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19-09-04果秋婷张小飞

科技风 2019年21期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果秋婷 张小飞

摘 要:“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学改革是护理《药理学》课程教学的一种尝试,将价值引领与专业课知识有机融合,在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从而深刻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护理药理;课程改革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段讲话指出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政课程的任务,其他各类课程应该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深度融合,切实将思政教育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授课内容的思政内涵要素,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职业操守及道德水准。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关系及规律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的一门桥梁课程。是一门基于实验结果的课程,所有的知识架构来源于科学实验,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该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是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基础护理》《成人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等課程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也为护理专业学生养成现代医药高素质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养成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药理学》教学生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形势所趋。

一、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基础

(一)明确培养目标

在新时代要求下,在育人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深化思政教育理念,凝练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在课程思政的改革中,一定要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高度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育,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具有职业综合素质,面向护理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转变思想,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意识、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课程思政”的改革实施,教师是关键。要明确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够开阔视野,转变思想,提升自身创造性,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进行思政教育。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职业技术水平,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因此,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药理学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首要因素。[2]同时,实施《药理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可提高本课程组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建设,从而鞭策教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构建大思政格局,把思政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的途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思政教育元素

将思政教育纳入到《药理学》教学计划之中,在备课中不断整理和挖掘与药理学学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思政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热点新闻、医学前沿、行业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案例,与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制意识、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的探讨和思考。如将“国内外医疗水平差异与时代紧迫感、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将国内医药领域最新突破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相结合;药品虚假宣传和药品非法添加案例的分析解读与法制意识相结合;将药品滥用问题解读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融入到《药理学》的专业教学之中,并不断改进教案、教学设计、课件等,在课程中体现思政,以期培养出现代医药行业需求的的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

(二)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最大化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需要精于设计,又要巧于融通。在授课中,要积极改变原来填鸭式教学,创新授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达到好的授课效果。如设计典型病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析不合格处方问题及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改正;模拟医院护患沟通的情景教学;小组观看视频讨论式教学等。总之,教学设计中充分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展示,通过全方位的教学互动,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组织学生围绕课程任务开展讨论、演讲与辩论,进行有深度的学习,从而实现最大化思政教育。

(三)利用好第二课堂,深化其思政教育功能

除了课堂教育外,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利用好第二课堂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通过与社团、学工组织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药理知识竞赛”,“公众用药知识宣教”,“用药护理技能大赛”,“参加医药行业相关讲座”等,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增进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护理《药理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实际上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也这么去做了,只是没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推广,只是以“隐性知识”的方式存在。“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将这一“隐性知识”与专业课知识有效融合有机融合,在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从而深刻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李朝钦,徐敏.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探索[J].才智,2019(02):124-125.

猜你喜欢

药理学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药理学“慕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