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2019-09-06向平
向平
摘 要: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日益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了企业本身的扩大发展。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诚信治理对策,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诚信形象。
關键词:企业;诚信;缺失;对策
良好的企业诚信环境,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有助于企业行为价值链中各参与者的利益最大化,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分析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现状,是深刻认识我国企业诚信状况的必然。
一、企业诚信现状
1.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诚信贬值
企业之间交易的顺利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企业之间存在违约、不履行合同、相互拖欠、赖帐、合同欺诈等状况,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之间“三角债”的形成,不仅造成企业的运行资金和正常生产活动困阻,更有甚者造成部分企业因债务而破产。
2.企业财务失真,施诈于政府
目前,在很多企业中至少有三本帐,一本是给税务部门看的,一般上面记录企业亏损较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少缴税甚至不缴税;一本是给金融机构或政府看的,上面一般夸大自己企业的价值,骗取金融机构更多的贷款,取得更多的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本是真正给自己看的,这样的财务信息一般是真实的。
3.企业逃废债务,失信于金融机构
一些企业在发展初期对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进行吹嘘高估自己的企业价值,以从金融机构获取很大的贷款额度,当最后发展形式不好时便低估企业价值,逃废债务,这些企业失信于银行,对银企关系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4.企业拖欠工资,欺骗员工
不同企业之间由于在发展水平、行业类别、所处地域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企业内部的员工权益水平差异明显,一些企业经常拖欠员工工资,或者,在雇用员工前提出苛刻的“霸王合同”,恶意侵占员工的利益。
5.企业造假售假,危害消费者利益
一些企业对市场经济认识存在偏差,只重视短期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利在生产产品时不按照产品的严格规定和要求,使用一些劣质的或其他替代的原材料或偷工减料等行为,生产出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将其在市场上销售,以次充好。
二、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1.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的时间还很短,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做出许多违背诚信的行为,这关键在于我国目前企业的诚信档案和信用评估体系还未建立,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企业的所有信用档案。另外,企业信用评估机构也是参差不齐,而且整体水平不高,各自为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富有效率的企业资信评估体系。
2.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的时间还很短,老字号的知名企业非常少,很多还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上升期,再加上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企业转型时,过分关注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这就对企业诚信机制的有效运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经济取得发展,对于一些造假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任其发展,使得某些制假售假行为能够大规模发展,甚至达到了产业化、规模化的水平。这其实是政府与企业的相互勾结,地方政府为企业造假提供了保护伞,鼓励其发展。
4.产权改革不到位
我国这些年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产权改革一直是重点中的重点。可针对企业的产权改革还远远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仍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对企业指派政府官员到企业任职,或民营企业的产权得不到公平对待,致使企业管理人员从短期目标出发,企业诚信缺失行为时常发生。
5.法律制度不完善
在企业的一些诚信缺失方面,现有法律的处罚力度太小,企业失信成本非常低,或者是在处罚企业诚信缺失行为中出现法律空缺,目前,对经营者、企业经理人失信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非常小,甚至因为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处罚条例而无从处罚,企业经营者、经理人的失信行为和从事道德风险活动时逃避处罚、不受处罚的机会就非常大。
6.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诚信素质低下
管理者的诚信素质低下,一方面,对于员工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各项制度、政策中都体现着经营管理者的道德观,并把它融人企业组织结构之中;同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的代言人,他们的诚信行为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诚信形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经营者缺乏诚信,造成整个企业都没有诚信,最终导致企业出现诚信危机。
三、企业诚信缺失的对策
1.外围环境建设,增加不诚信行为的成本
首先,要加强诚信法律制度建设。完善信用立法,加大法律对背信弃义、坑蒙欺诈等行为的惩罚力和威慑力,增加不守信行为的风险成本,尽可能堵塞失信者的可乘之机。其次,重点整顿我国的司法、执法队伍,形成保障信用实现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制定执法问题的法律法规,强化司法部门、执法部门的职责以及明确对于他们不作为的处理;也应在体制方面大力推行政府体制改革,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并修改相关的法律。
2.建立健全行业行规,加强行业自律
首先,应该强化行业协会的职能,在政府的法令规范下,对该行业的发展与秩序做相当程度的自我管理,拟定行业共同发展的策略,制定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维护行业的竞争秩序,调解彼此的纷争,对于不守行规纪律者给予惩罚制裁。其次,要提高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在制订行业行规时,应该根据本行业情况,结合产业技术标准的宏观指导要求,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并与国际接轨。
3.树立现代商业诚信理念和信用资本观念,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再造企业诚信
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两种观念:一是现代商业诚信理念。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商业诚信理念,是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再造企业诚信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二是信用资本观念。信用资本,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互利合作、共赢共荣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为了形成切实按市场“游戏规则”办事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外部制约机制,我国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所有者对企业运营的督导机制。以政企分开、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够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成为诚实守信、行为规范的市场经济主体。同时国家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步伐。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
5.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
应倡导企业开展信用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而且,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还会进一步加大对信用调查咨询和评估产品的需求,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
6.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
企业诚信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包括数据库、专家的知识库、各种分析模型及监控模型等。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強了信用管理的透明度,大大改变了信用管理上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获取信用资源的成本,通过网络可以及时跟踪信用,惩罚不守信者,为推动社会诚信系统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我们必须从更新观念,改革制度约束、产权约束等方面入手,重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傅丽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诚信建设.集团经济研究,2005(5)
[2]孙晓燕.市场经济与企业诚信的重建.山东商业学院学报,2004(9)
[3]文亚青.试论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商业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