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寸金莲”探寻芭蕾足尖舞审美之源

2019-09-04蔡卓然

艺术评鉴 2019年14期

蔡卓然

摘要:17世纪到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和贵族阶级推崇的 “三寸金莲”式审美随着“中国热”流传到了西方国家之后,也同中国一般自上层社会开始逐渐流传到民间,而成为一个时期的审美风格。受此风格影响,在19世纪出现的足尖舞带给芭蕾的轻盈、纤细、优雅、神秘的标签渐渐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没有足尖舞的芭蕾仿佛就失去了灵魂,足尖技术更成为了女性芭蕾舞者的代表性技术。欧洲足尖舞与中国“三寸金莲”式审美不同的是,他们将对女性脚部的审美转化成了令人赏心悦目、不可亵玩的高雅艺术的形态。这种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将封建社会中国男人对女性舞蹈风格扭曲的审美欲望转化为一种纯艺术的审美欲望,以此获得了足尖芭蕾永恒的生命力。而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寸金莲”是为了满足男性骄奢淫逸欲望为基础的畸形审美意识,只能在下坡路上走向灭亡。

关键词:“三寸金莲”式审美   足尖舞   审美之源

中图分类号:J7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075-03

一、中国“三寸金莲”式审美

(一)中国“三寸金莲”式审美是一种源于舞蹈风格的审美

娇弱之美历来是中国文人墨客笔下吟弄的题材,诸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轻妆照水,纤裳玉立,飘飖似舞……闲情淡雅,冶容清润,凭娇待语”“柔弱风条低拂首,渭城歌舞春如旧”。可见中国古代社会时,人们对于女性就一直有着纤弱动人的审美欲望。

上文中所提到的“李后主”李煜,可以说是妇女缠足的始作俑者,窅娘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缠足的女人。根据现代学者考证,中国妇女缠足,始于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1世纪,兴起于南宋,盛于明清。最初缠足之人多是宫廷舞女,宋朝宫廷舞受重文轻武、崇尚儒学的社会情况所影响,男人缺乏阳刚之气、沉溺于吟风弄月,追求娇柔、纤弱、飘逸、轻盈、娴静等特点。舞女们为了迎合男性“雅化”的审美,纷纷效仿窅娘作“娉娉袅袅”之态。宋朝队舞《柘枝舞》就有诗词念白道“腰翻翠柳,步趁金莲。岂无皓齿之歌,可表丹心之祝”“花朝日转,观妙舞之初停;莲步云生,学飞仙之难驻”。女性似仙女般纤柔轻盈的神态被文人吹捧上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妇女缠足最初是基于男性对于女性舞蹈风格的一种审美欲望。

(二)中国“三寸金莲”式审美是一种至上而下的审美

女子以娇小柔弱为美,神态要弱柳扶风,楚楚可怜,身体要轻如飞燕。辛弃疾曾写过:“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这种阴柔的审美观念可以说是自上而下的,马廖就曾为了比喻当权者引导艺术文化潮流使用了“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句子。李后主对窅娘缠脚后娇弱舞态的喜爱无疑将小脚为美之风推到新高潮,上行下效,女性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争相效仿缠足。

这时,这种审美还具有一定阶级性,起初在上层社会,贵族阶级风靡。后来,缠足之风渐渐从上层社会流入到平民阶层,百姓纷纷效仿之,缠足也就随之从舞蹈美化作用中转移出来,变成当时人们的日常审美标准,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文明标志,甚至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审美观念。

(三)中国“三寸金莲”式审美成为一种病态扭曲的审美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作词《菩萨蛮·咏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可见当时盛行文人对女性小脚的喜爱与把玩,甚至还有对小脚有七个标准:瘦、小、尖、弯、香、软、正;又有小脚“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

元朝时期,统治者同样对汉人女性缠足持赞赏态度,导致缠足之风继续发展,汉族女性缠足向更加纤小方向发展。明代时妇女缠足之风到达兴盛时期,出现“三寸金莲”之说。此时女子缠足要求小脚不但要小,还要弓,要裹成角黍(粽子)形状。至此,“三寸金莲”式审美已经完全走向病态,成为一种扭曲的美。可以说“三寸金莲”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有代表性的审美结果。

到满清的时候虽然统治阶级曾一度明令禁止女性缠足,但是此时以小脚为美的审美观念在人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缠足之风已经蔓延到社会各个阶层,不论贫富贵贱,女子皆缠足,且以“三寸金莲”为荣,缠足越小越好。封建思想顽固的百姓在此时竟然固执的反抗这利国利民的政策,统治阶层只好废除禁止令,允许汉人女子自己选择缠足与否。

清朝时,缠足之风已经蔓延至社会各个阶层,“三寸金莲”之说已经深入人心。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小脚的作用在于:“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此用之在日者也;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摩,此用之在夜者也”。瘦小柔弱的小脚在白天让人越看越怜惜,晚上越亲近越想抚摩,后来甚至还提出了赏玩小脚的方法。此时的“三寸金莲”已经成为封建社会男性对于闺阁女子的最诡秘的性幻想写照。“三寸金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审美标准,而是女性身价地位的标志了。在这种审美观念之下,以摧残人体牺牲女性身心健康换来的“三寸金莲”无疑是病态和扭曲的。

二、“三寸金莲”式审美在中外贸易中的渗透和传播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繁荣,势必使得中国的“三寸金莲”式审美风格随之流傳到海外,对国外的审美风格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从秦汉时期便开始,张骞开凿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到166年大秦(罗马帝国)国王派使正式来中国,中欧交往由此正式开始。隋唐时期全面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发展。宋元时期到达兴盛,海上丝绸之路开发,这时中国瓷器成为主要对外贸易对象。明清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此期间很也有诸多国家国王使臣来访。正是由于这些对外贸易的举措,也使得中国纤弱为美的“三寸金莲”式审美也随之流传到海外。

宋朝是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唯一不实行长期“抑商”政策的王朝,此时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致使大量农民投身商业手工艺,民间经济也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富足闲散,于是促使了宋朝文化的高度发展,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发展。此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大大提高,中国商船远航能力大为加强,有能力将贸易范围扩到更广,我国的瓷器、茶叶、丝绸、服饰、手工艺品、珠宝、药材等等几百种商品大量出口。而随之出口的,还有当时的文化艺术审美观。譬如从女子“三寸金莲”中透出的崇尚精细、纤小、柔和、典雅等等这些审美意识就随着无数的商品慢慢进入了欧洲,融入了世界各地,一点点开始渗透进欧洲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欧洲人们的审美倾向。

直到明代时,我国的海外贸易已是“盖因浩荡之区,势难力抑”之态,正德年间更是“豪民私造巨舶,扬帆他国”,更有郑和七下西洋之壮举,可以说明朝时海外贸易已经发展成磅礴浩荡之势,极其繁盛。这样历时长久、规模庞大的对外贸易致使欧洲逐渐兴起一场“中国热”,至此,中国的文化艺术审美意识已经完全渗透到欧洲文化艺术审美意识之中。

三、“中国热”造就的“洛可可”艺术风格

(一)“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产生

17世纪到18世纪,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一传入欧洲,便成为热销物品,欧洲掀起了“中国热”之潮。受“中国热”的影响,这些具有艺术价值、文化审美价值的中国物品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欧洲人的审美观念,由此诞生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就是明证。

洛可可艺术(Rococo),是18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因而又称作“路易十五式”,该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等特点。洛可可艺术形成过程中受到东亚艺术的影响,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装潢、绘画、文学、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突出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对中国瓷器使用的普及。在此之前,欧洲人一直是用笨重的银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此后则是用来自于中国的轻薄易碎的瓷器来做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时期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18世纪30年代,洛可可艺术在法国高速发展,并逐步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这种风格从建筑装潢扩展到家具、油画和雕塑领域。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象和精细的图纹,并逐步与大量其他的特征和元素相融合,其中就包括东方艺术和不对称组合等等。中国的装饰风格在欧洲洛可可室内装饰艺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法国人从中国极柔软的曲线,中国瓷器以及桌椅橱柜等造型中吸取了灵感,墙面的曲线“也含有东方花鸟纹样的生命气息”。大自然中的贝壳同莨菪叶饰相缠绕形成涡形花纹,上面布满了花朵,轻盈飞舞有如流水般的曲面与曲线非常精致优美。洛可可家具则以华丽轻快、精美纤细的曲线著称。

这种艺术风格,充分反映了法国统治阶级宫廷空虚与腐朽的享乐生活。同时,由于法国在欧洲的先进地位,使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这种艺术风格,以致形成了18世纪中期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洛可可”式的艺术形式。

(二)“洛可可”艺术风格中的“三寸金莲”式审美

洛可可风格是受到当时中国审美风格的影响而诞生的,具有明显的中国式的精致细腻,柔和纤弱的特点,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同中国宋代时期娇奢造作、纸醉金迷的社会风气如出一辙。洛可可风格总体上追求轻盈纤细、纤弱娇媚、精致典雅、华丽繁琐,深谙中国的“三寸金莲”式审美风格,这从当时的绘画风格中就也能体现出来。

洛可可风格流行时期的绘画对象从神灵、圣人、骑士等转变为宫廷贵族、上流社会,内容以贵族男女享乐生活为主,多描画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致华丽的服饰、场景和精美的风景。而洛可可审美深受中国“三寸金莲”式纤弱审美风影响格便能从这一时期画作中的“小脚”女人看出。

弗朗索瓦·布歇的作品《篷巴杜夫人》和弗拉戈纳尔的作品《秋千》中的贵族妇女双脚的形态都是尖而纤小,足上弓如弯月,妇女脚上的精致绣花鞋鞋尖尖细,鞋面上弓。这种形态与当时在中国流行疯传的“三寸金莲”极为相似,它完全符合小脚“七美”之说:形、质、资、神、肥、软、秀;更是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的七大标准,活脱就似“新笋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的三寸金莲之状。

但是欧洲妇女并没有缠足之说,而且西方人体格普遍较中国人高大,这尖小如弯月的双脚并不像正常妇人的脚的形态,但是在整幅画作中并不突兀,反而正是因为这双精致小巧的双脚使得人物跃然纸上,成了人物的点睛之处,任谁看到都会情不自禁的将视线停留在这如弯月般纤小而精致的小脚上。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封建士大夫和贵族阶级推崇的“三寸金莲”成为一种审美标准,这种纤弱为美的“三寸金莲”式审美流传到了西方国家之后其贵族阶级也深深受用,甚至在各个方面都引起了欧洲贵族阶层的推崇和喜爱。随后这些艺术审美潮流也同中国一般自欧洲上层社会开始逐渐流传到民间,影响到普通百姓的审美,而成为一个时期的审美风格。

四、真艺术之生命力永恒,畸形审美只能走向灭亡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芭蕾舞艺术发展到浪漫主义时期,别称“白裙芭蕾”。受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影响,此时的芭蕾舞艺术追求轻盈飘逸、高贵典雅、严谨规范、浪漫情怀。舞者为了使舞蹈风格更加轻盈飘逸,除了使用白色纱裙作为服饰之外,更在脚上下足了功夫。芭蕾舞剧《仙女》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仙女”在足尖上轻盈跳跃、旋转的优美精致的舞姿深入人心。用足尖站立使得足部看起来纤细小巧、神秘性感,整个腿部更加纤细修长,在当时深受“中国热”“三寸金莲”式审美风格影响的欧洲,“仙女”立在脚尖上舞蹈的形象无疑正中其怀。

这样的审美意识一直到今天,已经形成为一种审美习惯,人们一提到芭蕾便能想到芭蕾舞者立在足尖上舞蹈的形象,足尖舞带给芭蕾的轻盈、纤细、优雅、神秘的标签早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象,没有足尖舞的芭蕾仿佛失去了灵魂。

欧洲足尖舞与中国“三寸金莲”式审美不同的是,他们将对女性脚部的审美转化成了令人赏心悦目、不可亵玩的高雅艺术的形态。这种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将处在封建社会中的中国男人对女性舞蹈风格扭曲的审美欲望转化为一种纯艺术的审美欲望,以此获得了足尖芭蕾永恒的生命力。

而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寸金莲”是由于统治阶级封建士大夫为了满足自身对闺阁女子最诡秘的性幻想而产生的。是封建統治者一种扭曲的审美观,是对妇女身心的一种严重迫害,是以身体的受残害为代价的。妇女缠足陋习的逐渐传开,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所以,这种为了以满足男性骄奢淫逸欲望为基础的畸形审美意识只能在下坡路上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

[2]罗慧兰,王向梅.中国妇女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3]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