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
——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刘向兵
2019-09-05郭伟郭瑞
郭 伟 郭 瑞
适逢全国教育大会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国际劳工组织迎来成立100 周年、“996”话题引发热议等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看出劳动科学正日益成为新时代的显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劳动科学学科建设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所在。在相关劳动专业人才培养和弘扬劳动精神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近年成绩斐然。为探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本期“高端访谈”栏目由特约记者郭伟、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郭瑞对该校刘向兵校长进行了专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 刘向兵
●提倡劳动教育无论从理论层面上还是实践层面上在新时代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学》:尊敬的刘向兵校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您认为党中央大力提倡劳动教育的意义何在?
刘向兵校长: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倡劳动教育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提倡劳育首先代表了我们党对教育方针的丰富。将劳育和德智体美育并列,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充分体现。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学说是劳动的思想、劳动的观念和劳动的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多次强调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实践,也可以说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原因。坚持劳动思想,把劳动作为人类本质的认可,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我们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其次,这次劳育与德智体美并列,从理论意义上讲,也符合我们构建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过去我们强调德才兼备,如今的人才能力和素养的总要求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过去许多专家认为,劳只是德智体美的一种手段,德智体美需要通过劳动实现。这次的五育并列,就在于强调了劳育既是其他四育实现的手段,通过劳动和实践能实现德智体美的不同要求,同时也承认了劳育是一种内容,劳育包含了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和技能等教育,这就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
从实践意义上看,劳育首先是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当代大中小学生是劳育培养的主体和对象,需要落实全面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特别像总书记讲到的“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们希望大中小学生都有这样的素质,而不只是学习很好、品行端正,却对劳动没有感觉,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劳动教育对其他四育有促进作用,它可以提升德育的水平,例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和普通劳动者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劳动观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一个人怎么看待付出和回报,怎么看待辛勤劳动换来收获,能否形成总书记所讲的“幸福不会从天降”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劳动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如果一个人认为可以通过投机取巧、精致的利己主义实现目标,那么这个人的价值观是有问题的,归根到底是他的劳动观有问题。在劳育和德育的关系上,我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如果我们把劳育的对象看得更开阔一些,除了大中小学生,整个社会都要形成崇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风尚,这就需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劳动教育。整个社会为何会出现对“996”现象激烈的争论?是因为社会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劳育上是“缺课”的。有些企业家和老板不懂得劳动法的要求、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从法律上来看,保障劳动力的休息权、休闲和娱乐等都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如果剥夺这样的时间,忽略法律的要求,这种劳动是不可持续的。整个社会可以提倡奉献,但不能要求任何人都这么做。过去我们只强调对普通人的劳动教育、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其实整个社会大众包括雇主老板在内也要加强劳动教育。
再次,往大的方面看,整个国家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发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工作、创业和奋斗。整个民族都需要劳动精神,不只是工人阶级和体力劳动者需要这种精神,要使整个社会都通过劳动教育知晓劳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使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劳动“四最”成为贯通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价值观。这样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投机取巧和不劳而获的言行,大家不会去一味追星、羡慕网红,或只想通过炒股票、买彩票挣大钱。各行各业都需要实体和实业的推动,人们能正确对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去关注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产业,这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根本扭转。
关于劳动的思想观念,总书记能够作出这些阐述都是长期体验、长期积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自己成长的经历也充满了劳动情怀,无论是在梁家河还是正定的岁月,他的劳动思想不是偶然的,这也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
●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侧重点、内容、形式上有所不同,做好高校劳动教育,重在深入把握高等教育规律,找准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切入点,科学谋划、优化协调、精准高效、扎实推进,做到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大学》:您认为高校劳动教育和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哪些异同点,要做好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
刘向兵校长:高校的教育是一种接近职业的教育,是专业化的教育,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发展的阶段。高校教育应该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有所深化和变化,这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是侧重点的不同。从劳动价值观上看,我们要更多强调一种固化,因为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定型时期,而中小学生还处于探索和感兴趣时期。在大学生三观定型时期强化劳动的观念,会为他们的思想打上深深的印记,我们要把劳动价值观的引领深深地渗透进去。
第二是内容上的不同。对大学生我们要更多强调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懂劳动”“善劳动”,而中小学处于素质教育时期,更多强调的是“爱劳动”和“会劳动”。大学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劳动,而不能仅仅是学工、学农、做家务等。例如,学新闻专业的同学要学习摄影、视频制作和编辑等,培养自己的看家本领。对研究生来说,要培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会写论文、智库报告等,这些都是一种脑力上的技能。大学劳育还有一个要求,是要学习劳动科学和劳动知识,“爱劳动”的种子是中小学时期播种下的,但只有“善劳动”和“懂劳动”才能把劳动思想更好地内化成观念。因为人作为社会人,也是劳动的人,对劳动的价值和要求要有认知,比如对于有关劳动的法律、劳动关系的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如工资薪酬、假期等)等都要有所了解,都是大学时期就应该掌握的知识,不能走到工作岗位再去“学习”“补课”,甚至违反劳动伦理或劳动法律,为此碰壁、打官司,又不知如何维权。这样的教育在欧美和我国台湾地区早已经开展,我们的大学没有这一课。所以我的建议是要赶快“补课”,在大学一二年级要有一学期左右的时间上一门劳动通论之类的课。同时,我们还要把“体面劳动”“可持续劳动”以及劳动的复杂性给学生们讲清楚,一定不能让学生还停留在“劳动就是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的简单思维里。公众诟病的“翟天临事件”就体现了大家对名人、明星的获取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劳动存在质疑,这也是脑力劳动同样需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生动案例。通过补上这样一门课,让大学生们“懂劳动”,我相信大学里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现象都会大大减少。此外,我们还要强调“幸福劳动”,即不要把劳动都看成是痛苦的,很多劳动是舒心的,享受劳动成果的过程也充满乐趣,这些都要给大学生们讲透了。
第三是形式上的不同。刚刚说到大学生重在劳动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劳动的体验,而中小学可以通过手工创作、现场体验达到劳育目的。此外,大学生无论在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即在自己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应该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这就是大学与中小学最大的不同。大学生直接面向未来职业,就业指导课上多一些劳动知识的讲解,比如怎么对待员工、怎样处理劳动关系、怎么设计职业生涯等。除了课程以外,劳动教育还可以贯穿在校园生活中间,比如校园文化当中可以多一些有关劳动的精神,我们很多校训里强调“行胜于言”“勤奋”“求实”“笃行”,这也是二者相比的不同。
总之,做好高校劳动教育,重在深入把握高等教育规律,找准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科学谋划、优化协调、精准高效、扎实推进,做到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加强劳动教育必须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同向同行,才能构建出扎实、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分散性的课外劳动教育是课程教学的必要补充,必须把劳动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相结合,完成劳动思想教育的任务;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实习实训相结合,完成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的任务;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训练中得到全面发展。
●高校劳动教育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我们的劳动教育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果。
《大学》:您刚才提出要把高校劳动教育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请您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刘向兵校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我们强调了很多年,特别是劳模精神,它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并列而谈的。西方国家没有这样倡导过,一些曾经倡导过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再推动,只有我们中国的劳模精神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劳模本是劳动精神的化身,是劳动精神的偶像化、人格化,能发挥引领和标杆作用;劳动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讲劳动教育需要用劳模精神来引领,他们是整个社会劳动精神的榜样,在他们身上充满了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内容。劳模精神就像雷锋精神一样是主旋律的价值引领。我们不会让每个大学生都去做劳模,但我们要让他们有劳模精神的指引,让他们尊重和敬佩劳模,努力向劳模去学习。劳模精神是劳动教育重要的平台和支撑。
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不同,它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都在强调的精神,中国也不乏工匠精神的典范,我们经常说到德国工匠、日本工匠,却忽略了中国工匠也是很了不起的,从鲁班、墨子、毕昇等到如今伟大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可以说是群星璀璨。工匠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这是整个社会都需要的精神,也是我们劳动教育不能缺少的。诚如我们社会强调的“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最大的不同在于,工匠精神可以是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可以去实践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去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也要发挥工匠精神;我们作为教师,也要发挥工匠精神,努力去讲好课,根据不同同学的特点去更新课程内容,以更好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我们的劳动教育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70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工会的特色”“劳动的特色”,学校多年来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式。
《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劳动教育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未来有哪些规划?
刘向兵校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大学,也得到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建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在70年办学历程中因为特殊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特殊的办学特色。我们把它概括为“工会的特色”“劳动的特色”。“工会的特色”在于学校是工会的大学,始终发挥工会干部培训、工会发展智库的作用,开展了很多与工会有关的特色研究;“劳动的特色”在于工会是劳动者的组织,工会系统一直在倡导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同时在工会工作中维护劳动者权益,服务劳动者发展。因此我校也形成了和劳动有关的一系列的学科,比如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劳动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由劳动安全发展来的安全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等,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企业管理等学科虽然没有劳动的字眼,但也是和劳动、劳动者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共同形成了学校“劳动+”和“工会+”的学科特色。在全国2000 多所大学中,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这样的大学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把学校的使命可以概括为“研究劳动科学、培育劳动英才、弘扬劳动精神”——从学科上看我们是研究各门劳动科学;从教学上来看我们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都是劳动英才;从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上看,我们比其他学校多了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在整个社会弘扬劳动精神,营造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风气。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多年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式。其一,学校举办劳动模范教育已经有27年的历史,已经有600 余名劳动模范在学校接受本科教育,他们学成后再回原岗位或者新岗位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去年习总书记给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肯定了劳模贡献以及劳模本科教育的做法,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劳模里包括了许多“大国工匠”,他们在校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如他们做兼职辅导员,在思政课堂上和思政老师一同讲农业、经济等不同行业的发展,讲解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辛勤劳动实现高铁技术的进步、使乡亲们实现脱贫致富等等。他们的榜样引领和现身说法,对青年大学生而言十分生动、成效显著。
其二,学校通过课程和学术研究来弘扬劳动精神,引领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受到教育。例如,学生通过学习劳动法课程便会明确劳动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对工时有刚性的认识,听到“996”等做法马上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对学术研究而言,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老师带领学生研究劳动精神、劳动关系等,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培养起劳动情怀。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北京地区名列前茅,学生的劳动立场鲜明,普遍爱岗敬业,跳槽率不高,对劳动问题的认知和处理明显成熟和得体。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研究问题、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在资方立场的基础上,多一个劳动者的立场,考虑问题相对会比较周全。
●整个社会一定会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大中小学互相衔接、共同重视劳动教育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且,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会有越来越多成熟的模式和具体的做法。
《大学》:请您就中国高校劳动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下评测。
刘向兵校长:首先,我对中国未来的劳动教育充满信心,整个社会一定会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氛围会更加浓郁,大中小学互相衔接、共同重视劳动教育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就像我们这些年重视德育、美育和体育一样,整个社会会逐步形成行动共识。其次,高等教育领域的劳育会有越来越多成熟的模式和做法,一如德育、智育都有各自独特成熟的体系。大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会更加完善,职业辅导、就业指导中会融入劳动精神和劳动知识;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问题、难点问题会成为新的国家项目选题,劳动科学和劳动教育的研究会成为显学,相关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必将蓬勃开展。
《大学》: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今天(5月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在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情况,要求针对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受教育情况,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为各类群体提供多样化入学方式。
1.今年组织两次补报名工作。目前,各地2019年高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考虑到部分有报考高职意愿的群体没有参加前期高考报名,各地将组织两次补报名工作。一次在高考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一次在10月份,主要面向今年9-10月份退出现役的军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考试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可在高考前,也可在高考后。原则上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鼓励高职院校通过联合考试或成绩互认等方式,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2.对退役军人等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王辉介绍,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可采取现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文化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或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对于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根据学校基本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录取。
王辉表示,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职院校予以免试录取。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对于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前期已参加高职分类考试并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次高职扩招专项考试。
3.分类确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根据技术技能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群体考生特点,分类确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录取中,将面向不同群体单列招生计划,一部分面向退役军人,一部分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新生入学时间由各地各校结合考试招生安排确定。10月份以前录取的新生,可在2019年秋季入学;10月份以后录取的新生,可在2020年春季入学。各省将分别制定本地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肃招生工作纪律
(转自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