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筝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演奏技巧探析

2019-09-04司欣儒

艺术评鉴 2019年14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演奏技巧

司欣儒

摘要:筝,在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流传,从目前传播的乐曲来看大多都是中原汉族风格。本文以《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维吾尔族风格进行探析,了解木卡姆风格创作的内在特点。如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凸显出极不寻常的格调与创新。本文将通过分析该曲目的演奏技巧,从而探求在古筝上恰到好处地表现维族音乐的各类音乐风格和特色。

关键词:《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维吾尔族   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057-02

20世紀80年代,大量的作曲家及古筝演奏家为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做出很多尝试,出现很多具有时代特征和异域风情的新曲,并很快在筝乐界有着自身的一席之地。在众多的创作成果当中,很多都是在地方民歌、民间音乐等基础上衍生而来。从这些作品创作风格来看,很多都是使用新疆音乐风格进行创作,以其独特的节奏、旋律,给予人们新奇怪异的感受,同时也逐渐演化出了筝乐西渐的状态,筝曲创作风格有了较大的改变,加上融入了很多现代创作技法后,古筝音乐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同时,新疆风格的筝曲也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对既有素材、节奏继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去展示新疆音乐的本质。《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以木卡姆为创作素材。木卡姆从表现形式来看,是极为复杂的表现手法,有着歌舞、器乐、说唱等多种表现风格,大多都是在新疆地区较流行,不仅各类繁多而分布范围相对较广。

本文通过对该曲目的演奏技巧探析,从而为了解西域风格音乐进行全面的探索。

一、《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创作背景

目前,存世的筝乐作品数量相对较多,但能够普遍流传和认可的作品数量稀少,一般而言,我国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出于不同的创作目标,有各自的创作特点,但都无法脱离两种演绎模式:一是创作初期,通过对传承的调式、旋律、题材及节奏进行借鉴和承袭,或者通过大量的学习和汇总,体现出越来越精纯的新疆风格。二是创新发展。在全面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使自己具备完善的创作风格,最后创作的每一个作品都会打上自己的烙印,而自己特点及风格的体现往往都有着无可替代性,即唯一性。作曲家只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才算是有独立的创作意境和特征,其作品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传承,作品的丰富性也得到了保证。本章是将《木卡姆散序与舞曲》来当作所探讨的重点,从而分析作曲家运用在创作上的创新性的方法,使得演奏的案头工作得以完整。

1981年,古筝演奏家李枚与邵光琛、周吉共同创作《木卡姆散序与舞曲》,这首乐曲取材于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风格,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这种风格是直接运用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风格已有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等特色,演奏具有律动感,具有音乐张力。古筝演奏大多都是通过五音音阶进行,导致其音调上存在欠缺,为解决此类问题,创作了《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由此可见,该作品不仅有所创作,而且对原有的节奏、调式及题材进行承袭,体现出原汁原味的新疆风格。

二、《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从《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曲式结构来看,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舞曲”“散序”。其中“舞曲”又可以分为两个内容,但我国乐曲与西方世界的音乐存在显著的差异,西方音乐常为前奏与赋格、序曲与舞曲,而且两者界线一般都比较明显,国内筝曲虽然也可以按照此分类方法划分,但往往不存在明显的界线,只能够从乐曲所占比重、风格转化等主面去区分“引子”“正文”。国外乐曲创作往往喜欢将整部乐曲划分为多少个小节,而中国则极为讲究重要性,根据中国的中庸文化,乐曲本身没有有用、无用之分,只有时间、轻重、前后等差异。

乐曲的开头是散板,“散序”不划分小节,通过十个乐句来展现,第一、二句展开的引子部分,带有上下呼应性质。

乐句开始的下行升 4、2、1、6四音音列进行反复的演奏,展现出显著的木卡姆音阶的色彩。速度由慢渐快,在每组四音音列的尾音上都有一个颤音符号,加深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韵味,突出情绪的进展。力度亦由弱渐强。

从节奏关系来看,第1句、第2句存在着一致性,都是针对第1句下行5度展开的,句尾结束音控制在2以上,演奏时速度逐渐加快,与情绪变化相配合,力度亦由弱渐强。左手织体为分解和弦上行进行,最后结束在琶音上。

第三、四句,这一部分演奏的音区发生了改变,由开始的高音区转化到中低音区来,音色由明亮发展为深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乐句不将第一句素材逆行发展,音去翻低八度进行。形成6、2、3、升 4,再反复强调木卡姆音阶,句尾结束音停在2、5上。

第四、六、七句是在第三、四句的基础上展开的,而前面2句以较为深沉的色彩,为后3句提供足够的音色基础,乐曲中出现大量切分音,突出了新疆音乐的风格,推进了乐曲情绪的发展。

第八、九句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情绪推到了高潮,音区也发生变化,逐渐向高音区转化,使音色逐渐变得极富穿透力,拥有更加清晰明亮的音色,从而渲染极富异域风情的色彩,该段左手部分使用了几段上行音阶华彩进行,左手的伴奏织体华丽而富于色彩。

第十句,在中高音区进行,主干音为2和5,装饰音环绕其间。在这一个音乐段落中,其演奏方式运用了慢速,给予演奏者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来对节奏、时值等来做有着个人特色的即兴表演。从本句句限界限区分来看,体现的不是很明确,但节奏上能够空出维吾尔族的文化内涵。

“舞曲”部分从四二拍上开始,由两个部分组成。由于散序部分不列入小节内,因而该部分的小节符号应当从【二】开始计量。就其整体风格而言,第一部分灵魂而工整,每四小节为一个乐句,而四个乐句为一个乐段,这种风格设计是维族极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从其风格沿袭上,与汉族音乐当中的“起承转合”风格相类似,从音乐风格相似度可知,由于有着地缘关系,维吾尔族与汉族文化有過深刻的交流。第1小段包含1-16小节;第2小段包含17-32小节。在这两个乐段上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除音乐差异及开始旋律重合外,其他也有极大的差异,说明维吾尔族曲式有着旋律不同音区再现、结构重复变化的特征。

通过看谱例 3 可知,乐曲的节奏性应用左手模仿手鼓进行麦西热普节奏演绎,在这样音与节奏型的结合中,充分烘托出一种欢快、有力的情绪,具有音乐张力,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

这是整部乐曲的高潮部分。该部分的织体工整,其中使用了大量的柱式和弦进行,左手的织体大量使用八度进行。该部分的特色是突出了新疆歌舞粗犷豪放。

结束乐句前的8小节,大量使用四二拍快速十六分音符,使重音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与之前5/8 重音规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极强的紧张感与密实感,从而推动乐曲进入高潮阶段;最后以散板乐句表达方式,使其回到正式的音调节奏体系中,节奏开始偏向自由松散,将听者带入极具维族特色的木卡姆旋律世界当中,使人展开无限想象。

三、结语

综《木卡姆散序与舞曲》此后在整个音乐界掀起了一片西域热潮。由此可知,李玟等作曲家选择新疆木卡姆风格创作和演绎作品是极为成功的,这一创作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们通过他们的尝试和努力极大拓宽古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传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玫.民间音乐中“中立音”现象的律学分析(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4):76-83.

[2]李玫.民间音乐中“中立音”现象的律学分析(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3):28-35.

[3]李玫.“中立音”的调式意义(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01):93-99.

[4]陈樱丹.创作筝曲的新疆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探析[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5]张珊.试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J].中国音乐,2002,(02):30-35.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演奏技巧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外媒:中国土耳其都要求泰国遣返偷渡者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