造林试验

图3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秋季造林成活率对比

从表5可以看出,通过在4个地块栽植3种苗木的成活率对比,秋季造林,当年栽种的侧柏苗木,在相同地块,容器苗成活率最高,平均96%;其次是2次蹲苗,平均88.5%;裸根苗成活率最低,平均75%。4个地块规律相同,从图3更能清晰的看出变化规律。

表6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秋季造林实验方差分析表

取侧柏苗木秋季造林的前3个地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通过表6可以看出,侧柏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F0.01,即侧柏容器苗、2次蹲苗和裸根苗的秋季造林对比成活率差异极显著。而地块间差异不显著。

3.2.2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对比

表7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苗木秋季造林试验

黄栌秋季落叶后造林成活率高,容器苗和裸根苗栽植成活率差异不大,实验证明黄栌等落叶树种秋季裸根造林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见表7。

图4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苗木秋季造林成活率对比

3.3 春季造林

3.3.1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对比

表8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春季造林试验

图5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对比

从表8可以看出,通过在4个地块栽植3种苗木的成活率对比,春季造林,当年栽种的侧柏苗木,在相同地块,容器苗成活率最高,平均94.75%;其次是2次蹲苗,平均68.75%;裸根苗成活率最低,平均60.5%。4个地块规律基本相同,从图5更能清晰的看出变化规律。

表9 侧柏不同培育方式苗木春季造林试验成活率方差分析表

取侧柏苗木春季造林的前3个地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通过表9可以看出,3个重复,3个处理,侧柏处理间差异显著,F>F0.05,即侧柏容器苗、二次蹲苗和裸根苗的秋季造林对比成活率差异显著。而地块间差异不显著。

3.3.2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对比

表10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苗木秋季造林试验

图6 黄栌不同培育方式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对比

从表10和图6数据可以看出,黄栌春季造林,还是容器苗成活率高,但和裸根苗栽植成活率相差不是特别大,春季造林成活率都一般。

3.4 侧柏不同季节造林对比

侧柏不同季节造林效果见下表。

从表11、12和图7可以清晰的看出,按季节来看:侧柏在春、夏、秋三季采用容器苗造林的成活率相差不大,无显著差异,在四种培育方式中成活率最高。采用基质苗造林,雨季造林成活率相比容器苗成活率略低。采用2次蹲苗和裸根苗方式造林的侧柏,春季造林成活率明显偏低,夏季和秋季造林成活率较高。2次蹲苗的侧柏在不同季节造林成活率都比裸根苗高。按培育方式来看: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基质苗和2次蹲苗造林成活率较高,相差不大;裸根苗成活率最低。

表11 侧柏不同季节造林效果对比

图7 侧柏不同季节造林成活率对比

表12 侧柏不同季节造林效果对比方差分析表

综上数据分析,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基本不受季节影响,春夏秋冬1年四季栽培都没问题,但是就是栽植成本高。裸根苗春季栽植成活率不行,主要原因就是北方春季十年九旱。特别是5、6月份干热风严重,造成春季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上不去。夏季雨水充沛,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雨季造林效果明显。秋冬季节虽然雨水比夏季少,但是一般比春季多,气温较低蒸发量少,地温尚可。在秋雨过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造林,效果非常好。因此,山地侧柏造林,在运输方便的地方可以采用侧柏容器苗造林,运输不方便山高路陡偏僻的地方最好采用裸根苗2次蹲苗后选择雨季或者秋季造林。

3.5 黄栌不同季节造林对比试验

黄栌不同季节造林效果见下表。

表13 黄栌不同季节造林效果对比

表14 黄栌不同季节造林效果对比方法分析表

从表13、表14和图9可以看出,按季节来看:与侧柏一样,黄栌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基本不受季节影响,春夏秋冬1年四季栽培都没问题,但也是栽植成本高;2次蹲苗在春季和雨季造林成活率基本相当,秋季造林成活率略低;裸根苗雨季栽植成活率不行,秋季栽植成活率比较高。从培育方式来看:还是以容器苗成活率最高,其次是2次蹲苗,裸根苗次之。因此,裸根苗可在秋雨过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造林效果非常好,2次蹲苗适用于春季和雨季造林。综上所述,山地黄栌等落叶树种造林,在运输方便的地方可以采用侧柏容器苗造林,在运输不方便山高路陡偏僻的地方最好采用裸根苗选择秋季造林,春季和雨季选择2次蹲苗造林。

图8 黄栌不同季节造林成活率对比

4 结论

造林时间要根据立地条件和造林树种科学确定。山地丘陵造林难度特别大,造林物资运输极其不方便,我们不可能也不方便使用容器苗,只有应用低成本的小苗才可能更好栽植。造林时间上要根据树木生长习性而定,对于常绿树种来说春夏季栽植最好,而落叶树种更适合于秋季落叶后及春季发芽前造林。而侧柏春夏秋造林成活率都很高。采取头年或翌年春天育苗、根据苗木习性采取低成本苗木小苗蹲苗后选择雨季和春、秋季成活率很高。

猜你喜欢

黄栌根苗侧柏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黄栌个体生长情况与根系结构的关系探究
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
不同育苗方式落叶松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伏羲庙,侧柏
香山名字的由来
它曾是皇帝的御用染料
浅谈裸根苗造林的优势
不同移栽苗对甜叶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冬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