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2019-09-07李素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李素梅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护理方法,非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将两组的导管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PICC导管感染中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PICC;导管感染率

PICC的全称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外周静脉多选择贵要静脉,其次为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等。此种置管方法可以将导管与右心房无限接近,因此对置管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1]。随着PICC置管越来越多,一些并发症和导管感染的情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效果,并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2]。将行PICC置管治疗的100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行PICC置管治疗患者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38 - 68岁,平均(45±2.5)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护理干预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非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等相关措施。成立专门的护理干预小组,积极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引起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评价标准[3]: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价。①穿刺部位脓液渗出,弥散性红斑出现;②沿导管皮下出 现疼痛,疼痛排除其他方面的原因;③静脉导管置入部位出现明显压痛,体温> 38℃,并排除其他原因。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O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_x±s)表示;P< 0.05表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干预组发生PICC导管感染2例,PICC导管感染发牛率4%;非护理干预组发生PICC导管感染12例,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24%。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护理干预组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非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讨论

临床上应用PICC置管的情况较为常见,采用这种给药方式可以实现长期给药,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并可以简化护理程序,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都十分有利。但是随着PICC置管应用得越来越普及,导管感染的问题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临床上对于如何预防PICC导管感染情况的发生尤为关注。据相关资料显示[4],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导管感染中有较大的效果,其主要的干预方法:①心理护理:长期置管的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的情绪,他们会因为长期的给药治疗失去牛活的信心和勇气,因此产生厌世的情绪。不良情绪的出现会影响病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将PICC置管的目的、作用讲述给患者,让患者明白置管是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情,从而配合医护人员更好地治疗。②选择合适的血管以及穿刺方法:PICC置管需要较高的技术,因此置管需要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置管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人员要穿无菌隔离衣,戴口罩,消毒双于等。穿刺血管的尽量选取较为粗大的,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贵要静脉等。PICC导管的选择,满足患者治疗的前提下以小型号为佳[4-5]。③合理设置导管留置时间:经查阅临床资料发现,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导管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尽量将置管時间缩短,做到尽量早拔管。④加强患者自身营养,提高免疫力:长期置管的患者容易出现免疫低下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会提高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概率。据相关资料显示,PICC置管患者导管感染的概率与患者免疫力具有负相关关系。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在保持良好心情的前提下,护理饮食要注意营养的全面性,对于饮食困难的患者可以输营养液,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减少导管感染的概率。⑤置管后的护理:穿刺点部位皮肤存在的细菌常是引起PICC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PICC置管之前需要严格消毒置管处的皮肤,消毒具体步骤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置管完成后也需要定期更换贴膜,仔细消毒处理,让穿刺点的皮肤保持干燥,当怀疑存在污染时需要立即更换贴膜。本次研究发现,后期对患者置管进行妥善的维护,极大降低了导管感染情况的发生[5]。⑥药物的输注要合理:输注药物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对于长期输注抗生素的患者,会产生耐药性,降低患者免疫力;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化疗药、激素)容易出现静脉炎。因此为患者输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当发现患者穿刺部位出现红肿、渗液时需要及时处理[6]。⑦此外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后期导管维护时,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并限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切断传播途径[7]。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干预组经过上述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发生PICC导管感染2例,感染发牛率4%;非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发生导管感染12例,感染率24%。两者相比,护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干预预防PICC导管感染可以有效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被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左芬芳.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干预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83.

[2]陈爱珠,林敏,李雪凡,等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对锁骨下静脉置管效果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8,40(4):164-165.

[3]王新兰.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8,31(14):156-157.

[4]郭香花,支秀平,陶应美,等.循证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留置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7):1257-1259

[5]高瑞秋.肿瘤晚期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2714-2716.

[6]林瑛.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预防中应用干预护理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87-88.

[7] 毛嘉艳.股静脉置管的血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12):128-130.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