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见晚清通奉大夫桂正华墓志考释
2019-09-07任小虎
任小虎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近蒙友人惠示,笔者得以见到安徽池州出土的晚清时期桂正华墓志拓本,其文字清晰,内容丰富,为研究咸同兵燹后的地方社会重建以及清末民初的皖江地方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在志文考订、整理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对墓志内容略加考释,敬请批评指正。
1 墓志释文
桂正华墓志为石质,盖已失,志石呈长方形,长85.5厘米,宽64厘米。阴刻楷书,字迹较清晰,竖行左读,计27行,满行23字,共607字(图1)。墓志撰者徐淮生,字汉侯,号醉石,清同治七年(1868)生,宣统元年(1909)举孝廉方正[1],卒于民国初年,曾任清末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文学教师,据载,淮生“擅长行草,清劲遒逸”[2]281。墓志首署“倪寿荪”,关于倪寿荪,据记载,又称久香公,好金石,善书法。墓志录文如下:
皇清诰封通奉大夫桂君墓表同邑徐淮生撰倪寿荪书丹
君讳正华,字寔之,石埭人。咸丰初,世乱转徙,从曾文正公游数载,以功累保知县。会宝应水灾,檄君权其事,力筹工赈,饥民数万赖以活。又值捻赖南窜,众惶惧。君集团丁击贼,数濒危。相持一日夜,卒获安堵。事闻,诏赐奖武牌。嗣历任东台、甘泉、江宁、山阳、沭阳、萧,皆有声。君驭民宽严互用,视民急如由己。饥溺所至,如颁律、修志、筑圩,诸大政彰彰,在人耳目。去之日,父老遮道留,辄立碑永去思云。自文正督两江后,左刘诸老佥以君为文正所许可,争引重。江南厘务,备军需剧重。凡要差,大吏辄委君。君勤明廉介,于国课多裨益,奏保直隶州加四品顶戴,旌其劳。嗣值覃恩,授通奉大夫。君之终也,先君子泫然曰:失良友矣!予儿时随父左右,常见君。君性慷慨,于吾父言,靡不听。兵燹后,邑文庙久毁,君独捐巨资规复为众倡。其修家乘也亦然。君五世祖坤三公,为乾隆朝博学徵士,著书数百卷。君出俸余,延名儒校勘,先君子与焉。君病时,罄所余,给诸昆以半,曰:使后人而贤守此足矣!吾不欲独有也!一时闻者义之。呜乎!世乱,今益亟,君之宰江宁也,曾徙天主堂僻壤。今居上位,畏外如虎狼,恐几微婴,今怒不测者,视君何如?彼以斗禄升俸起家,据为己有,悍然不顾其昆季冻馁者,视君又何如耶?君曾祖国良、祖廷楷、父翘均以公显,妻洪氏封夫人,贤能助君,后君卒。君卒于光绪癸巳十月二十二日,春秋五十有三。越丁未岁,其子聚庆始克以君夫人合葬于邑之六都下葛家山之阳。聚庆君季出,君以为子,而夫人亦爱如己出。君卒督之较严,现官江苏候补道,敏达能继君,君昔目予多福,藉慰吾父。今十余年学不加修,迍邅如故,表君之墓□□惭其文之不足增重君,而君之所以施于官与家者,此自有其不朽也。
图1 桂正华墓志拓本
2 家族世系
墓志文中所说的桂君即桂正华,字实之,又字香侯[3],为石埭县人。石埭为旧县名,明清时期的石埭县面积与当今石台县的面积大抵相同,但所辖区域有所差异。旧石埭县的范围及统治中心偏东,旧治在广阳镇,今已淹入太平湖。1959年3月,石埭县被撤销,并入太平、祁门县。1965年7月,国务院批准,分太平、贵池县地置石台县,县属池州专区。2000年6月设立池州市,石台县属之。
墓志记:君五世祖坤三公,为乾隆朝博学徵士,著书数百卷。根据其家谱中《桂明府传》[3]篇记载,桂正华是桂含章的五世孙。家谱中关于桂含章亦有详细记述:先生讳含章,字坤三,号鉴亭,安徽石埭人。……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春秋九十有三。乾隆二十二年岁贡,候选训导。历主旌德凫山书院、泾县琴川书院,晚以明经主讲长林书院二十年。祀乡贤祠。所著有《四书辨疑》(今轶)、《学庸浅解》(今轶)、《学庸深究》(今轶)、《三传类纂》(今仅存<春秋左传类纂>)、《左传细评》(今轶)、《春秋比事参议》(今存)、《四书益智录》[3]卷二(今存)。“含章……向生二子,作砺、作舟”[3]卷十。“作砺,含章长子,向生二子,国俊、国良”[3]卷十。
墓志云:君曾祖国良、祖廷楷、父翘均以公显,妻洪氏封夫人。《桂明府传》有载“褒封三世,荣施一家”。其祖父廷楷、父翘、兄高华被封为朝议大夫;其祖母、母、妻杨洪二氏皆被封为恭人[3]卷二。
墓志记:聚庆,君季出,君以为子,而夫人亦爱如己出。君卒督之较严,现官江苏候补道,敏达能继君。桂聚庆乃正华养子,《桂明府传》载:公原配杨夫人无出,继配洪夫人育而殇。纳妾凡四,亦均未育,遂以季弟之子聚庆,从襁褓时抚为嗣。“聚庆,正华继秋华次子,字兰洲,光绪己卯(1879)六月初四日子时生”[3]卷十。秋华者,据载:君有丈夫子四人:长高华,候选知县。次荣华,江苏候补县丞。次即正华。次秋华,候选理问[3]卷二(实际上桂翘生五子,四子立吉早殇,秋华为五子[3]卷十)。民国《江都县续志·职官表》载:“桂聚庆,安徽石埭人,附贡,宣统三年任”[4]卷十六。辛亥革命爆发后,面对当时全国革命浪潮,桂聚庆放弃抵抗,民元后,担任湾邵厘局局长[5]。
综上,对于桂正华的家族世系就较为明朗:桂含章——桂作砺——桂国良——桂廷楷——桂翘——桂正华——桂聚庆。
3 志主生平
据墓志知,正华生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二十二日,享年五十有三。光绪三十三年与夫人合葬于邑之六都下葛家山。正华先后娶了杨、洪二夫人,杨氏无出,洪氏育而殇,纳妾凡四,均未有育,后来收养聚庆为子。
墓志记:咸丰初,世乱,转徙,从曾文正公游数载,以功累保知县。民国《甘泉县续志》亦有载“桂正华,字实之,安徽石埭县人。以军功荐保知县”[6]卷十九。据《桂明府传》记载:“咸丰初荡于赭寇,公时幼,力学习举业亦缘乱。遵祖命,纳粟典尉,投曾文正公营……留充巡捕司”[3]。“(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七日(1853)太平军攻石埭不利,退据陵阳镇,十二月初十日琉璃岭失守,太平军入石埭”[1]。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入石埭后,打破了桂正华试图通过读书、科举进入仕途的设想。
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日,时桂正华任曾国藩警卫,赵烈文见曾国藩,亦由桂正华等安排联系[7]11。同年,曾国藩上奏:“江苏分缺先用从九品桂正华,请免补本班以府经历县丞仍留江苏补用”[8]334。由此看来,至迟到咸丰末年,桂正华已经在曾国藩麾下任职,并开始出现在各样的记载之中。
又载:“桂正华,字实之,安徽石台人,同治元年闰八月在曾国藩幕中,闻讣回籍丁父忧,同治三年六月奉调回府,充任曾国藩行营及衙署巡捕,直至同治七年六月”[9]646。又,在同治六年三月二十日曾国藩的奏稿中言到:“再,江苏尽先补用知县桂正华于同治元年在安徽大营闻讣丁父忧,回籍守制二年。臣因军务纷繁,需员差遣,即经札调留营当差。查该员系同治元年闰八月十四日闻讣丁忧,应以下月初一日为始,扣至三年十二月初一日服满,当将该员在营起复,咨部查照在案。兹准部复,以该员丁忧到籍后调营当差之处,应行遵照新章,补行奏明咨部,再行办理。等因。理合将该员丁忧调营差遣缘由,附片补行陈明,伏乞圣鉴,敕部查照。谨奏”[10]394。“翘……字东堂……同治壬戌(即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初六日戌时卒……”[3]卷十。《桂明府传》中也记载道:“……留充巡捕司,未几,遭父丧,公亟欲去,文正难之,赠丧费,勖以时艰,命奔丧亟返。公归方为葬计,而文正公已促者再,不得已,遂墨绖从”[3]卷二。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同治初,桂正华在曾国藩大营当差,“闻讣回籍丁父忧”,但因为军务繁复,在曾国藩的几次催促下,桂正华墨絰从戎,在营起复,参与到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战争中来。
同治五年到七年,任宝应知县[11]卷九。墓志有云:“会宝应水灾,檄君权其事,力筹工赈,饥民数万赖以活。又值捻赖南窜,众惶惧。君集团丁击贼,数濒危。相持一日夜,卒获安堵。事闻,诏赐奖武牌嗣”。家谱中也有记载:“其初任宝应也,适东捻巨酋名赖文光者竄至,公力遏之,得不逸。叙其功,得奖武牌”[3]卷二。宝应属扬州市,位于淮河下游,同治五年,江淮地区发生水灾,惨象令人目击神伤。淮扬一带,因“是年夏淫雨月余,运堤决清水潭”[12]卷首而大水。宝应县也深受此次水患影响。有载:“(同治)五年六月二十九日,高邮清水潭二闸堤决口,二百数十丈,横流入境,田庐被淹甚多”[11]卷五。在这样的情况下,桂正华来到宝应赈灾救民。水灾过后,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同治)六年谕,上年被水成灾,及勘不成,灾田地应征漕粮,著照例分别蠲缓”[15]卷五。同治七年,捻军首领赖文光为了避免淮军包围封锁的威胁,率残部南下扬州,意图西进安徽,行至扬州东北湾头茱萸湾一带,遭遇清军埋伏,全军溃败。赖文光受伤被俘,后在扬州就义。桂正华时任宝应知县,也因此立功,得奖武牌。
同治十三年,桂正华任东台知县。时载:“江宁牌示,东台县缺,以知县桂正华署理”[13]。
光绪六年九月,桂正华署理甘泉知县,任至九年五月[14]卷六。因为前任知县秦曾熙上任不足九个月而病故14],[时载:“甘泉县秦曾熙病故,遗缺以候补县桂正华署理”[15]。“(三月)初九日……代江宁县桂正华交卸甘泉县事回署”[16]。之所以出现报纸和县志记载出现偏差,原因应该是上级调令发出到官员赴任、交接这一过程中时间的耗费所致。
墓志云:“饥溺所致,如颁律、修志、筑圩,诸大政彰彰,在人耳目”。根据光绪《增修甘泉县志》记载:“光绪六年夏秋大旱,西乡尤甚,邑令桂正华详停六集之征,接济口粮,散给籽种,收当耕牛”[6]卷一。民国《甘泉志续志》对于桂正华在署理甘泉县知县期间的政绩记载则更加完备:“桂正华,字实之,安徽石埭县人。以军功荐保知县,光绪六年知县,事值岁大旱,农民凋瘵,正华请蠲赋赈恤,并设局当牛,借给籽种,收买蝗蝻,一时并举,又以西山地居高阜,夏雨愆期,即忧亢旱,拟择地开濬公塘,以资灌溉,大府韪之,后以款绌止,前令徐成典修邑乘,未竣,正华继之,捐俸延。邑中耆宿竟其事,即今所传甘泉志也。前运使洪汝奎称为循良之选。十年解任去,历官江宁、山阳、沭阳等县知县,年五十三卒”[6]卷十九。
桂正华在署理甘泉县期间,政绩卓著,其一是从上奏减免赋税、帮助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方面积极恢复当地在旱灾后的生产生活;二是完成前任未竟的事业,继续编修方志,现在所看到的光绪《增修甘泉县志》即桂正华所修。
从光绪九年三月回署江宁以来,直至光绪十年十二月才任江宁知县。据《申报》记载:“(十二月)十一日……江宁县员缺以候补知县桂正华署理”[17]。
一年以后,光绪十二年,桂正华调任山阳县:“(正月)二十七日……山阳县郝炳纶调省另侯差委,遗缺查有知县桂正华署理”[18]。“(光绪十三年四月)十九日……桂正华卸署山阳县事”[19]。据(民国)《续纂山阳县志》载:“桂正华,石埭人,十二年署。特秀,进士,十三年任,十七年回任”[20]卷五。
据《沭阳县志》记载:光绪十五年到十六年任沭阳知县。其后调省遗缺。光绪十六年年底,桂正华本应被派往萧县,结果阴差阳错,竟然被误派往宿迁县。据《申报》报道:“(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前日蕃台牌示,误登知县桂正华署宿迁县,系委萧县,仁晖系委署宿迁,今更正”[21]。桂正华原本应该署理的萧县差点变成宿迁,好在及时更正,使得桂正华得以署理萧县。桂正华任萧县知县至光绪十九年,在该年年中卸任,“(光绪十九年五月)初八日……萧县桂正华到交缷回”[22]。此时的桂正华已处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最终,在本年十月二十二日病逝[23]。
4 相关问题的探讨
4.1 桂含章字号考订
前文提到,正华五世祖桂含章,有《春秋比事参议》《四书益智录》《春秋左传类纂》传世,实际上这些著作的流传得益于桂正华及其父亲桂翘(东堂公)。《春秋比事参议·何金寿序》:“坤三先生之著,是书苦心覃思数十年,草既成,藏于家。咸同乱离之际,家物荡然,其元(玄)孙东堂君囊是书于背,卧起与俱,幸而犹存,未梓,以授实之。又十有余年,实之排比而付梓行之。盖经数十百年,积四世之心力乃得行于世。呜呼,可谓勤矣”[24]。这段话记述了桂翘、桂正华父子在乱世之中保存祖辈书稿以及桂正华在金陵将祖辈遗稿刊刻出版之事。《皖人书录》有载“桂含章,字鉴亭,号坤三,石埭人……是书原稿,当咸同兵乱之际,家物荡然,赖其玄孙东堂,囊悬于背,卧起与俱而获存,暮年以授其弟正华。至光绪八年,正华始刊之金陵”[25]698。《皖人书录》所载内容与何金寿之序语句颇有类似,却有两点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皖人书录》载“暮年以授其弟正华”,据前文所考,正华是东堂公(翘)之子,非其弟也;二是关于桂含章的字号出现讹误。桂含章字坤三,号鉴亭,这在家谱《坤三先生传》和《桂坤三先生家传》和家族世系表均有明确记载;并且(乾隆)《池州府志》中亦记曰:“桂含章,字坤三,石埭人,岁贡生”[26]卷四十七。按照本族人编修的家谱和同时期的府志来看,无疑,前人记述更具有可信度。然而,桂含章的字号讹误并非仅出现在《皖人书录》中,《中国书院辞典》[27]501、《安徽历代著作家小传》[28]242、(民国)《石埭备志汇编》[1]皆把字号混淆。
4.2 桂正华仕宦之旅与晚清政局
桂正华历任宝应、东台、甘泉、江宁、山阳、沭阳、萧等县,其非科举出身,所取得功名不过是附生。附生,是清代府、州、县、卫学附学生员简称,为初入学生。但是其一生却历任江苏多县,这和他早年经历有关,正因为跟随曾国藩身旁,平定太平天国有功,才得以保为知县。
兵兴时期,地方督抚权力扩大,原有的中央——地方权力配置体系遭到破坏。薛福成《骆文忠公遗爱》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当是时,曾文正公督两江,凡湖广两粤闽浙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谘之。骆公督四川,凡滇黔陕甘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谘之。二公东西相望,天下倚之为重”[29]卷二。兵燹期间,很多人因军功而被保举,从而跻身官僚体系之中。正如上文所言,咸丰十一年,曾国藩上奏:“江苏分缺先用从九品桂正华,请免补本班,以府经历县丞仍留江苏补用”[8]334。咸同兵燹冲击了原先固有的社会晋升模式,给普通人开辟了一条新的仕宦之路,这也是桂正华一生宦迹的出发点。不过科举始终是抡才大典,是清廷文官铨选的正途,沿袭数百年而没有变更,故而舆论上下对正途出身者褒多贬少,而对异途出身者则常常将缺点放大。桂正华因军功出身,而非正统的科举入仕,这也大概是其辗转一生,历任江苏多县却不得升迁,在知县任上停滞二十余年的原因所在。
4.3 桂正华与咸同兵燹后的社会重建
清末兵兴,战火不断,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史载:“江、浙、皖三省被蹂躏之地,几于百里无人烟,其中大半人民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30]157繁华的江南尽成废墟,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到了严重摧残。兵火既熄,如何重建当时的社会秩序、稳定统治、发展生产、恢复文教,成为摆在晚清政府和各级官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同时也是江南的世家大族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4.3.1 续纂家谱 在太平天国战乱平定以后,江南地区掀起了一股重建宗族秩序的运动高潮,续编宗谱成为重要手段。族谱是关系宗族血缘关系纯洁与否的关键所在,更是族众日常生活中家庭伦理关系得以维持的理论来源。甚至可以说,在宗族社会里,族谱是一个宗族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亦是族众宗族意识的重要源泉[31]。桂氏宗族的续纂为桂氏族人追寻宗族记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规范了原本混乱的世系,成为教化族人的文本依据,也有利于恢复宗族秩序。
4.3.2 编修方志 方志是以记载一方之事为内容的地方性著作,即前人所说的“郡县之书”,也是地方之史。它荟萃了地方文化的精髓,是当地主政者“治理一地,造福一方”的资治辅政之书,其作用不容忽视。在署理甘泉县知县时,桂正华编修地方志的整个过程在该志的序言中有详细记载:“(桂正华)惟思邑志功已及半,若因经费无出,其事中止,良可惋惜。且有负前任徐君创修之志,爰于辛巳(光绪七年)夏正华量捐薄俸,复勉力筹,尽延请各绅校雠旧本,采访新增悉遵徐君体例,兼有舒少尉霖补苴掇拾,始终其事。自六月开工,十二月告成,是书也”。修志完成后,桂正华并未将修志之事归功于自身,他继续写道:“此皆赖前任徐君创之于前,邑中诸君子助之于后,而正华遂得附骥尾以观,厥成”[6]。桂正华在署理甘泉县的近三年时间里,可谓政绩卓著,难怪“去之日,父老遮道留辄,立碑永去思”。
4.3.3 经营乡里 桂正华虽在异地为官,但是他仍然心系乡里,积极参与家乡的社会建设。咸同兵燹以后,位于南京的石埭会馆“寥落破败,器具全无”[32],为了发挥会馆的纽带作用,为金陵的石埭商旅、士子等提供便利,“尤幸我邑诸同乡急公尚义,踊跃输将,数年来两会馆修理整齐,器具全备,俾我邑士宦商贾来金陵者咸得安居,有托而有如归之”[32]。在重建石埭会馆的过程中,据(宣统)《石埭会馆录》记载,桂正华先后捐款三次,共计洋钱六十七元,英洋二十元,所捐数额居于前列。
墓志有记:兵燹后,邑文庙久毁,君独捐巨资规复,为众倡其修家乘也亦然。(光绪)《石埭县重建文庙黉宫录》记载:“桂君实之……慷慨输将……”[33]62,“附刻印黉宫录捐资姓名:……桂实之公捐龙洋十四元”[33]66。家谱的序言中对此番修谱有详细记载:“族孙实之正华官游金陵,屡有续修族谱之志。壬辰岁(1892),权篆徐州之萧县,寓书而属其事于余,余老矣,早岁多病,辞之。再而实之请益坚,且重以阖族之命,不获己。……实之年甫五十有三而卒于癸巳之冬,不获睹斯谱之成,然而其志则已遂矣”[3]卷一·。《桂明府传》也有载:“时……家乘待修,皆公倡捐巨款为之举”。此时桂氏族谱失修长达八十年之久,桂正华身在萧县为官,仍然捐资相助,历时四年,族谱最终修成。不过桂正华没能看到这一幕,但是“其志则已遂矣”。
5 余论
囿于“考古不下宋元”的学术传统,在过往的晚清史研究中,对于这一时期新出墓志的考释与探讨尚且有待加强。就本文的桂正华墓志而言,一方面它有利于我们了解清代县级政府与地方社会的历史实态,有利于我们了解家族成员入仕为官以后,为家族和地方社会所做的贡献与努力;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研究太平天国背景下的普通人物的个人沉浮与仕宦之旅提供了直接的材料,也为我们探讨晚清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提供了鲜活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