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2019-09-06邵大壮
摘 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考。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观是当下面临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天下”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涵三个方面:地理意义上最大空间的想象、历史中真实的政治实践、古代先哲的天下情怀,这些都值得我们重新挖掘和深入反思。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冷战思维和单边格局对我国国家总体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安全受到的挑战依旧十分严峻。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安全、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观:“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天下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在古代处理与与其他民族、政权关系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许多值得重新挖掘和反思的地方。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可以相互借鉴。
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
“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说文解字》解“天”为“顚(巅)也。至高無上,从一大。”“天下”隐涵的意义则自然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其涵义主要有三:
1.它是地理意义上最大空间的想象
《诗经》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意为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一人的;天下所有的百姓,都是天子的子臣。《老子》中也有这样的论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从字面上看,“天下”即为古人对于其国土在地理意义上最大空间的想象。
2.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政治实践
赵汀阳将“天下”在实践意义上分为“外运用”和“内运用”,外运用是指周朝对于世界的建构以及秦汉以来对于国家的建构,内运用则是指在国家内部构建一个“微观天下”。中国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他称之为“内涵天下的国家”。本文主要探讨国家向外国际关系,所以对“内运用”一面不再展开论述。
《礼记·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士大夫修身养性以达“内圣外王”之境的具体落实手段,也是自西周以来伴随分封制而形成的真实的“家国天下”的社会结构。天子享有天下,根据血缘亲疏分封土地给诸侯,诸侯分有土地是谓国家,诸侯以下再依血缘亲疏远近制定等级关系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格局。在这样的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中,每一层级之间既是公共的“君臣”关系,又是私有的人伦亲情,由此,周公制礼作乐,通过“礼乐”维系天下。这样,诸侯的权力源自天子,天下的概念自然高于国家。尽管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自春秋起逐渐崩坏,直至秦朝完全由郡县制替代,但天下观并未消失。汉代以来,由于疆域的拓展与周边民族实力增强,中央政权无力掌控其他民族,历代王朝本着对“天下”的理想与憧憬,通过和亲、朝贡等方式与其他国家、集团进行关系往来,确立了一套完备的朝贡体系。
3.是象征着古代士大夫最高的理想旨趣和精神境界的天下情怀
《礼记·礼运篇》中曾有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即为儒家的仁义之道,牟宗三认为这是一种生命的智慧,“生命的学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个人主观方面的,一是客观集团方面的。前者是个人修养之事,个人精神生活生津之事,如一切宗教之所讲。后者是一切人文世界的事,如国家、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事,生命之客观方面的事。如照儒家的‘明明德的学问讲,这两方面是沟通而为一的。”儒家的理想境界在于内圣而外王,个人内在地成德成圣,进而外化至整个客观世界,实现“天下”的关怀,止于“至善”之境,最终参赞天地之化育。
天下概念的意义是立体的、丰富的,它始于地理意义上 的空间认知、基于现实条件形成真实具体的政治实践、政治制度,并升华为一种理想旨趣和精神境界,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三层含义也是相即不离的。
二、西方的国家安全观——以“文明冲突论”为例
在西方国家构建主导的国际关系中,对抗、冲突的二元思维是其主旋律。当前国际形势发展日趋复杂,无论是宏观上全球范围内的整体情况,还是微观上个别国家之間的情况,各种类型的安全威胁增多,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加剧。冷战后,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其著名观点“文明冲突论”,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讨论,时至今日,虽然已有二十余年,其观点仍是学界探讨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等问题所绕不开的话题。
亨廷顿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极对抗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世界将以不同的文明为标志逐步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主要存在着七种或八种主要的文明,分别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以及可能的日本文明。亨廷顿认为,在各种文明组成的世界里,冷和平、贸易战、不稳定的和平、困难的、对抗的、紧张的、对抗、竞争共存、军备竞赛将成为各种文明实体间的关系,友好与良性的关系将是罕见的。这样,文明的冲突将取代超级大国的竞争。
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有两种形式:一方面,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另一方面,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断层线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临近国家之间、一个国家中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他还断定,未来世界政治的轴心与冲突的聚焦点主要在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面对这一困境,亨廷顿指出,为了避免文明间及文明内部的冲突进一步加深,必须采用“避免原则”和“共同调解原则”,使核心国家通过相互谈判、交流来制止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在接受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建立起彼此都能接受的价值观,达成一致的共识。
诚然,亨廷顿针对冷战后国际格局与关系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思维范式,有一定的客观实际意义,在国际关系问题上,唤起了人们对于文明、文化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文明冲突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仍然是国家、集团间利益的冲突与矛盾。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实际上是建立在美国国家利益基础上,抑制非西方国家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维护美国的利益。
尽管亨廷顿的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描述的国际关系及变化走向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国家、集团间的关系是紧张、对抗、冲突的,任何国家的存在对于他国而言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想要实现安全只有通过不断地提升军备、相互结盟等方式提升自身实力,依靠武力、军事对抗打击他国,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式国家安全观念,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前提下,国际形势的动荡与不安是注定的。
三、“天下观”对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启示与意义
中国历来主张沟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来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积极解决国际社会公共性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他说:“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文明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习总书记提出“五个世界”来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分别对应着:政治、安全、经济、文明与生态五个维度,用十二个字加以概括,便是:共存共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天下观”蕴含的世界图景是与其具有一致性的。
1.共存共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客观距离越来越近,交流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现实中由于国家利益冲突、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天下观则是将整个世界统筹为一个整体的全盘考虑,在古代社会,它是通过“家—国—天下”的结构安顿内部的各个单元,这样,每个人虽是各自家中的一个分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却因身处“天下”之中,因此个体也可以从集体中获得存在的意义,同时可以从家庭、家族、国家、天下中获得身份,从这个意义来看,在天下面前,人与人都是平等的。
2.共商共建
不同国家之间共商共建的前提在于对话的国家是独立、自主、平等的。西方主流的国家安全观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的前提下,丛林法则就是国际关系的通用法则,国际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对抗、冲突、争端。每个国家只有通过不断地提升本国的军事实力,不断消除、打击其他国家,才能保证本国的利益。近年来,国际霸凌主义事件不断发生也证实了这点。天下观倡导的世界体系恰恰是反对对抗、冲突和争端的,它具有兼容性、共享性和友善性。赵汀阳认为,“天下体系是一个以‘关系理性为准的世界兼容体系,是普遍共在关系所定义的秩序,而不是某个国家的统治,其预期效果是,天下体系的任何成员都不可能达到自私利益的最大化,但可指望达到共同安全和共享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共享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下观是古代士大夫最高的理想旨趣和精神境界,无论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还是道家所向往的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都描绘了一幅百姓生活安详、和睦的场景。尽管儒道向往的“天下”图景的具体模式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体现出的以民为本的宗旨是内在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觀中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旨趣,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好范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赵汀阳.“天下”的外运用与内运用[J].文史哲,2018
作者简介:
邵大壮(1992--)男,陕西西安人,现供职于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