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2019-09-04郭锋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4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思想观念

郭锋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时时面临着各种有关道德与法制的问题,针对现在道德和法制的普及,在中学时期对于道德和法制的教学显得课外重要。对于教学的实施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课余作业也应该由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性的进行创新教学,这也是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探索改进的领悟。

【关键词】思想品质 法治意识 思想观念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但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身心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所以在此阶段应该加强学生的各项思想建设,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正全面发展。

一、利用案例材料,加强学生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传授书本上的固有知识,可以通过本节课学习的课本知识搜集相关的案例结合起来,布置作业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加上具体的案例具体分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启示并获得一定的能力,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例:八年级下册教材中“中学生朱某在放学回家路上被无业青年勒索多次而不敢言”的案例思考和讨论你作为当事人该怎么办,寻找合作正确的合作方法,避免自己受到同样的损害,并从此案例中课本上的知识变成保护自己的武器,通过对于案例的分析了解得出的启示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遇到相同的事件发生在学生自身时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二、利用案例分析,促进学生的素养

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是思想品德的要求和教学的目的,把课本的知识通过案例材料的分析来加强学生的影响,从来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是初中思想品德实施教学最重要的目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身素质确定着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素养的提高利于学生在思想建设方面的加强。

例:八年级下册中“金家兄弟姐妹从争执纠纷到相互谦让协商圆满解决财产的纠纷问题”中让学生明白继承财产除了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本着相互谦让相互理解,和睦团结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和睦團结,互谦互让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学生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落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合格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接班人。

三、利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给学生灌注正确的思想。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形成确定着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方向,利于学生心理的全面正常发展,树立正确的观念,懂得体谅与理解他人。通过案例的分析来获得一定的思想启示,初步加强思想的道德建设,使学生在生长发育的同时思想的建设随之增强。

例:“比尔为什么坚持给油漆工100美元,而油漆工为什么要少算工钱”能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都是平等的,世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要树立珍爱自身的生命,善待他人生命的思想观念,明白生命的可贵和精彩,懂得爱惜保护并感恩生对生命抱有一定的平等尊重,平等的对待每一条生命。

案例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要求在设计案例教学时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设计案例教学要具备明确的目标性,设计案例教学不是为了给学生讲故事而是通过案例来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从中获得一定的道理和启示,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课本知识的记忆。

2.教学案例要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本节课的重点或针对某个重要的观点去找表达相同意思的案例并不是弥漫性无针对性的分析案例,就要选择更有时代特色更有针对性的案例来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

3.案例应该具备深刻的启发性,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去思考去探索问题,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面对问题时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建立一套自主的学习探索方式,独立自主进行学习。

4.案例要具有客观真实性,案例绝不是胡乱篡改的而是要具有一定的真实客观性,具有一定的生活案例所描述的案例也都有一定的案例发生,确保案例的真实性。案例的真实性一定程度上确定着案例教学的真实性。

5.案例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案例不仅仅是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所体现的,案例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同样的案例不仅仅依靠于一个观点,也可以印证多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启示这这才是教学案例示范的要求。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中学时期对于学生的思想建设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固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教学的改良和创新,以达到创新教学得目的。在学生的思想建设上加大力度,为以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法治意识做好铺垫,让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思想价值以及知法懂法的人,这还需要每一位中学老师的不断钻研。

【参考文献】

[1]陆雯君.道德与法治教学呼唤个性作业[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77.

[2]吴贫生.《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6):56-58.

[3]程劲梅.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作业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7):62-64+3.

[4]孔钰.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6):79-80.

【此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210)】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思想观念
医联紧密时
爱国不能仅凭激情,也要守法明理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