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安岭的绰尔篇章

2019-09-04杨发先

骏马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兴安岭林区铁路

杨发先

霍保煜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大兴安岭是一本厚厚的书……一本厚厚的永远写不完的大书……”

然而,我的文笔拙劣,只言片语地写过大兴安岭,但更多的是我用一生阅读这本厚厚的书,因为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大兴安岭人,喜欢这本大书的厚重。

因为与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有因有缘,我几乎从幼年时代开始就在这美丽的山水间云游。几十年过去了,我几乎走遍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山村、小镇、林场、林业局,曾经在密林深处砍伐过树木,曾经走进大山走亲访友把酒聊天,曾经去参加笔会,以文会友,也曾经结伴自驾穿越大兴安岭。但我更多的是喜欢坐上火车去看大岭的春夏秋冬。

踏遍大岭人已老,回眸青山几多晓。那过往的胶片上,影像支离破碎,模糊如烟。大脑中的烙印就是那连绵不断的山脉,夏绿、秋黄、冬白;森林中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林;山野中芍药花、萱草、百合、金莲花;形态几乎都一样的河流。脑海中仅仅是一幅泼墨的山水画。

读了霍保煜先生的诗句:“我们读你,悟你,懂你……”顿生感悟,原来我这几十年是在浏览大兴安岭这本厚厚的书,走马观花看山林,拙笔信手写美景,缺少的是“悟”和“懂”。

无论怎么说,这本书还是要读下去的,只是要多点“悟”和“懂”。

一个机会让我又一次认真阅读了大兴安岭的“绰尔”篇章。

2018年的大年初六,市摄影家协会的朋友让我帮忙去为一位80岁老人的寿庆录像。寿宴结束后,老人的儿子恳求我到夏季的时候去绰尔林区为老人拍一部纪录片。

原来,老人的老家是山东省冠县农村的,他1958年来到六十二当上了林业工人,在林区工作了大半辈子。五六年前,林区生态移民他迁到牙克石居住。住惯了木刻楞,让他住楼房,总是不适应。所以老人决定和老伴回山东老家安度晚年,落叶归根嘛!老人对我说:“我在六十二过了五十多年,生儿育女,养家糊口,是林业给了我一碗饭吃,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回到老家,再想回来不是一件容易事。给我录一段像,想的时候,就看看录像。也给儿子,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留下我的影像。多少年以后,让我的重孙子、重重孙子,看看我长的是什么模样。”老人说完这话后,哈哈大笑起来。

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为了“悟”和“懂”这片森林,我提前查阅了绰尔林区的相关资料,把我曾经几次去过绰尔林区用大脑录制的“胶片”回放了多次,来增强我对这里山水人文的了解。

2018年入夏后,老天爷很勤快,时不时地大雨小雨泼洒一阵,农民高兴,我也高兴。雨水丰沛,河流欢快,植物茂盛,大兴安岭会变得更加活力四射,山水飘渺,千娇百媚,是云游大兴安岭的最佳时机。

天气预报说,6月28日牙克石市多云转晴。早早的,我们一行五人一辆车,由老人的儿子开车上了路。从牙克石西立交桥南行,进入301国道,行至南博河转上绥满高速公路,在博克图下高速转公路行驶大约二十里就到达了沟口,铁路从这里开始往西南直达塔尔气,全程一百二十五公里,被称之为博林线或博林铁路或绰尔林区。好多年以前,在山东、河北等地我邂逅过曾经在这里做劳工的老林业工人,提起这些名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当时,他们把这条山坳称作博克图西南沟。

说到博林铁路,就不能不提到中东铁路。

博林铁路的修筑与沙俄、日本对大兴安岭森林的掠夺直接相关。

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不仅允许沙俄在我国东北修筑东清铁路,而且还允许沙俄经营森林采伐工业。1919年沙俄资本家格罗博斯在绰尔河上游成立了东方木材公司,采伐绰尔河西侧、大兴安岭主脉附近森林。其代理人为奥金果夫,1925年起从中东铁路火燎沟(现沟口站)向博克图西南沟修建铁路。这条铁路即是后来的博林线。

从沟口开始,我们的车顺着山坳沿着铁路线向西南行驶。

二十二到了。老人说。

1928年铁路铺轨到这里。有意思的是这个山村有三个名字。车站叫忠工屯,公里数叫二十二;这里有个村庄叫二道河子村,是1992年由原二十二生产大队重组而来的;还有一个林场,叫二道河子林場。1969年沈阳军区成立守备五师,部队代号81672,师部设在博克图,守备十四团就曾驻守忠工屯。

至今,生活在绰尔林区或迁到外地的老人们,依然用铁路“公里”数来称呼地名,二十二、四十二……一二五等等,他们从来不附加“公里”这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这让许多进入林区的外地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看来,绰尔林区的地名是先有铁路公里数,后有站名和镇、林场、林业局的名称。

我们下了车。

我拍视频,朋友拍图片。

老人、老人的老伴、老人的儿子说笑着,在草地的山花间,在落叶松的林间,在油菜田、麦田的阡陌上,走着跑着唱着,不时地摆摆造型,好不欢快。

我们上车继续前行,老人嘱咐我一定要在录像中写上这是“二十二”。

车经由三十三,这里曾经设有铁路工区,再往前走就是四十二了,也就是石门子站。1929年铁路铺设到四十六,1930年到五十二,名曰山泉工区。

这个区间在大兴安岭的主山脉上,42.5‰的坡度,也是类似京张线的人字形坡道,由于坡道长,机车牵引困难。列车由人字形铁路的一侧牵引至42公里尽头后,采取后部顶推的运行方式运行至46公里转头后,再改为牵引方式运行。因此,这段铁路被称为——中国最陡铁路。

我们在石门子站不远的公路上停下车,开始往最高的山上攀爬。

我已经说过,我喜欢坐上火车去看大岭的春夏秋冬。三年前,我在牙克石7:50坐上火车到达石门子站的时间是11:37;17:16从石门子上车返回牙克石。我在这里足足游玩了5个小时。这次,我已经是第二次在这里攀登山顶了。

站在高山之巅远眺,铁路继续往西延伸,大兴安岭那浩瀚的林海、起伏的山峦一望无际。河流沼泽在阳光的亲吻下闪着银光,满眼的云雾升腾缭绕犹如仙境,森林草甸编织出绿色的唯美画卷,大兴安岭的大美一览无余。

老人指着山下说:南边有个黑瞎子沟,北面有个万米沟,绰尔河就在这里发源。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六十二。北面山脚下的民居一字排列,民居南一百米是铁道线,再往南就是绰尔河和广阔的湿地。我们从东自绰尔站的位置开始,可惜门额上带有“绰尔”的站房几年前已经拆除了,我们没有能够记录下来。向西三四百米的地方就是老人居住了五十多年的木刻楞。虽然房子有点东倒西歪,但仍然可以居住。老人迁居牙克石后,他的小儿子就一直居住在这个房子里。三四年前,“十个全覆盖”扒掉这些老房子,给他们在车站的位置建造了新的砖瓦房。老儿子一家搬进了新居。再往西的那些老房子都扒掉了,我几年前来过这里,曾经和这里的人们讲,这些木刻楞老房子不该扒,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这些老房子里有故事。但还是都被扒掉了,好在那次来我用相机把这些老房子都记录了下来。庆幸的是老人在1958年建造的木刻楞留了下来,这几年老人夏季常回来,享受这里的山水草原,享受这里新鲜的空气。他每次回来,都不去住儿子的砖瓦房而是住在老房子里。

我们顺着民居前的马路,一路西行,上了乌奴耳至绰源的公路南行就看见了育林林场场部的小楼,现在叫育林管护站。然后往北是彩瓦红砖的工人新村,再往北就是日本关东军的零式战斗机机场和18座飞机窝。因为我们都来过这里,没有仔细赏景,只是匆匆拍照,很快就结束了行程。

回到老房子,老人的小儿子已经准备好了酒席。老人尽管已是耄耋之龄,却依然保留着喝“大老散”抽“蛤蟆头”的嗜好。半杯白酒下肚,他来了兴致,为我们讲述他的阅历和绰尔林区的历史过往及传说。

沙俄东方木材公司在六十二设立“干多罗”柜房,也就是作业所,招募了中国人做大柜、二柜及大小把头,招收了一千多名林业工人,还豢养了四十多名白俄监工,在六十二一带展开了“拔大毛”“剃光头”掠夺式采伐。仅一年的时间,“干多罗”四周的山场就变成了秃山荒岭了。

1932年日本侵入大兴安岭林区后,日本人占领这里的山场,成立了“满鲜公司”并接管了东方木材公司,继续修筑铁路,1935年修到六十二公里。

1935年前后,日本退役军官看到绰尔林区茂盛的原始森林有利可图,垂涎欲滴,乘机而入。很快绰尔河两岸就出现了大东洋行、常维珠、东华龙、兴亚等木材公司。他们分割山场,大肆掠夺森林资源。

随着对森林的掠夺,修筑的铁路也在不断地延伸。1937年铺设到七十四公里,1939年铺设到八十公里,1940年至1945年路基逐步延伸到八十四公里、九十七公里和一百一十二公里。日本投降后终止修筑。

这个期间,六十二是日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住着约一百五十余户人家,八百多口人。居民主要是铁路和林业采伐工人及其家属以及三十余户苏联侨民。因为掠夺的需要,以六十二为中心辐射四周,还设立了伪政府、警察特务机关,驻扎着大批日伪军警,用于管理成百上千的劳工;同时还开设了大烟馆,有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妓女的妓院及赌局、药房、磨坊、餐馆等场所。

老人讲,1958年他来到六十二的时候,这里仍然叫干多罗林场。绰尔河两岸的森林已经采光,留下的都是齐胸高的树墩子,那是因为过去采伐都用两人拉的大肚子锯,无法降低拉锯的高度。老人还讲,那片扒掉的老房子就有当时的妓院、烟馆……

日本投降后,绰尔林区匪患猖獗。当时,绰尔林区出现四股较大的土匪武装。报字号“走之交”的吴铁生股匪、马文凯股匪、张大砍股匪,同时还有从布特哈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等地流窜来的流动匪队,给绰尔林区老百姓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西满护路军六团进驻博克图后,由团长王增生、政委杨春晖、副政委席肇富率三连驻绰尔地区开始剿匪。另抽调30名工人组成人民武装自卫队。

原六团三连改编为五连,连长裴金峰就是一位被绰尔人民传颂的人物。1947年6月18日,六团责成驻守在六十二的五连围剿马文凯股匪。这股土匪自1946年3月即活动在绰尔林区,大肆抢夺,为害甚重。围剿战斗在绰尔铁路第一支线打响。在追歼中,五连连长裴金峰英勇牺牲,时年仅三十三岁。六团调部队进山围剿,在97公里将马匪活捉,土匪大部就歼。

裴金峰烈士追悼会在六十二举行。

裴金峰,原籍河北省肃宁县,1939年参加革命,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为人和善,谦虚谨慎,乐于助人。他不仅肩负着保卫铁路和剿匪的重任,而且还要发动群众,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的生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他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裴金峰牺牲后,当地群众一致要求在六十二为他开追悼会,并请求为他赶制一口“大四五六”的好棺材,以表达群众的一份心意。当地工会和农会完全支持群众的意愿,选择了上好木材,召集了能工巧匠,夜以继日地赶制了棺材,同时扎了一副四十五抬杠架。裴连长牺牲的第四天午后,民众为裴金峰举行了追悼会。之后,裴金峰的灵柩被抬上火车,由驻军两个班的战士护送到博克图安葬。

如今,我们去博克图,距离车站1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博克图烈士纪念碑,青铜铭牌上可以看到裴金峰的名字。

酒足饭饱后,我们继续赶路。我们进入了七十四、七十六,也就是绰河源镇。1996年设绰源镇,2010年更名绰河源镇。这里过去也叫“北千里”,是绰源林业局局址所在地。

老人特意來到小镇的“太阳星广场”拍照。这里陈列着一整棵大木头,上面摆放着大斧子、大肚子锯、歪把子锯、油锯和卡钩。这一组实物的陈列,诉说着俄日掠夺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和大兴安岭林区开发的历史进程。

八十,过去叫“千里”,现在仍然叫梨子山,归属于绰河源镇,八十年代因铁矿曾设镇,红火了一阵子。

八十四,过去叫“南千里”,因乌丹河流经这里汇入绰尔河,因此这里也叫“乌丹河”。除此外,在俄日到解放后一段时间里,这里曾有俄罗斯人定居的自然村屯,因此人们也称这里为“毛子屯”。

九十七,苏格河在这里汇入绰尔河,因此也叫“苏格河”。1957年喜桂图旗设博林区,建博林镇;1958年绰尔林业局在这里成立,博林镇改名绰尔镇。

一百一十二,曾设狼峰站,这里有一个林场和一个生产队。

1947年从一百一十二到一百二十五的铁路铺设完成。

最后一站,我们到达一百二十五。过去这里设有塔尔气经营所,车站名为松岭。

1964年绰尔林业局局址迁到这里,1984年建塔尔气镇。后因站名与黑龙江大兴安岭松岭站名相同,给乘车和邮递带来不少麻烦,改为“塔尔气站”。

我们的行程结束了,我们的拍摄任务也完成了。车返回到六十二,在绰乌公路的山口,老人下了车,环顾四周,看了许久许久。我想,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定充满感情,他是向这里的山山水水做最后的诀别。

车沿着当年日本关东军修筑的简易公路向乌奴耳奔驰。一路的颠簸劳顿,老人累了,倚在靠背上打着鼾睡着了。我想,他一定进入了梦乡,那是一个人生的梦、一个绿色的梦……

此时,我的感觉依然是云游在蓝天、白云、山峦、森林、河流、湿地、草原之间的美景之中。继而我的脑海中又开始重播大兴安岭昔日的胶片。现在,已经听不到山场上“顺山倒”的喊山号子和贮木场“哈腰挂啊,掌腰起啊”的抬木号子声了;也看不到那堆得高高的木材垛了;早期那些板夹泥、木刻楞民居已经被高楼、彩瓦大砖房所替代;人工抚育的森林已经布满山峦,遭受砍伐的森林遗迹已经荡然无存。是的,人类为了生存可以破坏一切,同样为了生存也可以创造一切。大兴安岭林区已经进入生态恢复期,会越来越好,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的伟大奇迹。

大兴安岭涵盖了地理、历史、地质、气候、动植物、社会、民族宗教等等学科,是一本厚厚的书。我有自知之明,我永远也读不完这本大书……

猜你喜欢

大兴安岭林区铁路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