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的路径与对策

2019-09-05

城市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跨境

◎ 刘 珍

一、引言

跨境电商作为“互联网+外贸”的新业态,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全天候、跨地域、可交互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外贸在交易时间、地域和沟通方式上的局限性,业务发展迅速,在我国进口贸易中占比也不断攀升。随着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而言,能否持续保持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优势,跨境电商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是确保大湾区持续保持进出口贸易龙头地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大湾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有力手段。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广州出台《关于加快南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以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为核心区域,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国际新型贸易中心。①从大湾区的视角来看,应通过整合各城市各地区优势,形成集电商平台、制造企业、物流航运、服务商和产业基地为核心内容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体系,从而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

目前,打造全球跨境电商中心的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我们称之为“环杭州湾模式”或者“平台模式”,这种模式依靠原有电商巨头,通过导入阿里系、网易系等超级流量,培育跨境电商平台的“巨无霸”,吸纳中小商家在平台开展经营,依托平台优势逐步完善跨境电商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强大竞争力。另一种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珠三角模式”或者“产业模式”,这种模式依托原有的产业能力,从商品的生产制造优势出发,以跨境电商为产品销售的手段,依托原有外贸基础和电子商务中小商家聚集效应,从产业的角度切入跨境电商,丰富跨境电商产业链生态,从而进一步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采用 “产业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在产业方面的优势,再依托基础交通设施的高度互联互通,大湾区打造全球跨境电商中心可以说是同时具备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二、文献综述

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化,学术界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跨境电商的认知也呈现多元化。舒阳、陈奇等(2017)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管理手段便利化、跨境电商配套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的跨境电商发展的优势。余萍、江佩怡(2018)从广东省跨境电商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发展的优势,如交易规模逐年上升、业务模式成熟、产品结构多元化、市场分布广阔等。杨坚争等(2014)依据跨境电子商务的整体流程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评价指标,分析得出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指标,分别为:电子通关和物流因素、交易支付的工具因素、国际市场环境因素和跨境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因素。刘云刚等(2018)从粤港澳地区的中国特色出发,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协调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两制三区、多重边界、差序格局、尺度政治等。杨琼(2018)指出,广东自贸区的发展策略与粤港澳紧密联系,与全球经济接轨,将服务贸易自由化作为发展的重点。洪振钦(2017)指出广州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的优势主要有极佳的区位和发达的交通、外贸产业聚集、电商平台发展成熟等,劣势主要有跨境服务贸易不到位、制造企业品牌效应低,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海外企业威胁、贸易信誉威胁等。

对于发展跨境电商打造全球跨境电商中心的路径和策略,部分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研究。查志强等(2014)研究认为顺应国内外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推进电商产业发展、普及电商应用、加强配套支撑及管理服务,形成集电商平台、企业、服务商和产业基地为核心内容的电子商务产业体系,从而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洪振钦(2017)指出,广州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的对策包括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政策、创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涵盖数据互联的一体化平台、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等。罗谷松(2017)认为应该通过优惠政策倾斜、对接产业需求、引导高校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训等措施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强化跨境电商行业人才培养。王术峰(2016)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发展呈现出初步自发性区域分工现象,在分析各城市跨境电商物流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增长极理论,探讨了以广州南沙区作为大湾区跨境电商远程配送中心,构建区域跨境物流支撑体系的建议。

三、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基础条件

(一)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大湾区进出口及跨境电商整体规模

2012—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年进出口总额基本维持在8万亿~9万亿美元,超京津冀地区进出口总额3倍之多,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达40%,和国际著名湾区相比,是东京湾区的3倍以上(图1)。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湾区外贸领跑全中国,同时在同类世界级湾区中也属于佼佼者。

大湾区城市群有9个城市位于广东省,下面我们以广东省为例来看看大湾区的跨境电商规模。2017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中广东占比24.8%,超出第二名浙江省8个百分点。在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方面,2018年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759.76亿元,增长72.0%,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位居全国首位②,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的领先地位,也可以证实大湾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雄厚实力。

2.大湾区跨境电商行业品类及市场

在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行业的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根据2017年的数据,在出口跨境电商品类分布中,3C电子产品、服装服饰、家居园艺和户外用品等行业发展较快,分别占比达20.8%、9.5%、6.5%和5.4%③;在进口跨境电商品类分布中,包括美妆护理、鞋服、饰品箱包、母婴用品、家居用品、运动户外、食品、数码家电、生鲜水果、保健品等行业,其中美妆个护以及母婴是消费占比最高的品类,发展最快(图2)。

大湾区的跨境电商市场分布广阔,其中出口主要流向了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的消费群,而且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呈快速发展趋势,这得益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等刺激政策后经济增速企稳回升,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预计未来大湾区制造业出口优势仍将继续维持。

图1 2012—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总额

图2 2017年全国跨境电商出口品类分布图

(二)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

1.大湾区各城市跨境业务互补性强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跨境电商,广州和深圳是带头者,珠海和东莞是后来者。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联通,珠海在大湾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愈发凸显。它可以承接港澳的仓储、配送功能,也可以吸引葡语系国家的商家参与跨境电商产业链条。澳门在这方面进口资源较多,可以顺畅地承接到珠海来。东莞是跨境电商的后起之秀,是3C电子产品的集散地,同时也集聚了大批服装、鞋帽、小家电的工厂。东莞外贸色彩浓重,和环杭州湾的义乌发展跨境电商相比,行业人士用“10双手套抵不过东莞1辆玩具小汽车的利润”,形象地描述了东莞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所在。总而言之,大湾区城市跨境电商发展各具特色,互补性强。

2.大湾区内自贸区有政策优势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广东自贸区依托特殊海关监管区域优惠政策,利用电子港口平台优势和数据共享机制,积极开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截至2017年底,广东自贸区海关注册企业达10342家,进出口规模达9898亿元,并形成了跨境电商平台、仓储、物流、支付等相关产业链。另外还有30多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建成或在建跨境电商园区(不含电子商务园区),以及O2O 体验店、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进口直购消费展等新型跨境电商模式,广东自贸区的发展为大湾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④

依托广东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在与全球经济接轨、服务贸易自由化、产业协同、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等方面实现对大湾区更高水平的开放,通过自由贸易区、贸易港建设,带动高端资源“引进来”,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走出去”,为大湾区跨境电商发展的要素流动和服务贸易等方面提供了优势与便利。

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挑战

(一)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缺乏

跨境电商是融合互联网、电子商务、外贸的新商业模式,整个业务流程中融合贯穿了外语、外贸、电子商务等多行业专业知识。不管是语言能力,还是物流管理、平台运营、金融管理、IT系统以及电商买手,跨境电商链条各个环节都需要一系列复合型人才。从跨境电商具体运营技能来看,相较于传统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对人才要求更高。跨境电商运营人才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出色的网络营销能力、熟练的贸易平台操作能力、跨境电商网站运营能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小语种沟通能力等。

现时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人口高达6600万人,人才基数非常大,但在跨境电商方面人才仍然极度短缺。以广州市为例,跨境物流、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会展业等的高级管理人才缺口达50万以上。⑤大湾区跨境电商生态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行业人才缺乏是主要瓶颈之一。

(二)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数量少

在环杭州湾大湾区,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活跃用户超千万的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依托其强大的平台营销能力和超大的C端流量,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促进地区行业发展,同时也能聚集行业人才。在各大湾区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的过程中,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起到关键的平台支撑和产业促进作用。

受地区定位、传统文化、商业氛围以及经营风格等因素影响,尽管来自大湾区的网购销售额早已跃居全国首位,但大湾区却缺少有号召力的大型电商平台。虽然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采用的是“产业驱动模式”,但是在通过产业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地引入和培育大型的跨境电商平台,形成产业推动和平台加持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国70%的跨境电商在广东,超过50%的跨境电商在大湾区,但排名前12的国内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仅有唯品会一家总部位于广州,华东地区坐拥8家超大型的跨境电商平台,相比较之下大湾区跨境电商强平台弱的问题还十分突出(表1)。

表1 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模式及总部所在地对照表

(三)物流仓储体系待完善

跨境电子商务在商品运送的及时性上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配送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十分突出。跨关境带来的报关、商检等环节阻碍了国际物流的进程,使得跨境运送的效率相比于国内物流大打折扣。目前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主要以邮政小包形式为主,货量太大,包裹都较小,由于运输距离长,从物流员工揽件到最后将物品送交到用户的手上需要经历多次转运,包裹出现破损难以避免,且经常会出现丢件的现象,货损率居高不下,也是跨境物流存在的难点问题之一。

同时,大湾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他们的海外订单零散,碎片化趋势明显。受限于资金能力,大多数无力建设海外仓实现本地配送,货物主要依靠跨境物流进行运输。跨境物流高昂的成本和滞后的速度,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产品在价格及便捷性方面的优势发挥,使得大湾区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步伐受到羁绊。

(四)跨境资金支付结算效率待提升

跨境支付结算作为跨境电商的核心部分,涉及跨国或跨区域支付,支付方式较复杂。总体来说,跨境电商的支付方式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线上支付,如PayPal、Cashpay、Moneybookers等,这些支付方式都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且有一定的支付条件和限制;另一类是线下支付,如T/T、MonefGram等,这些支付方式手续繁琐,并且周期较长。大湾区的跨境电商企业,同样面临着传统支付方式效率偏低、到账时间不确定、小额高频成本居高不下等行业问题。

(五)对政务服务效率依赖性大

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自2016年5月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行“暂按个人物品监管”的过渡期安排,有效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2016年3月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原定自2016年4月8日起实施,也称“四八新政”⑥。后延期三次,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跨境电商的零售进口政策对行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四八新政”首次公布取消跨境产品免税额,曾造成进口跨境电商成交额近4个月的“熔断”式下跌。从此事件可以看出配套政策和行业规范的因素,是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不过相信随着宏观政策和行业自律规范的不断完善,可以预见后续宏观政策对跨境电商的影响将越来越小。

从大湾区地方政府服务方面来看,跨境电商整个过程中涉及保税区及产业园规划、产品报关、检验检疫、关税优惠、结售汇外汇管制、离岸公司注册等商检税费政务服务的方方面面,政府能否在政务服务方面提供高效的支持,是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随着大湾区一体化规划的发布和深化,大湾区内跨境电商企业的业务往来和商业合作也将不断增多,大湾区内各行政单位之间的政府服务互通互办,也将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的关键因素。

五、打造全球跨境电商中心的思路与对策

(一)多方合力推动跨境人才培养

1.充分发挥大湾区人才聚集效应

统计数据显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分布着近150所高校、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放眼未来,数量众多、发展迅速的广东高校,加上本身实力强劲的香港高校,以及潜力巨大的澳门高校,还有一批正在新建的高校,这个区域正在快速成为我国最大的名校聚集地。仅广州一个城市就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位,大湾区众多知名高等学府吸纳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众多的高等学府和大专院校,为湾区的发展提供巨大的人才支撑。同时,凭借超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优越的就业环境,仅2018年大湾区就接收了39.08万名广东应届毕业生,占广东省毕业生的82.65%。⑦社会各界应从引才、留才和用才全方位出台制度并创造条件,让人才愿意来大湾区,来了之后能在大湾区安居乐业,更能够在大湾区才尽其用。把大湾区对人才的虹吸效应,真正转化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跨境电商中心不竭的人才动力源泉。

2.政企联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跨境电商人才的复合型要求,需大湾区高校打破以往专业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在人才培养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为导向、行业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构建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各方间的分工合作,包括政府积极出台政策、高校顺应时势整合理论知识并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企业配合提供实践岗位和有从业经验的师傅、行业协会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并提供行业指导,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四方合作协同进行综合培养,实现跨境电商人才与跨境电商企业无缝对接。

教育部于2019年6月18日公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增补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增补的46个新专业之一。目前,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已率先开设跨境电子商务课程,随着新办法的出台,大湾区内中职学校应通过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加大跨境人才培养力度。大专院校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以及深圳技师学院等相继设立跨境电商相关专业,后续应利用院校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化跨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跨境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制定完善人才标准认证体系

目前培训市场上专门针对跨境电商的证书少且缺乏权威性,而过半企业认为虽然证书不一定能完全反映专业能力,但在招聘人才过程中认可度高的证书还是能够帮助他们选择相关岗位人才。政府应组建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学校四方共同组成的专家小组,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性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大湾区各方也在积极探索,由培训机构、广东财经大学及阿里巴巴联合主办的“百年橙师”跨境电商师资培训迄今已经举办五期。老师通过培训成绩合格可以获得“跨境电子商务师”证书,认可度较高,通过培训教师进而赋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成。同时,以认证体系为驱动,集合来自全国院校的老师进入跨境电商企业实地调研,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的实际业务场景,从而进一步探讨培养懂理论、有技能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新思路。

(二)积极培育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1.加强产业集聚园区载体建设

政府主导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产业链提供前提条件,突破有形市场地域空间限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跨境电商产业集群为基础,以跨境电商和生态链企业为客户群,强调政府、开发商与入驻企业按照契约关系,推动跨境电商相关资源的整合化和集约化,进而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为打造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夯实硬件基础。

依靠电子商务共享技术,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整合大湾区制造、营销、研发的网络整合能力。政府牵头围绕着跨境进出口业务打造的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物流数据、支付通道、人才培养以及政务服务等功能,服务进出口企业、国际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第三方服务商等各方面用户,整合跨境电商相关资源,为打造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软件支撑。

2.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主体

广州、深圳、珠海先后在引进和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主体方面出台支持政策,从加大引入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奖励力度,到扶持自主品牌跨境电子商务主体,再到利用语言优势有针对性地扶持跨境龙头企业,大湾区内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决心巨大、力度空前。

广州重点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供应链、支付结汇、海外仓等服务企业,对在广州设立综合型、职能型或地区总部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按照政策进行补贴⑧。

深圳扶持一批有自主品牌、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市场拓展能力的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重点打造细分领域跨境电子商务行业龙头,推动一批垂直类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规模化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落户深圳⑨。

珠海力争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重要一级、辐射粤西地区的跨境电商服务基地,与葡语国家电商产业园区配套,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⑩

(三)构建多层次立体仓储物流体系

1.发挥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势

(1)推动大湾区物流区域优势互补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特点和优势。珠三角城市拥有一定的土地开发空间、丰富的物流园区资源、充沛的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并逐渐从早期的纯粹货仓角色转向当前更高端环节的现代物流服务发展。

得益于粤港澳三地物流业基础禀赋、角色定位和产业优势的不同,香港港口与大湾区内其他港口各自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定位。伴随着粤港澳融合发展深入,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粤港澳三地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良好关系,服务改革开放的大局。

(2)通过基础交通建设促进物流业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内容,其发展完善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内联外通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形成,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相继开通,深中通道、粤澳新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香港作为世界最自由、最开放的港口之一,通过港珠澳大桥等湾区交通基础设施连接大湾区其他城市,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其作为国际物流枢纽和大湾区“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极大地提升大湾区国际物流效率。目前,众多跨境电商企业都在香港设立其海外进出口业务的分拨站和中转站。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内地和香港的陆路运输距离,原来从香港到珠海陆运距离超过200公里,依托港珠澳大桥可将海运距离缩短至40公里,陆运距离缩短约80%。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也为跨境电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3)打造世界级湾区物流平台

2018年11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智慧物流平台——运易通在深圳蛇口对外发布。运易通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立足点,建设覆盖全国的公共物流服务、可视化全程物流服务、数字化服务和在线科技服务体系。从客户多样化的订舱、陆运、报关、保险、物流金融等需求出发,打通大湾区独有的出口运输模式,使得出口报关的等待时间减少1天以上,进口报关时间减少超过7天。[11]

通过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融合协同,破除行政区划壁垒和阻碍,实现粤港澳三地供应链产业的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和物流要素自由流动。通过搭建大湾区共享的智慧物流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提供简单、便捷、节省、高效的全程物流体验,大大降低进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助力企业产品快速扩展进出口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从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节能、高效的世界级供应链。

2.搭建立体多层次仓储体系

(1)积极建设保税仓

保税仓发货模式极大地加快了商品配送速度。相比于海外直邮,在网购保税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先将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在客户下单后,直接从境内的保税仓发货,整个配送流程与国内电商几乎一样,大大缩短了跨境配送时间(图3)。

保税仓发货模式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如果海外直邮,单件商品的配送费用较高。在网购保税模式下,国际物流段是批量运输的,大幅降低了单个商品的物流成本。而通过保税区发货,在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可以享受免税额和优惠税率档次,相对于一般进口贸易税费更低。

在南沙、前海、横琴等地的保税区内已建设大批的保税仓,为湾区内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流支持。依托保税仓实现跨境购物,享受国内物流速度的巨大优势,湾区企业应充分做好保税仓的规划,积极推动保税仓的建设,进一步发挥保税仓发货快、配送快等优势,提升跨境电商客户购物体验。同时,做好湾区内的仓库规划,尽量避免单一商品在不同保税仓重复备货,造成不必要的货物损耗和保税仓资源浪费。

(2)大力发展香港仓

保税仓虽然能够提升跨境商品的发货速度,但也正是因为需要批量从境外将商品运输到保税仓内,就会带来产品品类单一的问题。跨境电商的进口及发货要求更加个性化。保税进口并不能完全的满足跨境电商的需求,进口方式的多样化、操作的灵活性及产品不同采取不同进口方式的做法,在物流成本上给商家节省开支,从而衍生出香港仓。

图3 跨境电商保税仓备货发货流程

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大多数商品进口免税,可汇聚多个国家货物进行分拨,根据订单发往周边地区。电商平台避免不了退货,退货中间所产生的成本太高,所以商品很少会退回国外,一般会选择退回到香港。香港因为临近广东省,退货到香港后可以做更多的处理。从香港直邮到国内可以给买家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从发货到买家签收中间的物流时间大大减少。建议湾区跨电商企业在业务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香港仓,充分发挥区域内国际自由贸易港的优势。

(3)稳步推进海外仓建设

海外直邮模式根据是否集货又分为小包裹直邮和海外仓集货模式。从时效性来看,直邮模式由海外供应商直接发货,配送速度较慢,且前期需要承担较多海外仓建设成本。从适用的品类来看,直邮模式可供选择的品类多,适用于非标和处于测试阶段的新品。从商品退换成本来看,直邮模式下售后商品退回的话,回程寄送需要承担较高的国际物流配送、时效、清关等成本。

海外直邮模式下有实力的电商平台会自建供应链,依托海外仓自己进行精准选购。以国内最早布局海外业务的大湾区电商平台唯品会为例,当前已建成包括德国仓、英国仓、法国仓、澳洲仓、美国仓等在内的数十个海外仓,基本覆盖了以时尚和品质著称的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建设海外仓,保证了跨境直邮全程的封闭性和连贯性,降低了其中的供应链风险,货源可控,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了产品品质,大大提升了交易的效率。

但是,海外仓也存在仓储成本高企、海外集货滞销风险大、缺少熟悉海外业务的人才等问题。因此,大湾区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直邮模式,在综合评估国家政策等要素的前提下,优先依托互联网技术将世界各国、电商、平台以及跨境物流联系起来建设海外供应链,然后根据业务规模稳扎稳打地推进海外仓建设,从而稳步推动大湾区跨境电商仓储体系向层次化和立体化发展。

(四)推动大湾区支付结算互联互通

1.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支付互联互通优势

通过建立高效、安全合规的资金转移渠道,可以极大提升跨境电商湾区内的资金支付结算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湾区内跨境电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同推动大湾区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大湾区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建成并运行粤港联合票据结算系统、粤港外币实时支付系统、粤港跨境缴费通系统等区域性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并面向港澳两地大力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构建了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资金转移“高速公路”。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网联平台[12],也于2019年3月起首次对支付机构的跨境业务提供支撑,探索支付行业在跨境方面的业务模式,有效支持了湾区支付的互联网互通。

2.通过离岸公司降低支付结算成本并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跨境电商常常会面临外汇资金收付的问题,以进口跨境电商为例,销售平台常常在国内,按照传统的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结汇、购汇的操作,手续繁杂且资金交易成本高。依靠香港离岸账户,消费者可以直接一键在线换汇并以港元将支付款项转入进口电商在香港开设账户,而进口商也可以通过离岸账户购买美元向境外货物生产商支付货款,通过离岸账户结算的方式,可以极大提升进口商资金收付的效率,同时通过消费者直接购汇,有效避免了外汇管制对卖家外汇收款的限制,还可以通过减少多次的结售汇,降低外汇兑换的手续费(图4)。

在实际操作中,跨境电商卖家付出资金购买境外产品或支付平台营销、服务费用等。随着卖家们跨境贸易的做大,外汇管制也是大家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主体通过离岸账户来处理外汇收款问题。大湾区企业通过在香港注册离岸公司,提升外币资金调动便利性。利用合规的离岸银行账户收付款方式,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的资金收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反复货币兑换手续费等支出,促进大湾区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

(五)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

1.创新跨境电子商务配套政策

大湾区应协调各地行政单位,建设共享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消费者身份信息认证平台,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接入功能模块。通过通关检验、融资、结汇、退税方面的便利,引导中小企业接入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不断深化关检税等各部分相关业务的数据对接,实现跨境电子商务数据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单一窗口”跨境电商功能,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粤港澳认证及相关检测业务互认制度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落地,实现“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三地通行”[13]。

2.实现大湾区政务服务一体化

2019年5月,香港与内地首次以广东佛山市三龙湾南海片区为试点实现政务服务湾区通办。同日,澳门也与南海实现政务服务湾区通办。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政务服务实现互联互通、跨境办理。香港、澳门的企业家和市民可通过当地的自助服务终端开办南海公司、办理南海涉税业务。这将极大方便粤港澳大湾区的市民远程办事,也将有效促进市场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流通。

图4 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离岸账户进行资金收付

此次首批开通的港澳办事功能包括商事登记、发票查验、出口退税率查询、气象查询、空气质量查询、企业基本信息查询、南海人才服务、企业红黑名单查询、营业执照打印等18项业务。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实现与港澳政务服务湾区通办,是湾区政务一体化的象征性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而言,要促进湾区城市一体化,让人员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更便捷,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流程简化必不可少。

六、总结

依托大湾区扎实的外贸基础和跨境电商的良好发展势头,充分发挥湾区的人才聚集效应,进一步加大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夯实人才基础。政府方面,通过积极出台培育、奖励措施,引进和培育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统筹粤港澳海陆空的交通布局,整合粤港澳大中小城市的交通体系,并建立保税仓、香港仓、海外仓等多层次的仓储立体体系,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全方面的仓储物流支撑。依托湾区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天然优势,构建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加强制度创新,遵循粤港澳的营商规则,与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体系连接,实现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完善大湾区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实现大湾区跨境电商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为大湾区的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注释:

①2018年11月29日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南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将南沙打造成华南跨境电商高端要素集聚区和资源配置中心。

②③参考2018年5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数据。

④参考2018年4月25日海关广东分署发布的《2017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便利化绩效评价报告》数据。

⑤林至颖.大湾区开放包容,港人才凤栖梧桐.大公报,2018-12-20.

⑥“四八新政”是指2016年4月8日,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共同推出《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要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调整。

⑦参考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1月6日发布的《2018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

⑧参考2017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加快广州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政策。

⑨参考2016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政策。

⑩参考2018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国(珠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政策。

[11]运易通由招商局下属中国外运公司开发运营,通过关务云及外运优速等系列产品,可缩短报关时间。

[12]“网联”系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发起设立,是国家级的支付平台。按规定支付机构的线上支付通道均需通过网联平台与各家银行对接。

[13]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试行粤港澳认证及相关检测业务互认制度。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跨境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