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与安伞性
2019-09-07田红
田红
摘要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扣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效果更好,分析与不同药物有不同作用机制有关,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则说明该联合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安全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栓[1],因发展较快,所以需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2]。本研究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男28例,女20例;年龄40 - 80岁,平均(62.14±3.22)岁。观察组(n=48)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男21例,女27例;年龄40 - 80岁,平均(62.22±3.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③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初始3片/次,1次/d,3d后1片/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牛率。(1)疗效判定标准:①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心电图ST段改善<50%;②一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ST段改善≥50%;③有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3]。(2)不良反应:包括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皮下瘀斑等。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 20.O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7.92%/77.0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牛率(6.25%/4.1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是临床常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药物[4],为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常用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酶,降低血栓素A2形成,减少血小板聚集[5]。但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多种不良反应,且该药只能通过环氧酶发挥作用,局限性较大[6]。而氯吡格雷是通过抑制其他激动剂来避免血小板聚集,作用迅速,安全性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效果更好,分析与不同藥物有不同作用机制有关,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则说明该联合方案其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少妮.浅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7):21-22.
[2]喻俊颜.高维持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8,27(9):74-76.
[3]田鹏,陈燕,张定君.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1):59-60.
[4]陈海萍.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观[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912-913.
[5]王赛.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3):529-531.
[6]乐玉.急性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7):14-15.
[7]肖文可,钟柳芳,何梓明,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6):76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