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良好睡眠莫入误区

2019-09-06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风心脏病激素

良好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人们不需要太多睡眠,不足5个小时也没问题;睡前喝酒或看电视有助于睡眠……一些常见的声称有助睡眠的说法流传甚广,然而,这些说法科学吗?

人们不需要太多睡眠,不足5个小时也没问题。在成功人士圈中这样的说法并不少见,他们称应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美国纽约大学的罗宾斯博士称:“我们有大量证据显示,如果睡眠总是少于5个小时,会大大增加健康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等风险,还可能缩短预期寿命。

此外,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或超过9小时,均会对视觉记忆和反应时间等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健康成年人保持每天7~9个小时的睡眠。

正常情况下,人喝酒后会感觉到疲倦和昏昏欲睡,于是很多人推测喝酒有助于睡眠。罗宾斯表示,睡前喝一杯酒可能会有助于入睡,但是会显著降低夜间休息的质量,尤其干扰快速動眼睡眠。这一阶段的睡眠对记忆力和学习非常重要。此外,酒精也有利尿作用,可能会让人们半夜起来上厕所。

在睡前喝酒固然可以使人短暂产生昏沉想睡觉的感觉,表面上看对睡眠有帮助,但其实是影响了睡眠深度,久而久之会加重失眠。

一些人表示会在上床前放松一下,比如看一会儿电视。但罗宾斯表示,通常人们晚间看电视是看晚间新闻,所看的内容可能会导致失眠或带来压力。

除了电视,一些人还会在睡前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研究已经证明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可能会延迟褪黑激素的产生,而褪黑激素有助于人体进入睡眠状态。

人们总是希望尽快入睡,试着数数,但数了很久还是睡不着。这时该怎么办?答案是不要再继续试图强迫自己入睡,可以起床做点不用脑子的事情,如把袜子叠起来。

根据罗宾斯的说法,一般来说健康人士大约需要15分钟就能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很长时间还不能入睡,干脆起床换个环境。

很多人羡慕一沾枕头就能睡得打呼噜的人,以为打呼噜就是睡得香,其实不然。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打鼾,是上气道存在狭窄的重要标志。打呼噜可能是无害的,但它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因为睡眠时打呼噜可以引起喉咙肌肉放松、狭窄,这样可能导致人们呼吸暂停。

事实上,此类人群往往会因为打呼噜导致睡眠频繁中断,深睡眠时间显著减少。有这样症状的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压,出现心律不齐 ,突发心脏病或中风等。当打呼噜打得很响时,就要注意患病的可能性。(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中风心脏病激素
谈激素色变?没必要!
激素怎么用才安全
久坐看电视很“伤心”
激素草莓能吃吗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心脏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好中医也会用激素
Smog in Los Angeles
交通堵塞引发心脏病
中风后偏瘫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