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热土韶山冲(外三篇)

2019-09-04杜清湘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黄洋界井冈山西湖

杜清湘

怀着对毛泽东主席的无比热爱,带着浓厚兴致,我走近了仰慕已久的韶山冲。

韶山冲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秀丽景色吐露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毛泽东故居是一幢坐南朝北、凹字型土木结构农舍,房屋依山傍水,四周青松郁郁,垂柳婆娑。门前池塘,绿水滢滢,荷花飘香。南岸绿浪滔滔,稻田重叠,一片美丽田园景象。

听导游讲,清光绪四年毛泽东曾祖父买下几间茅草房,父亲毛顺生将草房改成瓦房,有堂屋、退堂屋、厨房、火堂、横屋、卧室,共13间半,这就是毛泽东出生的地方,也是他青少年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随着长长的参观队伍,近距离凝视毛泽东睡过的床铺和用过的锅灶、方桌、长凳、农具等,仿佛伟人气息和遗风扑面而来,强烈撞击着我的灵魂。

离开故居,徒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广场入口处有一块橘黄色岩石,上面嵌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八个大字。广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穿越人群,放眼望去,毛泽东铜像着中山装,左胸前挂“主席”证,手执文稿,气宇轩昂,目光炯炯,正视前方。

站在铜像前,久久仰视,真切目睹了一代伟人的骄人风采,感受到了海纳百川、吞日吐月的博大胸怀。踏着《东方红》雄壮旋律,怀着一颗恭敬心情,在两名武警引导下,沿着红地毯缓缓前行,向铜像虔诚献上了花篮,深深地鞠了三躬。

上车后,导游讲述了四个神圣有趣的故事:1993年12月一天,装运铜像大卡车从九江出发,到达江西时突然熄火,无法启动,一位老师傅悟出老人家要到井冈山叙旧,于是就地住宿。第二天车子并未检修却发动起来。铜像揭幕来临,虽值隆冬,韶山冲漫山遍野杜鹃花却竞相开放,比往年早开几个月。剪彩揭幕时,天空出现了“日月同辉”景象。揭幕第三天,有六只蝴蝶在铜像周围飞来飞去,当地村民说是战争年代逝去的毛泽东六位亲人化为蝴蝶赶来祝贺。这些神奇故事,给伟人毛泽东披上了神秘色彩。

接着,来到了“西方一个山洞”——滴水洞。穿越“洞门”,山水相依、松青竹翠、溪水潺潺、花开艳艳的美景映入眼帘。途中见一水池,池中数千条金鱼自由徜徉。正如《毛氏族谱》中记载: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导游讲: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一别32年的故乡韶山冲,他被一路秀丽景色所感染,随对陪同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这个地方安静,我退休后,在这里给我搭个茅棚。”1960年,代号为“203”工程正式启动;1962年,被称为“1号楼、2号楼、3号楼”的三幢别墅落成。1966年6月,毛泽东南下视察韶山,曾在“1号楼”住宿11天。随着导游讲解,进入1号楼参观,看到当年主席睡过的床铺和用过的物件,仿佛看到了伟人的音容笑貌。

韶山归来,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韶山,一个小山冲。养育了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几多崇敬,几多感慨。此刻“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的歌曲又在耳畔响起。

红色洗礼

从小就受到《朱毛会师》《一根扁担》《黄洋界保卫战》一系列生动故事的感染,一直想到井冈山看看,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看看那里的一座座雕塑,看看那里的一块块丰碑……

四月下旬,带着考察学习任务,唱着“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饭菜味道香……”的红色歌谣,我踏上了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

走进革命历史博物馆,随着讲解员的步伐,依次参观了馆序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坚持井冈山的斗争、弘扬井冈山精神等7个展室。听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目睹雕像、实物、图片和声光大型场景,深深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

登上茨坪北山,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走进烈士纪念堂,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毛泽东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大厅摆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圈,四周墙面嵌刻着15744位革命烈士名录。按照导游引导,我向革命烈士献了花。

吃过午饭,来到了黄洋界。黄洋界位于湘赣交界,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云雾,好似汪洋大海,故名汪洋界。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扼守湖南酃县、江西宁冈上井冈山的要隘。1928年夏,红军在这里修筑了三个工事,同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在这里打响。站在黄洋界观景,回味毛泽东“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气壮山河的诗篇,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号角声,听到了红军奋勇的杀敌声。

最让人震撼的是晚上“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山水为背景”的大型实景演出。大幕徐徐开启,几千平方米的巨幅红绸凌空而降,漫过烈士遗体,霎时化为铺天盖地的血海和红云。井冈山上,红旗在召唤革命队伍;八角楼上,油灯微光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红军驻地,朱德扁担挑起军民鱼水之情;送别路上,《十送红军》旋律催人泪下。逼真的战场、180度全景式画面,把现场观众带到了八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据介绍,参加演出的600多名演员,大都是当地农民,他们先辈是当年的红军。演出结束,全体演员向我们挥手致意,随后一个个骑着摩托车返回,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随后参观了大井毛泽东、朱德、陈毅旧居,红军造币厂;坐缆车观赏了龙潭风景区“5潭18瀑”山水风光;远眺了云雾缭绕、灵气十足的五子山;饱览了笔架山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杜鹃花。

巍巍井岡山,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奠基石,他牵动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情怀。

令人神往张家界

一大早来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尽管这里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依然车水马龙、人如潮涌。怀着激动、好奇、兴奋的心情,我游览了黄石寨风景区。

导游告诉我们:早在汉朝,看破红尘的张良辞官隐居江湖,云游张家界时被官兵围困,后得师父黄石公搭救脱险。为纪念黄石公,人们将这里命名为黄石寨。沿游道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林木蓊郁,变幻莫测。浑然天成的“劈山救母”、“定海神针”、“猪八戒背媳妇”、“观音送子”等奇观异景接踵而来,让人目不暇接。难怪游客们说,张家界峰林是三分造型,七分想象。大自然造化启迪了人们的思维和遐想,从那些惟妙惟肖的山体景观,勾画出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你拿出相机拍摄不停,恨不得把每一座峰林、每一条溪流、每一棵树木都一股脑地装入镜头。

领略了黄石寨神奇与秀美,再游金鞭溪。这是一条美丽的天然溪流,全长7.5公里,因金鞭岩而得名。漫步溪边小径上,眼前满目苍翠,脚下小桥流水,耳边鸟鸣啾啾,路旁猴子嬉戏,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芬芳扑鼻。吸一口清新洁净的空气,那种远离尘嚣的感慨油然而生。再看那挺立于溪边的金鞭岩,从山底到顶巅,犹如一支巨型金鞭,直刺云霄,另一座巨峰依偎着金鞭岩,酷似雄鹰凌空展翅,气势非凡,称作“神鹰护鞭”。在谷间蜿蜒盘曲的小道上,散落着三五成群的游人,他们和我一样,走走停停,拍拍照照,同样的感叹,同样的惊喜。沿溪前行,镌刻“长寿泉”字样的石室留住了我的脚步,但见泉水从龙口和石缝里吐出,涓流小溪。当地流传打油诗一首:“长寿泉水喝一口,健康长寿九十九。”其间许多游人流连于此取水,我也禁不住上前捧水解渴,顿觉清醇可口,沁入心脾。

来到张家界不能不看天子山。天子山位于武陵源索溪峪西北部,因当地土家族首领向大坤被拥为“向天天子”而得名。进入景区,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排队坐缆车,在这里等了近两个小时。坐在缆车上凌空俯瞰,那松、那石、那山峰、那峡谷,零零总总,形形色色,在索道下显示别样风采,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和“看山要看天子山,看了天子山不看天下山”的意境。下了纜车,怀着一颗崇敬心情进入贺龙公园。开国元勋贺龙铜像竖立于广场中心,他浓眉大眼,八字胡须,手握烟斗,静静地注视着家乡的石壁峭峰,注视着张家界的变化发展,不禁使人肃然起敬。站在观景台远眺,那山、那峰好似一把利斧随意砍伐而成,像竹笋、像毛笔、像宝剑、像绣针,如柱、如鞭、如塔,似禽、似鱼、似兽,高低不齐,清瘦孤绝,凭空而立,直指云霄。还有那“仙女散花”、“御笔峰”、“点将台”等峰林犹如神工鬼斧凿成,景象万千。

游完天子山,坐电瓶车返回途中游览了十里画廊。透过玻璃窗,目睹了“众仙拜观音”、“采药老人”、“三姐妹”、“夫妻携子”等奇峰异石。真乃“人在画中行,情在梦中游”。

张家界,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她将永远镶嵌在我的记忆里。

品位西湖

有幸两次到杭州西湖,本想写篇游记,但由于琐事打扰,迟迟没有下笔。那天茶余饭后,无意中浏览了西湖照片和旅行小记,邃激发了些许灵感。

第一次游西湖是在上海展望学院学习期间去的,因学院只安排一天参观时间,大家到西湖边照了几张相就登上了游船。游船在湖里绕了一大圈即上岸,下船后又争分夺秒看了“飞来石”,再去灵隐寺拜佛。短暂行程,尽管大家兴致很高,但初识西湖可谓是走马观花。我是一位佛教信士,几年前就受到《济公》电视连续剧的感染,对历史悠久的灵隐寺早有印象,对打富济贫的济公和尚早有崇拜,面对一个真实的灵隐寺和济公和尚的隐约走来,何尝不上心呢!

灵隐寺始建于唐,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济公据说是一位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疯颠的和尚,他初在灵隐寺出家,虽举止似痴若狂,不受戒律拘束,却是个学识渊博、好打不平且有特异功能的得道高僧,在当地留下了好多惩恶扬善的传说故事,深受远近百姓的喜爱和尊崇。出于对灵隐寺的向往和对佛、菩萨和济公的崇敬,随逐庙敬了香。看着济公和尚那外俗内仁、乐善好施、不拘一格的造像,那“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走啊走,乐呀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仿佛又在耳边回荡。

第二去西湖是从环县跟团出发的,行程和第一次没有两样。在游船上,导游指指点点告诉大家:雷峰塔在哪、断桥在哪、三潭印月在哪、苏堤在哪,中间还穿插讲了一些传说故事,然北方的旱鸭子一见到偌大的湖水就像南方的水鸭子见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一样,只顾按着相机快门抢镜头,哪顾得听什么解说呢!一个个倩影和丑态占满了相机内存,但具体看了什么,大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见景就拍照,一问啥也不知道”的形容真的不为过。大半天旅行就这样马马虎虎。

下午应朋友之邀,我们几个人离开团队漫步在桃红柳绿、芳草如茵的白堤和苏坝上,这才真正游览了美不胜收的西湖景色,品位了两位大文豪的千古绝唱。

“白堤”原称“白沙堤”,它西接孤山,东连断桥,横亘西湖,长一公里,据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时主持修筑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堤”不只是白居易诗句而美不胜收,还在于许仙与白娘子断桥相会的爱情故事,牵动了多少有情人的心。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瀑、跨虹六桥,长3公里,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淤泥堆筑而成的堤坝。“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苏堤春晓”这一不朽文化遗产,更有他的诗句成为美丽西湖的千古知音。

夕阳西下,正陶醉于元代诗人尹廷高笔下“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的“雷峰夕照”美景时,忽朋友唤我入席,随留恋不舍离开。

晚,在西湖边酒楼品正宗的西湖龙井,尝地道的特色小吃西湖醋鱼、叫花童子鸡,醉酒中看西湖夜景别有一番情调。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猜你喜欢

黄洋界井冈山西湖
冯贵华
西湖
西江月? 井冈山
雪后西湖 暖阳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黄洋界观云海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
西湖雪意
黄洋界缘何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