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废城市”建设吹响集结号

2019-09-06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资源化试点垃圾

过期食品、废旧衣物、破损玩具……几乎每个家庭每天都在淘汰各种固体废物,大大小小的企业生产运营中带来的废弃物也在增加,建设“无废城市”已势在必行。

“无废城市”的试点名单终于出炉。

5月13日,生态环境部在深圳市召开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深圳市、包头市以及河北雄安新区等“11+5”个城市(地区)率先探路,为“无废城市”在全国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

今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部署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业内普遍认为,“无废城市”试点名单的确定以及《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固体废物处理市场的春天正在到来,一个万亿元的市场正在开启,“无废城市”建设收获的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无废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是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的“无废社会”。

目前,生态环境部筛选确定了11个城市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分别为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

此外,为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将河北雄安新区(新区代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代表)、中新天津生态城(国际合作代表)、福建省光泽县(县级代表)、江西省瑞金市(县级市代表)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

目前,《“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已制定,指标以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5个方面进行设计。

我国建设“无废城市”有其紧迫性,在“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的背后,有存在多年的现实矛盾。

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指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介紹,全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吨至700亿吨,快递包装等新业态带来的固体废物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地区垃圾围城、垃圾遍野已经成为民心之痛和民生之患。

“这些问题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是长期实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李金惠说。

根据生态环境部前段时间公布的《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经统计,全国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1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010.1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为78.1万吨,生活垃圾产量为20 194.4万吨。

生活垃圾产量居前10位的大、中城市里,北京产量901.8万吨,位居第一。其次分别是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产量分别为899.5万吨、737.7万吨、604.0万吨和541.3万吨。前10位大、中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5685.8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28.2%。

“如此巨大的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和年产生量,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杜祥琬说。

事实上,《方案》的出台以及试点的确立,正是剑指这一顽疾。李金惠指出,为了缩小环境质量现状与人民对优美自然环境需求之间的差距,“无废城市”建设提上了议程。

“‘无废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实现经济转型、接力可持续发展、增强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除了能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激发市场潜力,带来较大规模的经济效益。”李金惠表示。

固体废物中包含多种有害成分,其本身对环境的危害不言而喻。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固体废物处理这一过程,也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李金惠介绍:“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填埋进行处理,垃圾渗透液在这一过程中随之产生,其含有的高浓度有害成分,如果未经处理或未达标即进行排放,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的土壤,甚至直接污染大气。”

建设“无废城市”,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效率和无害化水平,最直接的益处就是改善环境。变“垃圾围城”为“无废城市”,将改善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无废城市”建设不仅可以产生直接的环境效益,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杜祥琬曾撰文指出,建设“无废城市”的潜力和潜在效益巨大。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固废分类资源化利用的产值规模将可达到7万亿元至8万亿元,带来4000万至5000万个就业岗位,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也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整体环境下,“无废城市”推动的循环经济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循环经济本身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具有可观的市场机遇与空间。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基础较好,对推动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困难,需要逐一突破。

猜你喜欢

资源化试点垃圾
生计资本对江汉平原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影响研究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垃圾去哪了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析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倒垃圾
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园林用土或土壤改良剂进行资源化利用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