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9-09-04傅吉青黄洪琳

浙江经济 2019年14期
关键词:增加值规模出口

□傅吉青 黄洪琳

□傅吉青 黄洪琳

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浙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上下功夫见实效,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积极开展“三服务”活动,有效应对困难风险挑战,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速高于全国

上半年,浙江生产总值(GDP)为28256亿元,增长7.1%,增速高于全国(6.3%)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72、11595和15789亿元,增长1.6%、6.1%和8.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1.0%和55.9%,对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为0.7%、38.7%和60.6%。

三大产业稳步发展。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平稳。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波动加大,累计增速趋于平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33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的6.0%,其中6月份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4.8%,其中,内销产值、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4.3%和7.1%。服务业稳步增长。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5.4%、4.2%、11.7%和4.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1%。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7%。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预计中药材、花卉苗木播种面积分别增长5.7%和0.7%,蔬菜、果用瓜播种面积分别下降1.0%和3.1%。肉类总产量下降12.9%,水产品总产量增长3.8%。

三大需求增势良好。投资增速加快。随着投资新政的实施,投资增速持续回升。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高于全国的5.8%,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保持增长。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69.5亿美元,增长4.8%,高于全国(3.5%)1.3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回升。受“国五”汽车去库存拉动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6月份当月增速达到13.3%,其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45.8%,增长贡献率达43.4%。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7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全国的8.4%,高于一季度的8.6%,其中汽车类增长8.0%。出口份额提升。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4090亿元,增长5.7%,其中,进口3605亿元,增长3.3%,出口10484亿元,增长6.6%,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高于江苏(5.7%)、广东(3.9%)和上海(-0.4%),低于山东(9.2%)。出口占全国的份额为13.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CPI上涨,PPI下降。CPI同比上涨,环比下降。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低于上月的3.2%,与全国持平,其中,鲜瓜果、猪肉类价格分别上涨47.5%和17.6%,涨幅仍较大;CPI环比下降0.4%。1-6月平均,CPI同比上涨2.5%,高于一季度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涨一降”,上涨的为医疗保健类(4.8%)、食品烟酒类(4.0%)、教育文化娱乐类(3.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1.9%)、衣着类(1.9%)和居住类(1.1%),交通通信类下降0.1%。PPI同比、环比均下降。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8%(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5%;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8%,降幅大于上月1.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1-6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1%,降幅小于一季度0.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大于一季度0.3个百分点。

图2 投资累计增速和消费、出口月度增速(%)

相关指标平稳较快增长。贷款增速继续高位。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7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7.2%。上半年,新增存款10353亿元,同比多增4778亿元;新增贷款8695亿元,同比多增1134亿元。用电量保持增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3%和0.4%。货运量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社会货运量增长8.5%。

积极推动“双创”,聚力动能转换

创业创新持续活跃。上半年,新设企业23.8万家,同比增长4.0%;新设个体工商户50.9万户,增长35.4%。日均新设企业1314家,日均新设个体工商户2809户。至6月末,在册市场主体达686.8万个,增长10.4%,其中企业237.6万家,增长12.3%。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上半年,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7.5%。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1.6%,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凤凰行动”持续推进。至6月末,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55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40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上半年新增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境内8家。

新动能继续发力。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金属制品(19.5%)、仪器仪表(15.6%)、计算机通信电子(14.3%)、石油加工(12.6%)、电气机械(10.5%)等行业增长较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其中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长7.9%,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化纤(17.4%)、非金属矿物制品(15.1%)、化工(10.7%)等行业较快增长。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3.7%,新产品产值率为35.7%,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4.9倍)、光纤(1.3倍)、城市轨道车辆(1.2倍)、新能源汽车(1.5%)、太阳能电池(39.5%)、智能手机(12.6%)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3928套。

需求结构趋好。项目投资增速高于房地产投资。上半年,项目投资增速从一季度的6.4%升至11.3%,房地产投资增速从12.3%回落至7.8%,项目投资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62.7%。工业、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5%、18.5%和9.1%;民间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投资分别增长16.7%、21.3%和22.8%,工业技改投资由降转增,增长0.9%。制造业中,化学原料、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36.7%、39.5%和67.6%。新型消费提速。从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分类商品零售额看,新能源汽车、照相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分别增长1.3、1.1和1.1倍;书报杂志、日用品、家具、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47.0%、29.7%、26.9%、20.8%;化妆品、通讯器材类增速均在17%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7.2%。全省实现网络零售7985亿元,增长19.6%;省内居民网络消费4251亿元,增长21.1%。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快。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37亿元,机电产品出口4608亿元,分别增长11.8%和7.1%。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134.3亿元,增长59.6%,增幅居主要出口商品之首。出口市场多元化。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579亿元,增长9.9%,占全省出口的34.1%,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对欧盟、东盟、拉美、非洲和日本出口分别增长6.6%、17.5%、4.5%、11.2%和4.0%,对美国出口下降0.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80.4%,高于全国的76.4%。商品房住宅可售房源消化周期从3月末的12个月降至5月末的8.6个月。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6%,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3%。减税降费举措惠及实体经济。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4.8%)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2.5%)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利息费用相当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例(年化5.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9元,同比基本持平。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激发。民企创业热度提升。上半年新设企业中,民营企业22.3万家,增长6.0%,占93.9%。至6月末,共有民营企业217.4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1.5%。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0%,占61.5%,比重比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长9.1%。民间投资增长10.0%,占投资总额的64.4%,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0.9%和13.1%。民营企业出口8274亿元,增长8.4%,占全省出口的78.9%,占比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对上半年全省出口的增长贡献率达98.2%。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风险防范持续显效

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财政收支仍保持较快增长。6月份,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下降1.7%。上半年,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7731和4367亿元,分别增长8.5%和10.3%,其中,税收收入3737亿元,增长10.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5.6%。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增长6.4%,企业所得税增长13.8%,个人所得税下降1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96亿元,增长16.0%,民生八项支出3870亿元,增长17.1%,占财政支出的75.9%。

部分行业利润增长较快。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3%,增速比一季度(2.9%)有所回升,全国下降2.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5%,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家具(124.2%)、文体用品(76.5%)、电气机械(38.5%)、金属制品(32.6%)、食品制造(32.5%)、木材加工(31.1%)、仪器仪表(28.2%)、橡塑制品(27.0%)、非金属矿物制品(21.4%)等行业利润增速较快,电气机械、化学原料和通用设备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47.6%、28.3%和18.0%。

居民收支稳步增长。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6元,同比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209和17031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9.8%,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1%和6.9%,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全国的0.4和0.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32元,增长8.9%,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8138和11111元,分别增长8.6%和8.9%。

就业保障稳定。二季度,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2%,持续处于较低水平,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均下降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与3月末持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4万人,同比增长1.9%,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80%。6月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140万人,同比增长4.4%,其中,企业职工参保2736万人,增长6.2%。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不良贷款率下降。6月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175亿元,比年初下降33.8亿元。不良贷款率1.02%,比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为2012年3月以来的最低,为全国最低。低收入农户稳步增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同标,达7200元。预计上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1%,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上半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一季度的3.5%明显回落;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4%。全省22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87.8%,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8%(按个数计),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11个设区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8.3%,上升1.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下降10.8%。

总体来看,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但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六稳”工作,把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去落实,既要坚定信心,又要防范风险,持续深入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巩固提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增加值规模出口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规模之殇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给情绪找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