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2019-09-04岳梅

科技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计算机

岳梅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为依托下的网络媒体下的发展机遇为经济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市场主体在这种形势下更注重具有创新意识的计算机人才的引进。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在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应积极迎合市场,转变传统的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式与目标,为市场输送更多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21世纪,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应对市场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的重要手段。高校虽然将计算机学习纳入必修课程,但是基于教学模式及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人才在当今市场的价值,针对高校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

一、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价值

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然成为求职市场的基本能力需求之一,企业不仅仅要求员工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更加重视具有创新意识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为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创新型的计算机人才不仅能够在市场实现自身的发展,更能促进企业创新,实现增值。

(一)为市场输送创新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市场输送各种类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现代经济形势下,面对市场对计算机应用类人才的数量的增加及创新性要求,高校通过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体系,迎合市场需求,为市场输送大量的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计算机行业的创新与更新提供人才保证。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就业,迎合市场需求

互联网带动了新生产业的发展,同时依赖于互联网的新生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市场主体倾向于引进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他们认为,互联网时代下这些人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高校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掌握过硬技能的计算机人才能够在求职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在多个机会中进行择优选择。由此,基于计算机应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市场价值,注重对该类学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实现自我发展。

二、我国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开展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市场输送计算机人才,必须根据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现状,关注高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相关对策的提出提供依据。

(一)培养模式单一,忽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培养方面采用全国统一大纲,教学方式上大多使用教师教师主导的单一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性教学,也完全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形,因此高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单一培养模式下,很少学生拥有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他们所能达到的仅仅是保守教育下的应试水平。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不能衔接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理论性知识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它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操作基础。关于计算机人才培养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的平衡,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上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不能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很多学校教师采用学生自学理论知识,教师指导操作的教学模式,不能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效果差、效率低,还有学校一味推崇理论培养,忽视学生动手实操能力的训练,这两种情形对学生计算机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阻碍。

(三)计算机应用考核机制不合理

在高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考核中,大多采用上机测评的方式,学生考试内容侧重于课堂教学及实践内容,总体上而言,考核内容过于局限性。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高校对大学生的考核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考试内容过于单一,不能仅仅基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评,应当做出改变。

三、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针对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应对,探索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为市场输送人才。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针对单一的培养模式,高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应当积极做出改变。具体而言,在计算机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的以主导者的角色存在,要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课堂上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在实践课程中,内容不要仅限于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可以增加一些需要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及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的课堂任务,一方面改变了原有课堂的无趣,另一方面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是多有益助。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因此,面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不相匹配的问题,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到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工作中是新的路径。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高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企业的发展经验为计算机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及实践岗位,更有利于计算机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高校在计算机应用与培养的考核方面,不应当仅局限于对基本知识的测评,更应当根据培养目标,创新考核机制。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首先可以拓展考核方式,其次在考核内容上应当增加对学生自主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測评,在考核标准上应当灵活,不应墨守成规,忽视学生的创新性。

综上,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各主体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做出转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应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祥.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28):22-24.

[2]李丽萍,于延,盛琳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2):49-52.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