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9-06潘静辽河油田宝石花中心医院血液内科辽宁盘锦124010
潘静 辽河油田宝石花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辽宁 盘锦 124010)
内容提要: 目的:临床研究PICC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化疗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PICC输液组(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PICC输液方案进行输液;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案进行输液。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①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PICC输液组明显少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P<0.05。②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发现,PICC输液组明显少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P<0.05。结论:PICC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并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它很容易通过外周静脉固定到深静脉,导管容易握住,使用时间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经常面临多重化疗,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很大,可能会发生静脉炎,甚至可能是药物皮下组织坏死引起的外渗,增加患者的疼痛。PICC是局部组织坏死引起的外周静脉穿透中心静脉导管,减少化疗药物刺激或渗漏到外周血管,特别适合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作为长期使用静脉化疗,由于其安全、可靠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白血病化疗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PICC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白血病化疗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归为PICC输液组(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PICC输液方案进行输液,其中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84.03±4.45)岁;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案进行输液,其中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84.04±4.44)岁。比较组间病例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距(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标准的白血病患者化疗患者;②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③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遗传病史。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患者;②病情加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③本次研究前半个月内,接受影响本次临床结果的相关药物或者物理治疗。
1.2 方法
PICC输液组(实验组)。采用PICC输液方案进行输液,采用PICC输液方案进行输液,取单个腔静脉导管,选择外周静脉用以穿刺PICC。患者保持水平位置,外臂与身体成直角,肘部中央静脉和头静脉,测量从穿刺点到肋骨的距离,严格消毒皮肤,沿静脉刺穿。将导管插入后,确定位置,连接接头,消毒穿刺点,用胶带固定。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对照组)。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案进行输液,患者采取水平位置,头部偏向相反侧,在皮肤上放置无菌孔毛巾,1%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麻醉。根据C臂的观点,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输液口植入装置,成功放置管后填写详细的穿刺记录表和维护记录表。维护方法:每次使用之后要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缓慢冲洗,若使用时所输入的液体黏稠性较高,可以使用40mL生理盐水冲洗。在输注期间每周更换,并且在治疗间隔期间仅需要每4周进行一次维护。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情况观察。观察两组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如动脉损伤,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剥脱和静脉炎。
置管情况观察。观察两组导管留置的时间以及一次置管成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院采用最新版SPSS19.0软件临床研究PICC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差分析用于测量后的计量资料(±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对比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发现,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8.14%(53/54)例,导管留置时间(38.02±6.94)d,明显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86.79%(46/53)例,导管留置时间(28.14±6.83)d,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植入式静脉输液口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护士易于掌握,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然而,由于在植入的静脉输注口中存在外部导管部分,仍然存在诸如感染发生率高,静脉炎,导管损坏,放置在导管中的侧臂肿胀,导管阻塞,抽回血液很困难。另外,护理很麻烦,导管保持在侧肢运动受限,导管可以保留比患者需要治疗的时间相对较短的时间,并且一些患者需要重复管[2,3]。在临床观察后,发现PICC导管与其他保留导管不同。使用方便,有效,安全。它不受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的限制,操作简单,创伤小。它适用于大多数不适合侵入性手术的血液病患者。它的头部三通阀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液回流和摄入,操作快捷,维护简单。与普通静脉穿刺相比,PICC可以保护上肢血管网,消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静脉,减少静脉炎和静脉血症,降低化疗药物渗出和周围组织坏死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PICC技术可以保留一年,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每7d治疗间隔只需一次维护,并显著减少医疗工作量。PICC,由于穿刺部位较浅,护理操作简单易行,感染机会相对较小[4]。PICC导管长而细,流量小于颈内静脉。颈内动脉静脉的位置很深,靠近颈动脉,穿刺容易发生动脉损伤。PICC穿刺点在外周表面的浅静脉中具有相对小的动脉损伤机会。
综上所述,PICC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并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它很容易通过外周静脉固定到深静脉,导管容易握住,使用时间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