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2019-09-07谢秩芬贺明清刘超

医药前沿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氧分压乙酰动脉血

谢秩芬 贺明清 刘超

(金堂县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400)

临床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患病群体以老年人居多,我国老龄化状态直接增加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抗菌治疗和护理的进步,肺炎死亡总体趋于减少。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呈增高态势,明显影响公众的健康[1]。N-乙酰半胱氨酸属于典型化痰类药物,能够有效溶解黏液,具有抗氧化效果,能够帮助患者促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本文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和步骤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37例,女36例,平均年龄(68.7±5.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8例,女35例,平均年龄(67.2±5.9)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13)》的诊断标准,但排除合并有血液疾病、其他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史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方法和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进行对症治疗措施,包括抗菌、祛痰、补液以及止咳等等,治疗时间为两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的治疗方法,需要患者进行口服,200mg/次,3次/天,治疗时间为两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采血时间为清晨,患者需要保持空腹状态,采集完成后送实验室检测需要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采取电化学光发法,测定降钙素原。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针对患者的退热、抗生素使用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退热、抗生素使用以及住院时间

退热、抗生素使用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抗生素使用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73 3.7±0.6 10.1±3.3 10.1±3.4对照组 73 4.5±0.9 14.0±3.5 12.3±3.6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s)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mg/L) 42.8±8.4 7.7±1.0 43.0±7.5 16.1±2.9血清降钙素原 5.2±0.9 1.1±0.2 5.1±0.7 1.9±0.3中性细胞计数(x109/L) 6.7±1.1 1.9±0.4 6.6±1.0 2.7±0.5白细胞计数(x109/L) 11.0±0.9 6.0±0.6 11.1±1.2 7.5±0.8检测指标 观察组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s,mmHg)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s,mmHg)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 52.0±5.3 72.7±6.1 52.2±5.9 66.4±7.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56.4±3.8 40.1±4.0 56.6±4.7 48.2±3.5观测指标 观察组

2.2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胸痛,伴或不伴咳痰,伴或不伴咯血,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2]。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调查显示,该病会导致患者呼吸出现困难,并极易引起全身性感染,还会造成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3]。老年人属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项器官机能也在逐渐衰退,现阶段临床药物使用存在着不合理,广泛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加之病原体变迁等多种因素的不断作用下,直接威胁到每个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N-乙酰半胱氨酸应用于临床最初当做一种黏液溶解剂,现研究表明,它的前体是谷胱甘肽,属于一种抗氧化剂,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该药的分子中含有巯基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断裂,具有很强的化痰的功能,因此临床使用率呈增加趋势,它还能够有效降低痰黏度,溶解脓性痰,促使痰液变稀,有效抑制支气管腺体分泌高黏稠物质,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让纤毛的摆动能力增强,有利于痰液的快速排除[4]。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降低活性氧的水平,对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起到抑制作用,减少炎症反应,减少细胞损伤。

本次观察组通过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患者退热、抗生素使用以及住院的时间明显缩短,并且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时间,可以说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N-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缩短治疗时间。

在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中,经过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都呈现了降低的现象,但是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说明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改善炎症病灶内部血管凝固,减轻炎症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和增殖,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5]。

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我们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数据明显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以说明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改善机体血气指标。

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药物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使用时不能同时用糜蛋白酶、胰蛋白酶,酸性药物会降低该药的作用。

综上,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帮助患者减少治疗时间,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氧分压乙酰动脉血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勘误声明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