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 用数学机械化征服世界
2019-09-06尹传红
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吴文俊出生于上海。早年他就读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数学系,后赴法国留学,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51年夏天回国后,一直到1952年,吴文俊在北京大学数学系教书。院系调整后,他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时,出于扩大研究范围的考虑,他对拓扑学进行了形势分析和历史调查,并在无意中发现他的这个做法符合法国一位大数学家讲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將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分析、思考,吴文俊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示嵌类理论。1956年,因在拓扑学中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方面的卓越成就,吴文俊获得了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在第二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那一年他只有38岁。
1974年至1975年,数学研究所领导建议全体人员学习中国古代数学。原来对中国古代数学不以为然的吴文俊,通过学习,在认识上竟然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飞跃,而且把自己获得的新认识跟手头从事的研究联系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吴文俊被下放到北京无线电一厂劳动,当时这家工厂正在生产一种混合式电子计算机。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计算机效率之高,就想:是不是可以把计算机应用到数学上来。数学家为计算机的创建做了许多工作,反过来,是否可以用计算机来帮助数学家,比如证明几何定理?
吴文俊在演讲(供图/尹传红)
实际上,吴文俊已切身体会到计算机的巨大威力,并敏锐地觉察到计算机极大的发展潜能。于是,他一头扎进机房,从 HP-1000 机型开始,学习算法语言,编制算法程序。
学习中国数学史和接触到计算机,这两个机遇的碰撞让吴文俊感觉到,中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跟现在的计算机是合拍的,这促使他开始进行一些机器证明方面的尝试。
经过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学习和触发,结合对几十年来在数学研究道路上探索实践的回顾与分析,吴文俊终于形成了数学机械化的思想。他意识到,中国古代数学正好是适合计算机时代的一种算法的数学,或者叫计算机数学,他个人称之为机械化的数学。他总结出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分析提高,再抽象出一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最终达到解决一大类问题的目的。
1976年和1977年之交,吴文俊根据当时的思想认识,在几何定理的证明上进行了尝试。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像样的计算机,他是用手算,就好像他自己是一个机器,仿造机器的动作,通过一步一步手算来进行定理的证明。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尝试,终于取得了成功,产生了所谓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这在国外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吴文俊在讲课(供图/尹传红)
1977 年,吴文俊的论文《初等几何判定问题与机械化证明》发表于《中国科学》。接下来,他在数学机械化或机器证明方面,从初等几何着手,在计算机上证明了一类高难度的定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定理,进一步探讨了微分几何的定理证明,提出了利用机器证明与发现几何定理的新方法。这项工作为数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数学的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8年,吴文俊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文俊把数学发展成为有系统的、范围较广的,不仅限于数学,而且应用到许多不同的领域的过程,叫作数学的机械化。
1984 年,吴文俊推出学术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初等几何部分)》,奠定了数学机械化研究在中国的基础。1985 年,吴文俊的论文《关于代数方程组的零点》发表,这篇重要文献,是正式建立求解多项式方程组的吴文俊消元法的重要标志。自此,“吴方法”宣告诞生,并且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广泛而又重要的应用价值。数学机械化研究由此揭开了新的一幕。
(责任编辑/江盼 美术编辑/张小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