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探析

2019-09-04谢青

艺术评鉴 2019年15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教学问题创新

谢青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文化和教育发展,从而推动了艺术教学的进步与创新。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对于钢琴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钢琴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提升钢琴教学质量与水平。本文通过对目前钢琴教学现状进行解读,分析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推动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并针对可行性策略进行论述,从而达到提升钢琴教学效果提升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钢琴教学   教学问题   创新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101-02

音乐具有陶冶人情操的作用,通过人们对于钢琴的学习,能增强对音乐理解,从而提升人们艺术素养。钢琴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艺术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钢琴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能通过钢琴演奏感受音乐蕴含的时代意义。总体而言,钢琴教学对于音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教学形式的变化,进行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目前钢琴教学现状

(一)教学生硬,缺少情感交流与表达

钢琴作为表达音乐魅力的重要乐器之一,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追捧,从而产生专业的钢琴学科,为钢琴爱好者提供系统的音乐教学,提升学者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品味。在许多学校中,钢琴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科目之一,但是目前由于钢琴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在钢琴学习中难有造诣。钢琴所表现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音符与乐曲的展现,而是表演者内心情感的抒发。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交流沟通,虽然对曲子所表达的情感能简单讲述,但是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学生很难达到情感共鸣。教师忽视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对于与学生之间交流缺少技巧,不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想法和情感,使学生逐渐失去与教师沟通的信心。导致学生钢琴学习生硬,弹奏的曲目缺少情感表达,钢琴演奏缺少吸引力,从而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的热情,对学生艺术方面的造诣造成严重的限制。

(二)钢琴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模式

钢琴教学是一门具有复杂性的教育,钢琴演奏也是一种需要高精度技术的表现艺术。目前在我國钢琴教学中,很大部分都是进行基本的曲目练习,钢琴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由于钢琴教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钢琴理论知识学习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实践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在目前教学现状中,较多存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匹配的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单独分开进行,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也有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足,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计划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无法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对于钢琴学习存在一定障碍。另外,钢琴教学是一种能力培养的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但是就目前钢琴教材来看,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使培养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受到限制,这也是目前钢琴人才缺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一)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趋势,对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十分必要。我们国家目前正面临深化改革,党中央明确提出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更多人才和更好人才。所以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顺应了国家和党的要求。钢琴教学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就能实现蜕变,不符合时代要求,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符合目前人才培养的策略,也是钢琴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途径。

(二)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同时也进行了许多领域的合作,使我国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更高标准。钢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艺术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忽视学生情感表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少对于艺术理解和体会,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对于钢琴人才的要求。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使钢琴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艺术情感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变革钢琴教材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钢琴教学改革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将钢琴演奏练习与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原理,同时能理解钢琴发音方式。因此,在进行钢琴教材内容改革时,要重视钢琴理论基础知识的演化,首先根据钢琴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创新,使教材内容能充分体现出地域特征以及年龄特征。还可以通过钢琴与其他乐器的合奏重奏等作品的添加,增加学生演奏的丰富性,从而提升学生演奏创造能力。其次教材内容改革要实现理论联系实践,不但引导学生对于钢琴谱法能够熟练掌握,还要求学生对于语言特征等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乐曲作者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方法,感受钢琴曲的灵魂,拓展对于艺术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对于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音乐具有不同的见解。通过学生学习乐曲的节拍、调式、力度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框架思维模式,提升乐感和演奏能力。例如:可以在教材中,增加国内外名曲的演奏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思考模块,在学生弹奏完之后,让学生写出乐曲创作方法、音乐曲式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演奏学习到音乐理论知识,做到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

(二)教师尊重学生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在钢琴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差异性,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去表达学生个人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对于教学中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保留,对于不合时宜的方法要及时进行改良。为了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形成小组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增加钢琴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播放国内外优秀钢琴曲,播放曲目创作背景知识的短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分析学生钢琴演奏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给予指导意见。真正的的实现教学中尊重学生差异性,保障学生能更好掌握钢琴方面的知识。

(三)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要求,所以新的教学模式被提出,那就是多元化教学模式,具体是指钢琴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了实现丰富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目的,加深學生对于钢琴艺术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尝试,将其他学科知识与钢琴教学进行融合,例如艺术学、美术学、绘画学等,通过不同知识的融合,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的风格和音乐特征,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趣味教学内容,例如:举办即兴演奏或伴奏比赛,教师随机播放曲目,让学生根据音乐特点,随意发挥进行钢琴演奏,教师进行点评和评分,让学生互相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戏剧、舞蹈、话剧等作品的欣赏,使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其音乐风格和音乐流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能尊重学生差异性,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只有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创新,才能不断提升钢琴教学的水平,从而提升学生钢琴艺术素养,为我国钢琴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参考文献:

[1]张洹浩.高校钢琴普修课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6,(08):15-16.

[2]尚艳.新课改背景下高校钢琴教育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北方音乐,2016,(05):192.

[3]刘娟.论高校钢琴教学的变革与创新策略[J].音乐时空,2014,(21):99.

[4]赵同一.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策略分析[J].音乐时空,2014,(18):182-183.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教学问题创新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