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诱捕器的空间位置对红脂大小蠹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

2019-09-05王一陶

防护林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雄虫雌虫害虫

王一陶

(辽宁省北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 朝阳 122100)

红脂大小蠹在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要检疫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松科类树种,如油松、樟子松、华山松等,以啃食树干,导致树木疏导组织坏死,而使树木快速死亡,除了越冬期外,其他时间在林内均有活动,每年的5月中下旬为高峰期。1998年在山西省被首次发现,之后迅速蔓延,在我国多少个省市地区均有发现[1]。2016年在辽宁省凌源地区首次发现红脂大小蠹,截止2017年末,凌源境内发生面积达130 hm2左右,造成近千株30 a以上的油松死亡,且向周边县市迅速扩散。关于红脂大小蠹的防治,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在采伐林木过程中,要降低对周边健康树木的伤害,及时除去杂草,减少树木与其他植物的养分竞争,能够降低红脂大小蠹的化学信息传导,减少寄生率[2]。我国目前对其主要的化学防治手段是在树木基部采用包裹磷酸铝方法进行熏蒸[3]。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对于林业害虫的防治中开始重视推广生物防治,诱捕器诱捕是目前防治林业害虫中应用比较广的方式。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空间位置上放置诱捕器的方法,对红脂大小蠹防治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更加高效地防治林业害虫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本试验地点设置在辽宁省北票市某国有林场内,树种为40 a以上的油松纯林,下木多为灌木。

1.2 试验材料

诱捕器购于市面,外形为圆筒形,上下封闭,并开通多个3~5 mm的小孔,可通过各种体型的害虫,在诱捕器内壁涂抹长效引诱剂,垂直于地面悬挂在树上,使害虫接触后中毒死亡。

1.3 试验设计

1.3.1 高度设置 设置3个高度,分别是0.5 m、1 m、2 m,每株树挂设1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相隔10 m。设置标准地,面积50 m×50 m,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2018年5月1日—30日进行防治,每隔10 d更换1次诱芯,并统计雄虫和雌虫的数量。

1.3.2 坡位设置 设置3个坡位,分别是山下、山腰和山顶,其他试验操作与上述设置方法相同。

1.3.3 颜色设置 诱捕器设置3种颜色,分别是红色、银色和黑色。设置标准地,面积50 m×50 m,每个颜色分别随机挂置5个诱捕器,重复3次,其余操作与上述方法一致。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捕器挂置高度对诱捕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5月1日—10日,3个高度处理中以0.5 m挂置高度平均诱捕雄虫和雌虫数量最少,与其他两个处理间的差异显著(P<0.05),以2 m高挂置处理平均诱捕数量最多;而在5月11日—30日两个阶段,3个高度处理间平均诱捕数量差异分别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平均诱捕数量均是2 m>1 m>0.5 m。随着时间的推移,在5月21日—30日,2 m挂置高度处理数量相对其他处理平均诱捕数量都是最高的,这可能与红脂大小蠹活动的高峰时期有关。

表1 诱捕器挂置高度对红脂大小蠹诱捕量的影响 头

2.2 放置坡位诱捕器对诱捕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5月1日—10日,山下和山腰2个处理间平均诱捕数量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都显著高于山顶处理的平均诱捕数量(P<0.05);在5月11—20日,山腰处理的雄虫和雌虫的平均诱捕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P<0.05),而山下和山顶2个处理间的平均诱捕数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5月21日—30日,3个处理间的平均诱捕数量差异显著(P<0.05),以山腰处理的雄虫和雌虫平均诱捕数量最高。山腰处放置诱捕器处理的平均诱捕数量最高,这可能与林间气流流动有关,使诱捕器中的引诱剂分散均匀,增加了诱捕数量。

表2 不同诱捕器放置坡度对红脂大小蠹诱捕量的影响 头

2.3 颜色诱捕器对诱捕量的影响

颜色能够改变昆虫的视觉信号,这在很多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是影响昆虫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4]。 由表3可知,在5月1日—10日,3个颜色诱捕器平均诱捕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5月11—30日两个阶段,红色诱捕器对雄虫和雌虫的平均诱捕数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P<0.05),而银色和黑色诱捕器之间的平均诱捕量差异不显著(P>0.05)。所以在对红脂大小蠹的视觉信号的改变上,红色诱捕器的效果较好。

表3 不同颜色诱捕器对红脂大小蠹诱捕量的影响 头

3 小结

目前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着重综合治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本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的挂置高度、坡面摆放位置和颜色都能影响对红脂大小蠹的诱捕数量。挂置高度方面,2 m挂置高度效果最好,雄虫和雌虫的最高平均诱捕数量分别达到了45头和36头;坡面摆放位置方面,山腰处摆放效果最好,雄虫和雌虫的最高平均诱捕数量分别达到了37头和35头;在诱捕器颜色方面,红色效果最好,雄虫和雌虫的最高平均诱捕数量分别达到了21头和23头。

猜你喜欢

雄虫雌虫害虫
普通大蓟马子代性比对同种成虫气味的响应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苹果蠹蛾雄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研究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
神经递质或导致男女行为差异
60Co-γ射线对小菜蛾遗传不育的影响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不同寄主上南方根结线虫的ISSR—PCR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