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舞蹈音乐艺术特征研究
2019-09-04李静
李静
摘要: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与族群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真实形象地反映着他们的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是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从其历史渊源入手,將地域文化、生产生活、风俗礼仪等与音乐本体相结合,探究其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满族 民间舞蹈音乐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056-02
在满族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于民间并伴随着舞蹈行为的舞蹈音乐形成于北方特定的历史条件,在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中发展,保留着古老社会的原始艺术形态和古朴的美。
一、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历史渊源
以东北地区“白山黑水”为故乡的满族,是中国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族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满族诞生于17世纪初,以明代建州女真为核心发展形成,清皇太极于天聪九年十月宣布定族名为“满洲”。满族的远祖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历代先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中,满族及其先世与汉、锡伯、蒙古、达斡尔、鄂温克、赫哲、鄂伦春等民族的文化都有交往,因此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也是在多民族文化融合基础上形成的。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继承了其先世的舞蹈音乐风格,尤其是对肃慎人、女真人所创作的“渤海乐”和“女真乐”的继承,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又融合和吸收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间舞蹈音乐而丰富发展和变化着。
二、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征
民间舞蹈作品中的音乐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满族人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人们在渔猎之间、劳动之间、闲散之间、庆隆之间随歌起舞,北方人吃苦耐劳、粗犷的性格赋予了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古朴而粗犷奔放的主导风格。
(一)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乐器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中以击奏乐器为主,舞蹈与乐器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有的歌舞本身就由使用的乐器而得名,如《腰铃舞》《太平歌舞》《铜镜舞》等,形成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
满族先世所用的乐器部分已经失传,如“渤海琴”“枕琴”等,但一部分乐器随着历史沿革有所演变。例如金代女真的歌舞曲《臻蓬蓬》伴奏的“鼓”就是满族“太平鼓”的前身。“太平鼓”因其单面蒙皮,鼓又称为“单鼓”,有圆形、椭圆形和扇形等,有鼓框,有长柄,持鼓鞭敲击,柄下方由铁制三连环呈倒三角形排列,上面穿入小铁环若干,摇打时鼓声与环声交相辉映,悦耳动听。据研究表明这呈倒三角的三个“疙瘩”是区别于汉族的“太平鼓”柄端的平行三连环疙瘩的典型特征,它是为了方便挂在马鞭上。另外汉族的太平鼓使用竹或木质的“鼓槌”敲击,而满族太平鼓的“鼓鞭”最初是由老牛鞭做的鞭子,这些源自本民族生产生活的乐器特征体现了很强的民俗性和丰富的社会内涵。
节,又称簸箕,是源于满族人民劳动生活的独具民族特色的乐器。它的形制如满族民间生活中的簸箕,由柳条或麦秸编制,用木棍或竹棍(古代称其为“著”)以刮、划、拨、敲等技法,在凹凸相间的簸箕上摩擦滑跳,发出高低不同疏落有秩的节奏声响。《大清会典》中记载,“划作其声,与乐章及各舞相为节奏”。
(二)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类别与风格特征
受地域环境、生产方式、风俗礼仪等的影响,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以不同类别的歌舞形式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
1.太平鼓舞
太平鼓舞是流行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源自古老的祭祀乐舞,现在表演的“太平鼓舞”是在继承满族萨满祭祀乐舞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改造由传统的祭祀乐舞表现为新时期满族人民歌颂新生活的民间舞蹈,表演者左手持鼓,边摇边舞,或右手持鼓鞭边打边舞,其舞蹈音乐有《太平年》等。太平鼓舞的音乐强弱快慢错落有致、此起彼伏,根据表现的内容和情绪的变化而抑扬顿挫,欢快而热烈。太平鼓舞的鼓点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在由单点为基础构成的基本套路上发展变化,其快慢、轻重等变化与音乐节奏相协调,有力烘托着乐曲旋律,体现满族音乐的独特风采和神韵。
2.莽式空齐
莽式舞是满族最流行和具有代表性的歌舞,是在民间年节、喜庆宴会上欢跳的舞蹈。清代《柳边纪略》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以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式。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文中所意,莽式空齐,即跳舞时男女俩俩相对起舞,一人主唱,众人拍手齐喊“空齐”和之。莽式空齐的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但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节奏明快。
3.满族秧歌
满族秧歌主要曲调是《句句双》,以锣鼓为主要伴奏乐器,高亢明亮,深沉有力,曲调变化自如,节奏明快,场面热烈而火爆,显示出了满族男性的粗犷豪放、女性的柔美婀娜与泼辣豪爽等性格特征。
4.狩猎舞
满族先民是古老的渔猎民族,其善骑射、好争斗的风俗习惯在舞蹈音乐中表现为野性、豪迈奔放的风格特征。舞曲中以呐喊声和马蹄声,以及满语的赞叹声等和鼓点相应,营造出动态的战斗场面。
此外还有《腰铃舞》《铜镜舞》等,随着舞蹈动作,舞者随身佩戴或者手持的道具哗哗作响,鼓声、板声、铃声等交相辉映,铿锵悦耳,节奏鲜明,挥洒自如间表现了满族青年的青春健美。
(三)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音乐分析
1.节奏形态特征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节奏形态是以“老三点”为基础,成为其舞蹈音乐的核心,又称“三棒鼓”或“凤凰三点头”,与满族传统舞蹈最基本、典型的舞步“老三步”相对应,多用“鼓”等击奏类乐器伴奏,节奏感很强。鼓点的轻重缓急与节奏相协调,给乐曲旋律以有力烘托。“老三点”即“X X X --| X X X --|”或者快一倍“X X X | X X X |”。在“老三点”的基础上又以单数逐级衍生出“五点”“七点”“九点”“十一点”等鼓套,以及“碎点”。其中“老五点”呈“前松后紧”的节奏形态,故也称为“慢五点”,相比“老三点”较之更为舒缓和沉稳。
另外,受满语“前紧后松、重音在后”的音节规律影响,为了突出重音,滿族民间舞蹈音乐经常采用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来改变正常的节奏进行,其节拍强弱规律不同于汉民族的“板眼”观念、以及在欧洲诸民族中通行的“节拍”观念,经常呈现“弱弱强、弱弱强”型,或者在节奏的弱拍位置上出人意料地强击一个重音,引人入胜,形成本民族非常鲜明的音乐风格特色。
2.旋律形态特征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旋律形态以“三音列”为核心音调,与鼓点节奏“老三点”和舞蹈的“老三步”协调一致,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音乐风格。其调式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构成,以宫调式为主,其他调式次之,由“宫商角”三音列构成了各调式的基础和骨干音。其旋律平稳质朴,多以级进、小跳为主,起伏较小,结尾多以下行进入主音结束。旋律发展以同音重复、乐句的重复、乐句的变化重复为主,变化不太大,形成那种“说着唱、唱着说”的效果。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中还常用各种装饰音来调整律动,美化旋律,主要有倚音、滑音、颤音、波音、哆嗦音等,以及微升音和不稳定音的运用,为平稳简单的旋律润色,产生了特殊的音调色彩。
三、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曾经是融入世代满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艺术,但遗憾的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民间的满族歌舞作品流失较为严重,在传承发展上相对薄弱,甚至已濒临消亡的边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了满族文化的研究领域,很多音乐学者也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整理蕴藏在民间的满族舞蹈音乐,在发掘保护满族舞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满族舞蹈得到发展传承。满族舞剧创作颇丰,其中包括辽宁歌舞团创作的《白鹿额娘》《珍珠湖畔》,丹东歌舞团创作的《神鼓》《东陲边鼓》等。
四、结语
满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复苏带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但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传承发展还相对滞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反映民族精神的优秀舞蹈音乐作品还是太少。满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依靠于舞蹈音乐创作的发展,希望更多的音乐人投入到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创作中,在掌握满族音乐风格特征、了解满族民间舞蹈的韵律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反映满族民间生活、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石光伟,刘桂腾,凌瑞兰.满族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张佳生.满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3]陈玉.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