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故乡情
2019-09-04刘厚伟
刘厚伟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有幸拜读了党长青老师的散文《捋不直的故乡炊烟》,党老师饱含深情的文字,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此时的故乡,正是草木吐绿、鸟语花香的人间四月天。思乡的情绪揪着我的心,仿佛又飞回了魂牵梦绕的黄土地。晚风习习,溪流潺潺,炊烟袅袅,余晖脉脉,那是每一个农人劳作一天晚归的最唯美的画面,也是每一个牧童晚归最难忘的记忆。
故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我们心目中的一片净土和精神家园。然而,当下的我们,却整天蜗居在城市钢筋水泥铸造的楼房中苟且为生,呼吸著城市污染的空气,喝着城市变味的自来水,忍受着城市嘈杂的噪音。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故乡的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只有回到那个沟壑纵横、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站在那片高天厚土之上,心情才会平静下来,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惬意;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让厚重的黄土抚平伤痛,让和煦的阳光净化心灵,让温馨的乡风吹散忧愁,让清澈的泉水涤荡污浊,让曼妙的炊烟勾起味蕾……
畅游在《捋不直的故乡炊烟》温情的字里行间,闭着眼睛,想象在落日的余晖中,在缥缈的炊烟里,在农家饭的香氲下,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耳旁似乎传来母亲或奶奶呼唤回家吃饭的乳名,那是最幸福、最惬意、最纯真的年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故乡离我们渐行渐远,故乡的父老乡亲们一个个离去,好多农村只有留守的孤寡老人,有的甚至成为空壳村。若干年以后,农村逐渐消失,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故乡?尽管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眷恋与日俱增。大概人到中年,都会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情结,每每在梦中,仍然游走在故乡的沟沟岔岔,嬉戏在故乡的山山峁峁,就连一草一木、一鸟一物,依然是那样亲切真实。
每次回农村老家,既有鲁迅先生笔下对故乡的忧伤情绪,也有唐代大诗人张九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哀切;窑洞依然,石磨依旧,老树如初,眼里物是人非,心中五味杂陈。割不断的依然是对故土及亲人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著名诗人艾青如是说,我们还能再说什么?
党老师饱蘸着对故乡的深情,用乡思为墨、炊烟为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故乡水墨画,在他的笔底呈现一派故乡农村祥和、生机、恬静的山水田园气象。故乡的婆姨后生、瓜果蔬菜、小猫小狗、沙蒿柠条、镰刀锄头,描绘的生动形象、趣味盎然。以炊烟为线索,以故乡为主题,移步换景,情景交融,把我们带入故乡那个神圣的地方,也把我们引入充满快乐和纯真的童年时代。温润如玉的文字恰似故乡袅袅炊烟尽情地挥洒,作者更像一只泣血的杜鹃,深情地为故乡和童年在歌唱,文采飞扬,文笔优美,读后令人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炊烟是故土家园的象征,炊烟是故乡最美的风景,炊烟是儿时最好的记忆,炊烟是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故乡是我们永远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灵魂归宿。
故乡,不仅奉献给我们田园牧歌的物质享受,更赐予我们诗和远方的精神滋养;捋不直的是故乡的炊烟,扯不断的是故乡的思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