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

2019-09-04苏久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右归丸膝骨性关节炎

苏久明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慢性骨关节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膝关节疼痛将由间歇性疼痛发展为持续 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2]。目前,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虽可缓解膝关节疼痛,但长时间服用可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阻碍软骨基质合成,导致软骨成分不足,从而加重病情。中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证型,给予针对性治疗,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病因,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3]。基于此,本研究就针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于海城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90 例膝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9 例;年龄45~78 岁,平均(62.03±3.14)岁;病程1~8年,平均(3.86±0.94)年。对照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5~80 岁,平均(61.92±3.72)岁;病程1~8年,平均(4.03±0.8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X 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缘处骨赘形成,活动时出现骨摩擦音;近30 d 内膝关节反复疼痛等[4]。中医符合《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阳虚寒凝证辨证标准,患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明显,遇热疼痛感减轻,遇冷加重,屈伸不利,肿胀或麻木,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5]。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参与本研究前未服用与疾病相关药物;3)自愿参与,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关节严重畸形,或膝关节手术史;2)对本研究药物过敏;3)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配合完成治疗。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右归丸(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23020593)治疗,1 丸/次,于饭后服用,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分别取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犊鼻、三阴交、梁丘、血海、足三里、太溪、阿是穴、悬钟、膝周穴位。使用1.5 寸毫针对所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待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若患者寒湿明显,可在膝周穴位上给予艾灸治疗,将2 cm 长的艾柱放置于针柄处点燃,共灸2 壮,注意艾灰掉落烫伤皮肤,留针40 min,1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5 临床评价

1)症状缓解时间:记录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缓解时间。2)炎症反应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免疫速率法检测C 反应蛋白(CRP)水平。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膝关节可正常活动;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障碍减轻,X 线检查显示骨赘明显减少;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X线检查显示骨赘减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膝关节功能、骨赘等均无变化[6]。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膝关节疼痛感 肿胀 晨僵 对照组 45 8.49±2.72 10.35±3.28 11.48±3.62观察组 45 5.23±2.31 6.21±2.36 6.07±2.43 t 值 6.128 6.873 8.324 P 值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ESR 及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SR 及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比较(±s)

ESR(mm/h) CRP(mg/L) 组别 例 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5 18.43±3.51 12.76±3.04 7.34±1.26 4.35±1.17观察组 45 18.41±3.42 9.22±2.37 7.22±1.18 2.83±1.06 t 值 0.027 6.161 0.466 6.459 P 值 0.978 0.000 0.642 0.000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关节,日常活动均与其相关,易发生关节磨损及骨质增生,导致膝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祖国医学根据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为“痹症”等范畴,阳虚寒凝证是该病症发作的主要特点;阳气虚为本,寒凝痹阻经络为标,当风寒湿三气共至、滞留经络时,或合并生气不足,则引发正气衰败,最终导致膝关节疼痛[6]。因此,中医治疗需采用标本兼治方法,治疗原则为祛寒扶阳。

右归丸中的鹿角胶参与机体软骨细胞的分化及增殖。在软骨损伤情况下,采用鹿角胶治疗有助于促进损伤部位软骨组织修复,降低膝关节局部水肿及炎症情况,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功效;同时,右归丸中的当归及杜仲同样具有抗炎作用,在3 种药物作用下,可达抗炎镇痛之效,对改善膝关节不适感等具有重要作用。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优势明显,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造成的刺激,通过针灸刺激利于控制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最终达到治疗目的[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缓解时间较短,治疗后ESR 及CRP 水平较低。表明与单纯使用右归丸治疗比较,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指标水平。针灸治疗选取肝、肾两经穴位,配合阿是穴,采用平补平泻方法,针刺穴位得气,根据患者具体证型辅以艾灸治疗,有助于发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通痹止痛作用。诸穴合用,可达标本兼治、平衡阴阳、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效。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膝关节周围穴位可改善膝关节血液循环,促进炎症介质吸收,快速缓解水肿等临床症状,利于促进膝关节结构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9-10]。

综上所述,与单纯使用右归丸治疗比较,联合针灸治疗利于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右归丸膝骨性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左归丸、右归丸对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的影响
右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及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BMSCs成骨、成脂分化后Caspase-3/Bcl-2的影响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蒙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42例临床研究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