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巨变
2019-09-09农经汪烨
文|《农经》特约记者 汪烨
经过新中国70年的建设,中国的乳品加工实现了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并迈向智能化,成为中国食品制造业第一大行业。
7月12—14日,中国奶业大会暨2019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天津举办。期间,中国奶业协会发布了《中国的奶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用中英文向国内外介绍中国奶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从奶类生产、乳品加工、国际贸易、消费市场和质量安全五个方面,全面讲述了中国奶业历经70年艰苦奋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牛奶产量3075万吨,是1949年的154倍,人均牛奶占有量22千克,而1949年牛奶产量仅为20万吨,人均牛奶占有量约0.4千克。同时,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全部规模牧场实施了机械挤奶,90%以上规模牧场全混合日粮(TMR)饲喂,70年前粗放管理、疫病流行、手工挤奶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历史。
70年沧海桑田
从过去排队“凭票订奶”,到如今市场上高温奶、酸奶和奶粉、奶酪等产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我国奶业发展迅速。
谈及中国奶业的发展情况,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说:“近年来,中国奶业不论是奶畜养殖,还是乳品加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品牌建设持续推进,质量监管不断加强,产业素质日益提高,为保障乳品供给、促进奶农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奶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70年,是中国奶业大发展、大变革的70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在奶业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奶业70年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是奶牛养殖产量快速增长,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3176.8万吨,标准化规模养殖成为主体,100头以上比重达61.4%,比2008年增加了40多个百分点。荷斯坦牛平均单产7.4吨,是1949年的2.7倍。规模牧场机械挤奶达到100%。二是乳品加工产量迅猛增长,质量明显改善。2018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687.1万吨,乳制品生产企业587家,规模以上乳企实现销售额3398.9亿元,与1949年相比,均有上万倍的增长。三是乳品消费数量大幅增加,种类更加丰富。
《中国统计年鉴(1980)》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仅有4家乳品厂,12万头奶牛,年产奶量20万吨,乳制品产量仅有0.1万吨。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牛奶仍是稀缺食品,即便是在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内蒙古,也只有附近有养牛的人家才能喝到牛奶。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1979年,全国各地牛奶产量仍然极低,甚至都没有被国家和地方政府列入统计项目中。1980年,全国牛奶产量也仅有114.1万吨。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调查,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共有17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奶业。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拥有13亿亩广袤的天然草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但过去内蒙古的奶业并未表现出与其资源优势相符合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奶牛存栏量还是牛奶和奶制品产量,与其他省市相比都不占优势,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也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长期关注内蒙古发展的经济学博士诺敏说。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受到当时牛奶加工技术所限,牛奶的运输半径短,走不出内蒙古,更走不到全国各地。上世纪90年代末,伊利组建液态奶事业部,大规模使用国际先进技术,极大地延长了液态奶的保质期,改变了牛奶运输半径短的现状,使得来自大草原的牛奶过黄河、跨长江迅速走向全国各地。伊利液态奶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中国奶业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改变了中国人的饮奶习惯。随着中国“液态奶时代”在大草原开启,内蒙古的优质牛奶销往全国各地,喝牛奶成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儿。
70年沧海桑田,我国奶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奶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揭开了全面振兴新时代的序幕,中国乳品质量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可以说,中国奶业的70年,是一段民族乳企的奋斗史,也是先进技术引领行业变革的进化史。
海纳百川做大做强
自2010年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投资奶业成功后,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奶业。根据中国奶业协会调查,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共有17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奶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奶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深化,中国奶业的发展与国际奶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建设为国际奶业的交流合作搭建起新的桥梁,为中国奶业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为中国奶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刘成果认为,中国企业应把握历史机遇,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国际化布局,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到“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去投资奶业,加强技术交流和贸易合作,强互补、促融合、共发展。
自中国加入WTO和建立双边自贸区后,乳品进口量快速增长。2018年乳品、改良种用牛和牧草三大类商品进出口总额110.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乳品、奶牛和牧草最大进口国和净进口国。其中乳品进出口总额104.2亿美元,约占中国畜产品贸易总额的29.5%,农产品贸易总额的4.8%,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品新兴市场。
乳制品国家监督抽检合格率是所有大宗食品种类合格率最高的品种
如今,中国消费者可以接触到国外品牌乳制品,国外的牧场也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本和价格是中外奶业竞争的关键。监测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今年前5个月,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约为3.29元。目前,欧盟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2.5元,新西兰为2.2元至2.3元。可以看到,我国与奶业发达国家的成本差距较大,需要尽快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表示,乳业的发展要有充分的开放跟协作,与大洋洲、欧洲和北美乳业相比,亚洲大部分国家的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技术相对落后。但中国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乳业市场。中国市场面临着资源与市场不匹配的问题,要用全球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刘成果表示,中国奶业已高度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奶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挑战,希望中国奶业工作者既脚踏实地,苦练内功,做好自身的工作,同时也放眼全球,拓展视野,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实力。
数据显示,我国乳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上游养殖日益规模化,下游加工集中度也在提升。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说,新世纪以来,乳制品工业总体规模增速很快,跨地区、集团化成为明显特征,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伊利集团是我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近年来稳居世界乳业十强。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伊利通过建立大洋洲生产基地,成立欧洲创新中心,迈向印尼、泰国等国际市场,编织起涵盖资源、创新、市场等领域的全球网络。前不久,还与中国电信签约,首次引入5G技术,探索基于新科技的增长平台。
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大中型乳品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9%;其中六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国乳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9.8%;排名前两位的企业进入世界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强,分别在亚洲排名第一位、第二位。
在农业农村部推动下,我国奶业20强企业成立了D20企业联盟。目前,D20企业生鲜乳收购量占全国的57%,乳制品销售额占全国的55%。
“到2025年,奶业实现全面振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奶源基地、产品加工、乳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是白皮书中提到中国奶业的发展新目标。
科技进步质量为先
纵览新中国70年的历史,科技的发展始终是实现复兴的动力源泉。上到航空航天,下到农业牧业,技术的赋能一直是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奶业的70年发展史,也是一部奶业科技的发展史,从“小散弱”的传统牧场,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智慧牧场”,伊利、蒙牛等一批大型乳企与勇于开拓的养殖户共同推动了我国奶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奶业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胜利表示,规模化牧场已成为生产主体,“我国奶牛养殖规模超过了欧洲,我国排名前40位的养殖企业奶牛存栏总量接近190万头,日产牛奶2.66万吨。”李胜利说,我国奶牛养殖企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养殖“小散低”局面得到扭转。
如今,已经全面普及奶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秸秆青贮、疫病防控等现代技术,全部规模牧场实施机械挤奶,90%以上规模牧场全混合日粮(TMR)饲喂,部分牧场实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计算机智能牧场管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
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证。目前,中国奶业已初步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监督管理的治理体系,覆盖从牧场到餐桌全过程。
据农业农村部从2009年至2018年抽检生鲜乳数据,黄曲霉素M1、铅、铬、三聚氰胺和革皮水解物等监测指标样品抽检合格率100%。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乳制品的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在99%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连续5年未检出。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8%,是抽检合格率最高的一类食品。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样品合格率达到99.9%。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说,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始终把乳制品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乳制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乳制品国家监督抽检合格率是所有大宗食品种类合格率最高的品种,质量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基本与国际水平相当。国内主流生产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科技引领奶业发展,应对未来挑战,中国奶企将引入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进入牧场,增加牧场利润,为奶业健康发展蓄力。
白皮书还提到,中国是世界奶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出土了迄今世界最早的约3800年前的酸奶沉积物和约3600年前的奶酪实物及牛奶遗存;白皮书首次通过中英文的形式,将中国古代多部典籍中所记载的中国古代饮食乳和乳制品及其制作工艺、营养功效等情况公之于众。
过去的70年,中国奶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要实现奶业全面振兴、奶业强国梦,仍需继续努力,《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预示着我国奶业正加快迈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