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乡村振兴中社会参与的特征

2019-09-06贾双跃

新丝路(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特征

贾双跃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造福广大农民,同时也必须紧密依靠广大农民,因此,农民的社会参与对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推动作用。结合我国以往乡村建设经验,我们提出,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参与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参与、基层组织推动社会参与和全体农民融入社会参与。把握这些特征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有助于推动社会参与,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会参与;特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要点和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造福广大农民,同时也必须紧密依靠广大农民,就此而言,战略落地离不开农民的社会参与。所谓社会参与,是指社会公众为了实现公共福祉或者基于共同兴趣与理念而组织起来的参与行为。在社会参与中,参与主体是普通群众而不仅仅是某些社会精英,参与内容涉及公共事务和大众生活而不涉及政治论题,参与目标是提升公共福祉和大众生活质量而不是制造对立和冲突。总结我国多年乡村建设经验,准确提炼与把握乡村社会参与的主要特征,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运用社会参与手段,实现国家意志,造福广大百姓,每次都十分奏效。“一五”建设时期,大批建设者放弃东部较好的生活条件,参与内地建设,为中西部地区重点项目的落地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据统计,1953年-1954年,仅上海一地,就有7万多名青年奔赴祖国各地参与、支援国家建设[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参与依然对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汶川抗震救灾中,还是在奥运会志愿服务中,都可以看到社会参与对解决问题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我国发展历程表明,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中已经形成国家动员与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优秀传统。广大民众相信,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就能获得幸福,通常情况下,党的号召和动员能唤起巨大社会能量和社会参与热情。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只能依靠党的强力推动。

1.党的强力推动能够唤起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

我国农村地区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较深,广大农民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缺乏足够热情,另外,农民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闲暇时间等因素也都制约着其参与意识的提高。在此情况下农民难以形成社会参与的自主性,因此需借助外在力量唤醒其参与意识。显然,在中国只有共产党能够担当这一“外在力量”的角色,因為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并且拥有全体人民的政治信任,这是动员群众的两个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一呼百应,唤起群众的参与意识。

2.坚持党的领导能够维护社会参与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出现了明显分化,不同群体拥有差异较大的资源获取能力与利益诉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必要面对和处理农民内部利益平衡问题。如果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缺乏公平的规则与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很可能引起一部分群众不满,社会参与也会变成毫无意义的争吵和抱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统一组织和推动社会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参与,能够制定出公平的参与准则,进而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各种矛盾,保持社会参与积极向上的基本面。

3.中国共产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资源,为社会参与提供物质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巨量社会资源。仅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道路硬化、乡村生态修复等工作,每一项都要投入大量资源,否则,计划无法执行,工作无法展开,农民的社会参也会变得无的放矢。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中国共产党整合、调动各方资源,并使之流向三农领域,使投入的物质力量与社会参与的力量结合起来,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合力。

二、基层组织推动社会参与

1.基层组织

所谓基层组织,主要是指活跃在农村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我国多年来的乡村建设实践表明,基层组织越强大,社会参与效果越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

(1)基层组织拥有熟人社会的深厚背景。其成员大多来自当地群众,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与当地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和接触,领导班子是否精干、公正、有能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心里非常有数,因此基层组织非常容易建立威信,同时也非常容易失去威信,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对于有威信、有能力的基层组织,群众信任他们,愿意跟他们干,社会参与就会显得极为顺畅和高效。相反,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则难以取信于民,群众对基层事务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因此大为降低。

(2)基层组织是联系上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主要桥梁。基层组织不强大,则桥梁不通畅,上级党和政府的意图难以传达到广大群众,广大群众的合理诉求也难以向上充分表达。由此必然造成广大群众对国家战略理解不充分、认识不到位,进而影响其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2.加强和巩固基层组织

由于基层组织的特殊地位,中央对其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同时“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根据中央的部署,结合我国以往经验,加强和巩固基层组织须注意如下问题。

(1)将村庄精英吸纳进基层组织。这是由基层组织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由各个层面的先进分子组成,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也应由村庄中的先进分子构成。保持基层组织先进性要求将村庄精英吸纳进来,在村庄精英的带领下,群众对未来更有信心,参与积极性也会因此提高。

(2)加强基层组织内部团结。只有内部团结的班子,才能够免于内耗,专注于干事创业,也只有内部团结的班子,才能进一步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实现共同目标。

(3)加强上级组织对基层组织的指导和沟通。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约束和监督基层组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保证村庄事务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基层组织的桥梁作用,对上反映民意,表达群众合理诉求,对下贯彻上级意图,使广大群众及时准确的把握各项政策。

三、全体农民融入社会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要“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这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惠及全体农民而不是某一部分农民,如果在战略执行过程中仅仅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获益,则说明乡村振兴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这就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即让占全国50.3%的农业人口全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实现共建共享,让全体农民从中受益。

1.乡村振兴涵盖全体农民,这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4],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保证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全体农民,保证全体农民普遍参与并且普遍受益。

2.乡村振兴涵盖全体农民,这是涵养党的群众基础的要求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这使党在人民群众中间享有崇高威望,每当重大历史关头广大群众总是坚定的同党站在一起。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崇高的威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共产党人时时刻刻对其进行维护和涵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涵养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使全体农民有机会参与乡村振兴,通过参与分享乡村振兴的红利。

3.乡村振兴涵盖全体农民,这是汇集社会资源的要求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总体布局,需要投入极为庞大的资源,因此必须广开渠道,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源投入,这其中既应有国家的投入,也应有市场、资本的投入,同时,广大农民的自愿投入也必不可少。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只要能够看到实惠(比如厕所革命),广大农民都乐意投入一些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农民自身的劳动力,也包括部分物質资源。通过引导农民投入资源,广大农民既享受到了乡村建设的成果,同时也能感受到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主动珍惜成果、维护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华.1949-2009: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特点和历史经验.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0期

[2]人民领袖:习近平六下团组金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19日第5版

[3]乡村振兴 小康成色更足.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0日第12版

[4]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1日第2版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普利兹克奖2016新标向
从知识习得到知识创造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