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构性难题:社会实践如何促进大学生成长?
2019-09-05陈乐
陈 乐
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早已被广泛认知,在国家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教育发展规划中反复强调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问题在于,社会实践发挥育人价值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即社会实践是如何促进大学生成长的?以 A 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度访谈及质性资料的分析发现:(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总体上可划分为“入场、操作、体验、反思”四个模块,并据此构建了社会实践影响力模型;(2)社会实践不同于课内知识性教育活动,它具有一种“强刺激性”特征;(3)社会实践场域中广泛存在的“非结构性难题”具有即时性、情境性、非结构性等特征,是调动学生的思维、知识、能力和注意力的关键要素,是促进学生成长与转变的触发点。对于大学而言,构建并完善制度化的社会实践体系是提高社会实践的成效、质量及育人价值的重要保障。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环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2]在国家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教育发展规划中都反复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份对中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文件指出当时我国教育事业正面临“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等问题,并指出高等教育改革要“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4]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5]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6]《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公益劳动等活动”。[7]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8]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9]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10]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1]
可以说,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
在诸多研究中,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同。比如,研究者指出,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基层、深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12]“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13]“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14]“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培养社会责任感”。[15]而且,社会实践能触发学生感知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所学理论的局限性从而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反思,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重构学生对知识与理论的认知从而促进他们成长为专业化、创新性人才。[16]因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能触发他们认知自我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另一方面有助于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此外,亦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是大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重要方式。[17]
由此可见,社会实践在培养大学生思想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各综合素质中所具有的价值已备受认可。然而问题在于,社会实践发挥其育人功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也就是说,社会实践是如何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已有研究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前、中、后全过程的体验以及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尚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且诸如社会实践这类具有较强参与性、体验性、故事性的活动,很大程度上需依托深度访谈和质性资料的分析方能更好地把握其深层内涵。而这正是已有研究所缺乏的方面,也是当前研究迫切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基于此种认识,本研究尝试探索社会实践是如何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即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及机制是怎样的。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将为深入理解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提供线索,也将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分析的“社会实践”主要包含:支教、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等类型。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获得质性资料进行研究。为了更全面深入地分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前、中、后的全过程以及社会实践触发学生成长的动力机制,本研究主要以研究生为访谈对象,以对他们在本科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的分析为主,并辅之以对其部分研究生期间的实践经历的分析,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社会实践的育人机制。一方面,研究生已完成本科学业,通常比本科在读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另一方面,研究生已从本科社会实践的经历中走出,能够从相对全面、相对深入的层面反思自身的实践经历及其对他们实践当时及实践之后的影响;此外,他们也能更好地将社会实践对他们的后续影响与课程学习的影响之间进行比较;再者,研究生可视为广义上的大学生,他们的经历和思考能够为理解广泛意义上的大学生或者“高等教育接受者”的社会实践情况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洞察社会实践对广义上的大学生的深层影响机制。
基于前期的初步了解,本研究最终选取“A 大学”七名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这些学生均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且对自身的实践经历均能进行较为清晰的回忆及较为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因而以这些学生为访谈对象能够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料。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研究并非囊括所有类型的社会实践,因而研究结论不能简单地推论到所有类型的社会实践的育人机制;此外,A 大学是国内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且七名研究生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特征,因而以A 大学的七名研究生为案例的研究结论不能简单地推论到所有大学以及所有大学生。概而言之,在参考本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时需要考虑具体的研究情境和现实情境。访谈对象的社会实践经历如表1-1所示。
表1-1 研究对象的社会实践经历
二、研究结果
基于访谈和质性资料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4个模块:入场、操作、体验、反思,并据此建构了“社会实践影响力模型”(图2-1)。其中“入场”和“操作”是“社会实践的实体”,即社会实践的物理性存在,是客观发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体验”和“反思”是“社会实践的延伸”,指的是实践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乃至实践过后的主观体验和反思,延伸了社会实践对实践参与者的影响——不只是参与实践的那段特定时间内存在影响,实践过后的反思和重新体悟亦能进一步促进个人成长,因而称之为社会实践的延伸。“体验”和“反思”不仅存在于社会实践实体中“入场”和“操作”两个环节,而且在社会实践过后(延伸阶段)也同样存在。不论社会实践的实体还是延伸,都以不同的方式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者)产生影响,并促进他们的成长与转变。
实体是社会实践最核心的环节,如果没有社会实践实体,就不会存在对社会实践的体验和反思,也就不会存在社会实践的延伸。在社会实践的实体部分,在“入场”和“操作”两个模块中都存在“非结构性难题”。这类“难题”与校内、课内知识性学习活动具有不同的性质,它是即时性的、情境性的、真实性的、非结构性的。它广泛存在,且随时都可能发生,并非预先设定的,也不能预先知道准确的问题解决路径,更无法提前预判解决结果会是怎样(难题能否解决或者难题是否会演变为更多难题)。这类非结构性难题给大学生设定了一个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考验并磨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中发现,几乎每一位实践参与者都遇到了各种非结构性难题。而社会实践中这种无处不在、即时生成、难以预判的非结构性难题,正是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者)的成长与转变的关键要素。
图2-1 社会实践影响力模型
(一)入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入场”是获取社会实践参与机会以及社会实践前期准备的一个阶段。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实践,似乎“入场”并不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因为入场主要发生在抵达社会实践场域之前。但在访谈和分析中发现,实际上在争取社会实践的参与机会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大学生已经在社会实践这个主题上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卷入到社会实践过程中来。因而,在此种意义上,“入场”也应当纳入社会实践的范畴。在入场的过程中,每位有参与社会实践意愿的大学生都会发挥自己的能力、本领、社会资源等等方式,从而获得社会实践的入场机会。可以说,在入场阶段,在竞取及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实践机会的分配:信息获取中的“先知者”“后知者”和“无知者”
社会实践是一种资源或是机会,而且这种资源和机会总归是有限的。如果是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会提供配套的资金,可以支付学生出行的交通、住宿、饮食所需费用,而且学校出面可以解决诸如联系实践地点等问题,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这种实践机会就更为宝贵。优质的实践机会必然需要竞争和选拔,而且有些高校还设立社会实践项目申请、答辩、立项等制度化的环节,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这个入场券。而研究中发现,信息获取是影响社会实践机会分配的重要因素。
依据信息获取的敏锐性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群体:其一,“先知者”。这类学生对信息比较敏锐,而且获取信息的通道也比较顺畅,他们往往能第一时间甚至提前知道社会实践相关信息的发布。他们会提早开始准备:查找资料、撰写申请书、组建实践队伍,寻求老师的指导等等。学生干部、社团干事、社交活跃分子一般都是“先知者”。其二,“后知者”。顾名思义,就是获得信息的时间比较晚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类学生是从“先知者”或者其他人那里获得“二手的信息”(经过传递的信息),因而他们的行动节奏比“先知者”稍缓慢一些。而且,由于信息并非来自源头而是来自中间人,因而“后知者”掌握的信息可能是失真或失效的信息。其三,“无知者”,即没有及时掌握重要信息的人。这类学生与信息隔绝,实践信息已经过期,实践机会已经分配结束了他们才知晓或者甚至还不知晓相关信息。比如,A3 本来非常渴望参与社会实践,但由于没有及时掌握关键信息,以至于完全失去了机会。
“我不知道相关信息,后来才知道,一开始并不知道,也没接到通知。我信息源比较闭塞,主要的信息来源是院里发的邮件通知,等朋友去实践都在微信发朋友圈了我才知道人家去实践了。信息闭塞导致我没有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如果能及时掌握信息的话,我肯定会参加实践的。”(A3)
在大学里,信息是宝贵的资源,因为很多机会都有相应的时间期限(Deadline),超过了这个时间期限,机会就失去了。如果不能及时掌握信息,意味着你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能得到这个机会了。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机会的失却,给A3 好好地上了一课。此后,她转变了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去获取信息,当机会再次来临时,她及时地抓住了。这就是一种成长。
“就像现在,我掌握了相关信息,所以就报了这个暑期挂职的实践项目并面试成功,现在正在参加培训,六月底就要去实践了。”(A3)
2.实践的入场:社会资本的寻找、建构与运用
除了信息获取之外,入场阶段还考验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建构和社会资本的运用。一方面,实践队伍的组建,尤其是自主申请的社会实践项目,往往都是同学、舍友、闺蜜、好友、老乡等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群之间建立团队、分配机会。比如A2、A3、A4 本科期间参加的支教项目都是其同班好友发起,由于好友的关系很容易就获得了实践机会,这样一来“省了很多事”(A3)。另一方面,实践地点的选择也能发挥社会关系的作用。比如,A2、A3、A4 的支教项目去的都是好友的高中母校,通过高中母校以及高中老师的关系,能够比较顺利地获得实践许可和相应的支持;A5 本科期间组织的社会调查所选地点则是通过其父亲的关系而联系成功的,而A7 本科期间在暑期进行的社会调研也得益于家中父母和亲戚的关系,才联系到调研的地点。
“之所以选择回家乡调研,因为我爸爸是老师,联系家乡的学校比较方便。有熟人才能进得去,跟学校领导比较熟,所以得到了调研的许可。本科生自己去找单位实践很难,要有熟人介绍。”(A5)
“(社会调研)是在自己家那边去做的,学校这边也没什么资源,主要是通过父母联系到一个亲戚,那个亲戚在一个农村附近工作,然后通过他联系到村子里还有点威望的人,最后联系到了一些调研对象。”(A7)
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卷入了除知识之外的能力要素,诸如社交能力、社会资本的构建与运用,这也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
(二)操作: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操作”是社会实践的发生环节,指的是实践参与者进入到实践场所开展一系列活动,运用思维、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分析中发现,尽管社会实践参与者对于吃苦以及遭遇困难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说应对挑战是“情理之中”的;但真正进入操作环节,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远比想象中更具挑战性,许多难题却都在“意料之外”。
1.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很高,期待也很高。不论是去支教还是去做社会调研,都想着为社会做点贡献,同时也想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但实际操作没有期待的那么美好、顺利,参加社会实践,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会时刻发生。A3 大一暑假期间和朋友一行8 人来到中部地区一所高中支教。行前进行了多次小组讨论,撰写了非常详细的计划书。准备给当地高中生分享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并做一些拓展类的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因为觉得“高中太应试了,我们都是从高中走过来的,高中除了学习和考试之外,缺乏其他方面的学习”(A3),所以他们希望能帮助学生进行一些素质拓展。但真正进入实践地点时才发现实际情境跟自己设想的差异极大:
“去到那里发现他们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对素质拓展并不感兴趣。我们预计实践两周,但没有完成预定的实践任务,就提前结束了。因为实践一周之后我们明显感受到当地学校不太愿意我们继续实践下去了。”(A3)
A3及其实践队友的充分准备没有得到施展,在支教的中途就被委婉地“请回去了”,这样的落差引起A3 的深思,A3 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产生了怀疑:“他们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对这些拓展的知识不感兴趣,这个让我感到挺失落的,我感觉自己学的知识没用。”(A3)
A4 的经历和A3 很相似,本科期间同样是在暑期去中学支教,行前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开发了‘梦想课程’,就是职业规划,跟中学生分享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A4)。“去之后发现落差较大,局外人去介入比较难,强行加课很难,学生都放假了,还要他们再回学校,非常不容易。”(A4)
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况给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带来了挑战,他们行前准备的东西可能完全不适合实际的需要,偶尔会让他们对实践本身产生怀疑:“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做这个事情?”(A4)
A2 经历的则是另外一种“出乎意料”。A2 大四期间在一所外来打工子弟中学实习了一个月。本来以为只要每天去一趟,在那里和学生聊聊天,做些课外辅导就足够了。没想到去到那里才发现,实际情况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美好:
“我被分到那个学校最差的班,那个班的班主任很强势,直接跟我说‘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些男生没有,那是全班最差的学生,你要用你实习的这一个月时间让他们有所转变’。本身就是最差的班,而且还是全班最差的学生,一个月之内要有所转变很难。我试着跟那些学生接触,有几个还能听进去一点,有一个学生则完全不学。下课的时候,其他学生出去玩,我让最差的那个学生留下来,跟他聊学习的事情。他完全听不进去,后来还写周记骂我。”(A2)
2.无处不在的“非结构性难题”
“非结构性难题”是即时性的、情境性的、真实性的、非结构性的,是难以预料,也难以按既定程序解决的。社会实践中这类非结构性难题广泛存在,既存在于操作阶段也存在于入场阶段。在入场阶段,信息获取、项目申报、实践地点的联系等过程中都存在各种难题。在操作阶段,实践活动的开展,在陌生的、偏远的地区生活,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和不同人交流,语言障碍,面对不理解,突发事件等等,这与课堂中遇到的知识性问题极为不同。在校内、课内的知识学习中的问题很多都是结构性的,是为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所设计良好的问题,都有一定的“参考答案”、解决方案或提示,而且随时可以获得教师、同学等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非结构性的难题,课堂所学的知识可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毫无帮助,而且这些问题是无法拖延的,必须即刻解决;此外,在社会实践中,学校和教师的支持是有限的、缺位的,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实践主体自主解决问题。社会实践中的“非结构性难题”给大学生设定了一个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是锻炼综合能力的着力点,是学生成长的触发点。
比如A3 说:“大一那次暑期实践,那边的条件很艰苦。给我们安排的住宿好像是一间废弃的办公室,里面放几张床,我们就睡在硬床上,自己带点毯子垫在下面,没有枕头,用衣服垫着,也没有洗澡的地方。我们女生自己从楼下接自来水,提到四楼洗澡,而且房间门都关不严实。”(A3)
实际上条件艰苦对A3 来说并非最大的挑战,“其实条件艰苦也没什么,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我还好,没有那么娇生惯养。”(A3)前期的准备与美好期待没有得到理解和接纳对A3 而言才是最大的打击:“我自己觉得支教挺有意义的,给他们讲拓展类知识,分享大学生活什么的,挺有意义的。但他们自己可能不这么认为。这让我挺失落的,感到有落差。”(A3)
A5 是其本科期间那次社会实践的组织者,需要应对的挑战更多,不仅要做好实践的工作,还要协调好队友。
“我是组织者,就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要协调队员。(实践的时候)我们住在小学老师的办公室里,等老师下班之后,我们去打地铺,第二天老师上班之前我们就要把铺盖打扫完毕。南方蚊虫很多,北方同学不太适应,因为都是女生,有些害怕,有点小脾气,我要安慰她们。”(A5)
A1 在研究生期间参与的一次实践项目是去西北地区某高校做学生调研,原本沟通好了由当地学校把需要调研的学生提前组织好,等到了实践地点才发现:“当地学校没有组织需要调研的学生,而且最大的困难是学生放假都回家了,没有学生可以调研。”(A1)
“非结构性难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广泛存在,这些非结构性难题及其解决过程,是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实践感触之深、收获之大的重要原因;这种深刻的体验和感触是课堂内的知识性学习所不可比拟的。“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更注重的是结构化的记忆,而不是基于历史、面向现实的理解…社会实践让学生直面社会现实,有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局限性,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社会实践常常为大学生带来强烈的获得感”。[18]从“刺激—反应”的角度来看,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刺激,可能就会得到相应的反应。在课程学习中,给学生的是结构性的知识刺激,得到的回应是学生在思维和认知方面获得训练和发展。而在社会实践中,给学生的是非结构性难题的刺激,得到的回应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方面得到训练,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体验:苦乐兼有,记忆长久
社会实践是一种有别于课堂学习的教育活动,具有高度的情境性、鲜活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给学生以不同于课本知识的教育刺激,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往往较为深刻。经历过社会实践,不仅体会到条件的艰苦、工作挑战,也能体会到交友的快乐以及收获成长的喜悦。大学期间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可能会很快遗忘,但社会实践中的体验往往记忆长久。像社会实践这样的教育活动,有一段时间与不同背景的同学或陌生人在一起紧密地工作和生活,一起克服困难把一件事情做好,这种教育体验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课堂学习难以替代的。这种鲜活的教育活动,给学生留下的人生记忆是长久难忘的。
A4 认为虽然支教过程中遭遇到了各方面的阻力,比如,学生放暑假之后都不愿意再中途回学校,所支教的学校给学生安排住宿和饮食也相当麻烦。但当他们带着学生上职业规划课程,做各类艺术活动,最后在当地学校演出之后,获得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让他们忘了那些艰苦和不顺利,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体验到了那种愉悦感、价值感和意义感。
A7 坦言:“大学里面知识性的东西很多可能都记不起了,但参与这些活动还记忆深刻。还记得那个过程是怎么折磨你的,不管是怎样的折磨,经历过之后完全不一样”。(A7)
A5 说到:“(在社会实践中)一群陌生的人到陌生的地方去,面对陌生的问题,共同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A5)
(四)反思:经历风雨,彩虹初现
“反思”不仅发生在社会实践的入场和操作阶段,也发生在社会实践过后。参与社会实践当时体验到的艰苦和不顺利,在实践过后回忆、反思的时候却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反思也是促进成长的重要环节,但反思不是凭空而生的,需要一定的刺激物才能引起反思;而且这种刺激越强烈,引起的反思可能就越深层。社会实践给大学生提供的是鲜活的、强刺激的教育活动,因而引起的反思也会更为深刻。分析发现,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非结构性难题、各种不顺利、各种艰苦等等;但当反思它们的时候,学生都会高度肯定这种艰难和挑战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A3 在暑期实践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不顺,但再次回忆那次社会实践时,A3 说:“大一暑假那次实践的很大收获,是和队友加强了友谊。我们去之前就开了很多次会议,有很多讨论。去之后,白天支教,晚上散步,聊天,谈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交流很充分。虽然没有把我们准备的工作全部做完,但那是我第一次面向公众做讲座,挺锻炼自己的。后来我在想,我学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支教活动、实习活动本身就很有意义;我依然坚定对自己专业的信念;即使别人不认可,自己也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A3)
A5 也说到:“通过实践,认识了其他学院的同学,建立了长久的关系。实践结束了,我们的友谊还持续存在。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因为,我们是一群陌生的人到陌生的地方去,面对陌生的问题,共同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到现在我们还经常一起讨论,跟不同学科的同学讨论,学到了不少东西。社会实践,促进了个人能力的提升。比如为人处世的能力,如何说话,如何提问,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专业上和学术上,对现实更了解,加深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的理解。本科期间的那次社会实践回来的时候还发表了一篇文章,我喜欢讨论,后来我选择读研也跟这次实践有关系吧;觉得做研究也不算很难,于是就在学术路上走上了‘不归路’。”(A5)
A5 既参与过社会实践,也曾担任过社会实践的组织者,A5 表示作为组织者和仅仅作为参与者对人的训练是不同的,作为组织者要考虑的事情更多,在实践过程中也更加投入,更加负责,最后得到的收获也更大。
此外,A1 说到:“那次实践,第一次去西北,我从小生活在东部地区,想象中的西北是荒漠、戈壁、风沙。但真正到了实践所在地才发现,这个地方和江南一样,到处是绿水青山。所以还是要多走走,了解国情。”(A1)
A2 说到:“大四的时候去中学实习,就是那种民工子弟学校,接触到外来民工的孩子;以前对这个群体完全没有了解,相处一个月之后,对他们有很多同情;以前完全不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这次实践让我对他们有所了解。”(A2)
A7 说到:“参加社会实践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让自己明白自己不喜欢什么;尝试过各种活动之后,对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更清晰的了解。因为自己有读研的想法,所以本科期间倾向于参加科研类活动,参与这类活动之后,又好像对读研的打算有了进一步的促进,选择参加某类活动以及参与了这类活动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或升学选择是相互影响的。”(A7)
社会实践的意义不仅是锻炼了大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刺激,促使他们深刻的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价值,反思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反思自己大学学习,反思自己未来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形塑了他们的发展之路。正如A5 所说,选择读研跟那次社会实践有关;A2 所说的,在那所学校接触到农民工的孩子,触发其本科毕业论文也想做关于农民工孩子的研究;A7 所说的参加科研类活动和选择读研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社会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形塑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了解和态度,让他们对社会有直接的、深刻的体悟。社会责任感、家国意识、专业认同、自我发现等等,很大程度上不能像知识一样能够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参与、去体验、去反思,才能触发深刻的认识和实质性的成长。教育的深层含义就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灵转向”,如果受教育者的心灵朝向真、善、美,那么给他们提供环境和支持,他们自己就会努力朝那个方向成长。
三、结论与讨论
研究显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大致划分为“入场、操作、体验、反思”四个模块,前两者是实践中的物理性、客观性存在,后两者则是实践参与者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不仅存在于实践发生的那个特定时间,也存在于实践过后。四个模块都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卷入了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对他们产生教育影响。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教育刺激以及一系列的“非结构性难题”是促进学生成长与转变的关键要素。这种“非结构性难题”与校内、课内知识性学习中的难题不同,它是即时性的、情境性的、真实性的、非结构性的,给予学生一种强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而且,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情境性、鲜活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等特征,因而比课堂内的知识性学习具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具有更强烈的获得感。
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而值得思考的是学校内的教育活动、课程教学如何设计才能像社会实践一样给学生带来鲜活感、深刻体验和强烈的获得感。深入研究和思考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影响发生机制,或许能为学校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启发。
(一)非结构性难题是成长的触发点
社会实践之所以能给大学生带来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获得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社会实践中无处不在的“非结构性难题”。非结构性难题和校内、课内知识性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预设的、结构化的、静态的问题情境不同,它是即时性的、情境性的、动态的、非结构性的。这种非结构性难题需要学生即刻去解决,无法延期解决;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可能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毫无帮助,需要调动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去解决问题;而且非结构性难题可能不断演化出更多复杂的问题,一个问题可能会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
访谈和分析中发现,情境性的非结构性难题必须得到解决,社会实践才能顺利持续,而非结构性难题的解决,会给大学生带来自我价值认同以及意义感和收获感。比如A4和同学一起去支教,开始并不受当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后来经过努力、调整,最后的演出获得了肯定和赞许。从不被看好到受到认可和赞许,使A4 感受到了支教的意义,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这种体验,是课堂里的知识传递所难以给予的。
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事先设计好的知识、问题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大学课堂里还广泛存在的讲授式、灌输式、大班教学,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打瞌睡、玩手机的现象并不罕见。而在课程学习之外,设计一些非结构性难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及时地,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智力、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出一些项目成果,或许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和教育影响,并对课程学习予以补充。课堂讲授的知识很容易遗忘,而在项目中学习、解决问题,往往学到的东西更为深刻。非结构性难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以及思维和能力,因而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当然,社会实践是课程学习的重要补充,而非课程学习的完全性替代。
(二)构建制度化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在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时代,有必要对创新型人才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成长和培养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单纯依靠课堂内的知识传递难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更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校内、课内的学习与校外、课外的学习应当相互融合、相互结合、相互配合才能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 Bok)非常强调课堂之外的活动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常识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与学术活动相比,课外活动更能帮助学生在某些重要方面的成长。要学会团队合作,最好是加入一支运动队、参加学校的话剧表演,甚至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而不是简单地上课、上图书馆学习。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是非正式的,但课外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贴近个人生活……,因此比常规课程更容易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19]
社会实践即是一种重要的课外学习、校外活动,应当重视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小组项目等多元化的课外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课堂之外的学习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应该同等重视课堂之内和课堂之外的学习,而不是将课堂之外的学习仅仅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调味品。
然而,社会实践“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个薄弱环节。”[20]“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实施体系尚不健全”。[21]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社会实践偏离了促进大学生锻炼成才的应有本意,追求形式化,喜欢上镜出彩”。[22]倘若要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质量,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则“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包括筹资制度、考核制度、执行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设”。[23]
值得考虑的思路在于:一是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设定为必修或选修课,设定相应的学分,并严格地实施与考核;二是建立社会实践基金,提供必要的支持;三是建立校级、院级社会实践基地,保障社会实践的持续性;四是设立社会实践项目,建立完善的项目申请、选拔、培训、考核与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五是支持、鼓励、引导学生组织和开展思想端正、积极健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不断建构并完善制度化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而制度化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度、支持度、参与度和投入度,也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实践的效果、质量和持续性,避免社会实践变成走过场、形式化的活动,以期充分挖掘社会实践的育人价值。
注释:
[1][3][15]高惠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6):134-137.
[2][8]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EB/OL].(2005-2-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13/200703/20558.html.2017-9-16.
[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5-27)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2.html.2017-9-16.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1993-2-13)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2017-09-16.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6-13)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78.html.2017-9-16.
[7]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2004-2-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tnull_27717.html.2017-9-16.
[9]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2017-9-16.
[10]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4-2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30/c_1118776008.htm.2017-9-17.
[11]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7-9-17.
[12]王左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3):83-86.
[13][16][18]张建明,唐杰.高校社会实践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项目的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7,(4):119-122.
[14]张佳.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5,(26):35-36.
[17]谢聪,陈永锋.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11,(5):177-178.
[19]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第二版)[M].侯定凯,梁爽,陈琼琼,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
[20]邓卓明,姜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99-102.
[21]周彩姣,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9):74-79.
[22]孙六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坚持务实之风[J].中国青年研究,2013,(6):1.
[23]杨国辉,李田.困境与超越: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的方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6):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