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谈历史故事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2019-09-09葛培松
葛培松
(浙江省宁海县城中小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故事类课文,它是以史实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语言通俗易懂,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可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把握好此类课文的文体特征,偏向了知识与文化,教学时大量讲授历史知识,过度拓展民族文化,忽视了其作为课文的专项任务。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追寻文化底蕴,进而真正理解历史故事的内涵,把握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才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下面我就以《将相和》这篇课文为例,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介绍历史背景,初识人物形象
历史故事来源于一定的历史事件,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存在,一旦以课文形式呈现出来,便割裂了与其他事件的联系,变成了一些断章。要理解这个历史故事还需要适度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对于缺乏一定历史知识的学生而言,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现代文。揭题之后出示原文的首段背景介绍“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让学生在感受文言文凝练语言的同时,了解当时的这段历史背景:秦国正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进行兼并六国的战争。而此时秦国正准备集中力量对付楚国。因为廉颇以勇气闻名诸侯,在赵国起着十分重要的军事作用。赵国在六国当中属于强国,秦国未敢轻易对赵国用兵。这种客观情况,使蔺相如的两次外交活动具备了胜利的可能条件,而此时的蔺相如还仅仅是一位门客。这段文字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为理解将相之所以闹不和做好铺垫,从而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的形象,从中领悟历史故事的内涵。
二、关注故事情节,走进人物形象
历史故事类课文是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呈现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来推动事件的演变。因此,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基石,是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发展的舞台,使人物性格得以表现、得以深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不断推进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一步步走进人物形象。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从结构上看,三个故事自成体系,跌宕起伏,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实际上三个故事之间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梳理情节的过程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司马迁精心选择典型性事件的写作手法、布局谋篇上的精妙处理,更是让“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在整个情节中站立起来。
三、紧扣文本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历史类课文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这些饱含情感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使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准确而深刻的感悟,才能走进人物心灵,感悟作品赋予人物的丰富思想内涵。
1.聚焦言行,对比感悟
历史故事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多为圆形人物,呈现出立体性与复杂性。因此,精妙的环境描写、曲折的情节推进、细腻的人物描写都为增强人物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感悟其表达的方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将相和》这篇课文,在三个不断推进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了蔺相如、赵国文武群臣、赵王、秦王、廉颇等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依据文本中人物形象各异的特点,以蔺相如这个重点人物为主轴,关注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引发出了一系列对比:通过与赵国文武大臣对比,可以感悟到蔺相如权衡得失,入情入理;通过与秦王对比,能感受到蔺相如有理有节,进退自如;通过与廉颇对比,能感悟到蔺相如的以国家为重,以德服人。在这样的对比中,师生之间语言交锋、思维碰撞,不断升华对蔺相如的认识。
其他人的举动蔺相如的举动(情节推进)描写方法人物形象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语言权衡得失,入情入理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动作语言英勇无畏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语言有理有节,进退自如秦王拒绝了秦王还是拒绝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语言 有勇有谋“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语言顾全大局,以德服人
2.关注细节,层层深入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没有细节,便没有风格,而风格正是由许多不显眼的细节构建而成。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捕捉和理解文本中典型的细节刻画,既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也易于帮助他们与文本直接、平等地对话,迅速直接地审视、接受、理解文本,进而引发共鸣,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在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时,我让学生紧扣“理直气壮”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层层深入,让学生渐渐了解人物的形象:
“理直”中的“直”是什么意思?“直”在何处?(一是拿城换璧是秦王亲自允诺的,现在却没有诚意;二是既然是拿城换璧,应当先交城,再献璧)这样就可以带到前文的学习,让学生抓住“想了一会儿说”“如果……就……”“如果……一定……”等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蔺相如的智慧和谋略。
“气壮”的“壮”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蔺相如的“气壮”?让学生抓住蔺相如的动作、语言的描写,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说着他举璧就要往柱子上撞”“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等细节描写,感受蔺相如的形象。
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理直气壮”的?(他只身在秦王面前,在秦王宫中),抓住身处环境感受蔺相如的勇敢。
教师在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基础之上,将学生颇多的感悟点进行有层次的梳理,这样才能有效助推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向纵深、动态发展,从而领略作者司马迁刻画人物的高超艺术水平。
3.评书演绎,内化语言
《将相和》是一篇历史故事,也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于民间的脍炙人口的“名段”。文中对蔺相如和廉颇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极具个性。正是这些生动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学生把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之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通顺,讲完整,讲生动,这是一种内化语言并形之于外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像这样的历史故事,我们不妨试一试“评书”的形式,将说书的艺术引进课堂。
学生一个个把课文改编成评书的语言,想象力也被激发出来,讲述时个个绘声绘色。为了演绎好评书,学生势必用其他渠道学习优秀评书艺术家的演说方法、对“蔺相如”这个人物进行又一次的消化,同时完成书本语言和自身语言的再一次融合创造,何时抖包袱,何时与观众互动,都得做细致的思考和安排,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综合性的能力提升过程。
当然,像这样的历史类课文教学,我们还需对课内所学进行广度和深度上的补充。如这一篇《将相和》的阅读,我们还需引向整本书的阅读,激发他们对司马迁《史记》的兴趣,对更多历史类书籍的兴趣,更多地去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经典人物,也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一个作者的特点和写作风格,为学生打造语文阅读更广阔的天空,让学生突破浅层感知,获得文本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