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山地不同坡位闽楠人工林的生长规律
2019-09-05阙小黎
阙小黎
(南平市延平区大横林业站,福建 南平 353033)
为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针对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的实际情况,福建省加大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力度,鼓励用乡土、珍贵阔叶树造林,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培育基地,闽西北以闽楠、香樟、红豆杉、建柏、赤皮青冈等树种为主,闽东以柳杉、檫树、鄂西红豆树等树种为主,闽南以降香黄檀、香樟、火力楠、红锥、大花序桉等树种为主,打造各具特色、树种多样、阔叶混交的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区,提高了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满足了珍贵树种用材需求[1]。
闽楠(Phoebebournei)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和优良观赏树种,自然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2-5]。闽楠木材芳香耐久,纹理结构美观,是上等建筑、高级家具、雕刻艺术和造船良材,在可能出现金丝楠木材性特征的8种楠木中,闽楠位居第二,而在高档仿古家具中,具有金丝特征的楠木,深受世人青睐,其价格与红木类几乎并驾齐驱,可见,闽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6]。目前针对闽楠的栽培技术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在其生长规律方面,主要集中在苗期[2]、造林地类型[5]和施肥效应[7]等。已有研究表明,坡位对造林效果有显著的影响[8,9],而对闽楠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还少见报道[4]。基于此,本文以闽北山地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坡位对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对指导闽楠人工林造林时的立地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闽楠栽培技术,实现闽楠人工林培育的预期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地处延平区西北,东与茂地、大洋相连,南同王台接壤,西和顺昌交界,北与建瓯相邻,位于中亚热带地区,117°54′—118°02′E,26°44′—26°52′N之间,海拔在180~230 m。年平均降雨量1 653 mm,年平均气温19.5 ℃,极端最高气温为41 ℃,极端最低气温为-5.8 ℃。
1.2 样地选择
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样地调查方法,于2018年3月在峡阳国有林场横坑工区选择31林班56大班060小班的闽楠人工纯林进行样地设置,此林分造林时间为1965年,立地类型为Ⅰ类地,土壤较肥沃。在上坡位和下坡位两种立地中分别设置3个20 m×20 m的固定样地,对样地内的闽楠和林下植物进行详细调查,记录闽楠的胸径、树高,计算蓄积量和保存率,经调查,闽楠人工林林下植物主要有砂仁(Amomumvillosum)、苦竹(Pleioblastusamarus)、铁线蕨(Adiantumcapillus-veneris)、粗叶榕(Ficushirta)、朱砂根(Ardisiacrenata)、野姜(Zingiberaceae)、木荷(Schimasuperba)和毛背叶(Chukrasiatabularisvar.velutina)等[6]。
1.3 树干解析
根据每木调查结果,计算出不同坡位上闽楠的平均生长数据,确定标准木,在不同坡位上各选择闽楠平均标准木1株,伐倒前,用手持罗盘仪在标准木上确定南北方向后用粉笔标记,并标记0 m、0.3 m和1.3 m处位置,伐倒后,按照“树干解析”法以2 m为1区分段锯取厚度约5 cm的圆盘,用粉笔标记后带回实验室以1年为1个龄级,采用日本东洋理光器株式会社生产的A-Ⅲ型年轮测定装置进行年轮测量,分析其生长过程及生长量。
闽楠材积采用阔叶树材积计算公式:
V=0.000 052 76×D1.882 161×H1.009 317
式中,V为材积(m3),D为胸径(cm),H为树高(m)
1.4 数据处理
在Excel 2003中进行数据和图表整理,在SPSS 13.0中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拟合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总生长方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胸径生长过程
由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胸径的总生长量可见,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下坡位的胸径总生长量均大于上坡位,31年生闽楠人工林的平均去皮胸径为下坡位(19.3 cm)大于上坡位(15.3 cm)。
在1~31年中,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胸径生长均出现了3次主要的生长高峰,其中上坡位出现在第4、8、11年,下坡位出现在4、10、16年,在第20年之后,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缓。
图1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胸径生长过程
整个生长过程中,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出现多次相交,若以连年生长量大于平均生长量为标志,4~13年为上坡位闽楠胸径速生期,4~18年为下坡位闽楠胸径速生期。
2.2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树高生长过程
由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树高生长过程可知,闽楠树高的生长与林龄成正相关,31年生上坡位闽楠树高18.1 m,下坡位13.8 m,在12年之前,下坡位的树高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大于上坡位,12年之后,上坡位的树高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显著大于下坡位。
图2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树高生长过程
在1~31年中,上坡位的闽楠总共出现了6次树高生长高峰,分别是第7、11、13、19、21、24年,期间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为1.3、0.9、2.0、1.0、1.3、1.7 m;下坡位的闽楠总共出现了2次明显的树高生长高峰,分别是第4年和第13年,期间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是1.04 m和1.71 m。第25年后,树高连年生长量迅速下降,在第31年时,上坡位和下坡位树高连年生长量均为0.2 m,随着林分郁闭度的提高,闽楠的树高生长也趋于平缓。
闽楠的树高平均生长量比较稳定,下坡位在第6年最高,为0.67 m·a-1,上坡位在第14年最高,为0.71 m·a-1,其他年份大多维持在0.4~0.6 m·a-1之间;从生长曲线来看,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出现多次相交,可能与不同立地上水热条件等气候变化有关,可见,闽楠的树高生长对气候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2.3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材积生长过程
从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材积生长可见,闽楠人工林的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31年时上坡位的单株去皮材积为0.167 m3,下坡位的单株去皮材积为0.196 m3。整个生长过程中,下坡位的材积总生长量均大于上坡位。
1~31年中,上坡位闽楠人工林的材积连年生长量出现3次主要生长高峰,分别为第14年、21年和24年,材积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010 9、0.011 4和0.014 4 m3,下坡位材积连年生长量出现4次生长高峰,分别为第13年、17年,23年和28年,材积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010 9、0.011 9、0.010 7和0.012 6 m3。
图3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材积生长过程
从平均生长量来看,0~19年为下坡位材积快速增长期,20~31年为缓慢增长期,0~14年为上坡位材积快速增长期,15~31年为缓慢增长期;1~31年期间,两种坡位上闽楠的连年生长量均大于平均生长量,说明,31年生时闽楠的材积生长并未达到数量上的成熟,其数量成熟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4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生长率
由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率可见,两种坡位上闽楠的树高和胸径生长率曲线较为相似,两者在18年后几乎重合,说明在此之后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速度几乎接近,18年后两种坡位上树高和胸径的生长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在此阶段两者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材积生长率的降低速度比树高和胸径生长率慢,降到最低点的时间比树高和胸径生长率晚,但材积和树高的生长率始终大于树高和胸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1~18年为材积生长率较快下降阶段,19~31年为缓慢下降阶段。
图4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生长率
2.5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总生长量模型
运用SPSS 13.0中的曲线估计功能对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进行模拟,建立了不同测树因子与时间的关系方程,其中上坡位树高总生长量模型为H=0.666 6T-0.961 4,R=0.987,胸径总生长量模型为D=5.729 lnT- 5.690 1,R=0.904,材积总生长量模型为V=0.000 2T2+0.000 1T-0.005 5,R=0.989;下坡位树高总生长量模型为H=0.449 4T+1.034 8,R=0.974,胸径总生长量模型为D=7.097 5 lnT- 6.576 1,R=0.905、材积总生长量模型为V=0.000 2T2+ 0.001T- 0.012 1,R=0.989;从拟合结果看,精确度较高,可用来快速估算闽楠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
3 结论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显著差异,31年生闽楠人工林的平均去皮胸径为下坡位(19.3 cm)大于上坡位(15.3 cm)。上坡位闽楠树高18.1 m,下坡位13.8 m,上坡位单株去皮材积0.167 m3,下坡位的单株去皮材积0.196 m3。整个生长过程中,下坡位的材积总生长量均大于上坡位,1~18年为材积生长率较快下降阶段,19~31年为缓慢下降阶段。
表1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总生长量拟合模型
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测树因子与树龄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树干解析法建立了测树因子与树龄的关系方程,经检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用来快速估算闽楠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