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人才”文章,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2019-09-08严红霞李红张一持

杭州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生物政策

严红霞 李红 张一持

2017年,杭州发布《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提出杭州要率先探索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增材制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七大未来产业领域。作为率先布局的未来产业,其专业人才现状如何,是否适应行业发展、如何满足未来需要等问题亟待掌握并预测。本文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两个行业领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题座谈、专业分析等方式,多方面研究杭州市未来产业紧缺专业人才现状及未来需求。

未来产业人才集聚的趋势

如今,杭州拥有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东部医药港小镇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涌现出了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大华、奕真生物、中肽生化、九源基因、艾博生物等一大批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具备知名度的企业。经调查分析,杭州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人才集聚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在未来一年以内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十分庞大。在未来一年内,需求量增加的企业占比81%;需求量不变的企业占比16%;需求量减少的企业仅占比3%。同时,相比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更为显著。

二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目前均存在技术领域分类细致、专业性极高的发展现状。在人工智能行业细分领域中,对于紧缺专业人才未来需求占比前三的依次为机器学习·通用、计算机视觉·通用、机器学习·App。而在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企业专注的细分领域较为分散,紧缺专业人才未来需求占比前三的为新药研发、治疗与诊断方法、体外诊断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十分突显,专注于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专业同样有需求。

三是紧缺专业人才对能力要求较高。为接轨国际领先技术,紧缺专业人才岗位多有“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文献”等外语要求。人工智能行业的企业岗位有70%要求能熟练掌握外语语种,88%要求应聘者精通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的企业岗位要求熟练掌握外语语种的占比67%,且有67%的岗位要求拥有熟练的计算机能力。

未来产业人才引进存在四大问题

目前,杭州在未来产业领域的人才引进、发展建设工作上,与规划目标、行业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四个问题: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行业分类细化要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目前均存在技术领域分类细致、专业性极高的发展现状,并且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分类细致趋势,导致现有专业人才匹配度低,对口专业人才缺口大。尤其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许多企业专注于一个或几个细分领域技术方向,而目前高校只有在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培养计划中才对研究方向有细致的划分。同时,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滞后,应届毕业生理论实践不匹配,无法直接上岗。在课程设置方面,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提出,目前高校未增设与细分领域相关的专业与课程,如大数据、深度学习、通用算法、区块链技术、机器视觉、无人机等;而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企业则反映高校专业覆盖虽较为全面,但分类过于笼统,在医药智能信息化、数据采集、生物制药分析、制剂、抗体工程等方面缺乏更为深入的教学。

专业人才招聘渠道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目前,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招聘渠道集中在网络招聘(86%)、内部员工推荐(76%)、社会招聘(66%)、人才猎头(62%)和校园招聘(56%),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和媒体广告招聘也起到一定作用,分别占比19%、10%。调查发现,行业企业招聘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时更倾向于内部员工推荐和行业内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两种渠道,招聘“圈内人”的效用相对较高,而通過其他招聘渠道获取的专业人才匹配度较低、流动率较高。同时,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对接触世界前沿技术与扩张海外市场的需求日渐显现,但海外专业人才需求难以通过现有常规招聘渠道满足。

多数企业自身人才竞争能力不足。目前,杭州市未来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标杆企业拉动行业整体发展,不可避免地抬高薪资基准。但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初创型企业,无法体现薪资竞争优势。在激励机制方面,未来产业企业中成长型居多,对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往往缺乏更深刻的考量: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战略性激励”这一核心功能难以发挥;另一方面是激励机制结构单一,方式缺乏多样化。同时,虽然大多数企业重视专业人才培养,设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但高昂的培养成本成为企业沉重负担的来源之一,而且企业面临专业人才的流动风险。

现有专业人才政策效用尚需全面提升。近年来杭州市接连出台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致力于优化人才环境,人才净流入率稳定保持在全国前列。但随着政策的实施,相关问题逐渐显露:紧缺专业人才政策内容覆盖范围不够大,应妥善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问题;紧缺专业人才政策范围条件和人才评定与实际需求不符;专业人才政策申报条件繁多,兑现流程烦琐;专业人才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引育未来产业人才

须打出“组合拳”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抢占未来产业领域的发展制高点,杭州不仅要在专业人才引育政策上更加开放、包容,还要在力度和精准上做文章。

完善高校培养计划,接轨行业发展现状。第一,引导高校增加培养计划中实践模块的比重,安排学生在专业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参观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从业中的应用,提升所学知识的利用率。第二,引导高校针对行业发展增设以细分领域为研究方向的院系或专业,在原有基础课程结构上新增细分领域选修课,以缩短未来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第三,引导高校依据行业应用现状设立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设置课程穿插教学,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紧密对接。如计算机类专业与医学、机械、金融等专业融合,推动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生物类专业与临床医学、统计学、信息管理、自动化等专业交叉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实现生物信息化发展。

搭建专业人才交流平台,拓宽专业人才招聘渠道。一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中国杭州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等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为未来产业专业人才供需双方提供猎头等服务。二是发挥人才市场等政府所属人才服务部门或行业协会职能作用,构建行业专业人才、团队信息库,及时在网络数据库中发布真实有效的专业人才供需信息数据。三是发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校企联合建设国内知名特色的研究院所,加快签订行业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协议,打通高校和企业间的专业人才输送通道。四是发挥杭州现有海外人才工作站作用,与海外高校、海外留学生协会社团等加强联系,抓好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与项目交流大会等赛事活动,争取与国际行业巨头联合建立实验室,促进国际专业人才交流合作,吸引国际专业人才来杭创新创业。

健全企业人才发展机制,提升企业自身吸引力。一是发挥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保证薪酬公平公正。如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企业,可以探索实行项目工资,将薪酬与项目挂钩,依据项目节点产出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反馈。二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通从入职、转岗到晋升的渠道。鼓励企业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学科专业对口高校开设“订单班”,與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博士点增额培养合作,重点培养行业内细分领域专业人才、复合人才。推行企业内“一对一”带教培养机制,并定期开展行业技术讲座,邀请标杆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三是提高未来产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适时开展企业宣讲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加大企业品牌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做好员工服务。

优化专业人才政策,发挥人才政策优势。结合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发展需求,构建高低有序、递进互补的人才政策框架,形成低、中、高“金字塔”式多层次专业人才政策体系。一是升级行业内专业人才政策,扩大覆盖面,允许多层级人才优惠政策叠加,并针对紧缺专业人才实行“量身定做”政策,做好人才落户、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培训补贴、医疗保障、科研配套设施等政策支持。二是推进科学的人才评价工作,建立行业内社会化评价、用人主体自主评价、职业高校技能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行业内标杆企业在通用标准基础上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现状的人才条件,弱化专业人才年龄、学历、职称、技能等级等硬性条件限制。三是提升人才公共服务理念,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优化政务法治环境,简化专业人才政策申报手续、办理流程、兑现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建立专业人才政策宣传长效机制,保持专业人才政策宣传渠道畅通,并鼓励企业主动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咨询,主动反馈专业人才政策实施效果,打通人才政策双向反馈渠道。

作者单位:杭州市人力社保局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生物政策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