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9-09-04白宝鑫黄照权石武祥杨平康敏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白宝鑫 黄照权 石武祥 杨平 康敏 刘建英 高东 麦浩 郭振友
(桂林医学院 1基础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人文与管理学院;3附属医院老年病科;4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桂林医学院 5工会;6继续教育学院;7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毛南族人口数约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64.1%,具有毛南族代表性,其中12.38%毛南族人为老年人〔1〕。社会支持是指弱势群体在社会网络中获得或强或弱资源关系用以稳定个体的支持体系〔2〕;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群〔3〕,其社会支持能够影响孤独感〔4〕、主观幸福感〔5〕、认知功能障碍〔6〕、心理健康〔7〕、生存现状〔8〕、赡养问题〔9〕、社会支持应对方式〔10〕及生存质量〔11〕等,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群极其重要。作为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有必要清晰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为改善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调查环江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年龄≥60周岁,在环江县居住时间≥3年,且不存在智力障碍,能进行正常语言沟通者。老年人均自愿参与,同时签订调查知情同意书。
1.2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法。首先依据政府定义的毛南族典型聚居地,选取1个样本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然后,在样本县中按毛南族典型居住乡镇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抽样方法选取3个样本乡镇,再在每个样本乡镇按完全随机设计抽样方法抽取6个自然村,最后对样本自然村中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家庭全部调查。
1.3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1)自制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包含: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年人均收入、慢性病史、住院情况等;(2)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计10个条目。社会支持总分0~32分表示社会支持度较低,33~44分表示社会支持度一般,≥45分表示社会支持度较高〔1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的一般情况 共回收有效问卷823份。老年人年龄60~98岁,平均(71.24±8.635)岁;男366人,女457人;文盲311人(37.8%),小学文化385人(46.8%),初中及以上127人(12.9%);在婚568人(69%;已婚565人,同居1人,再婚2人),未婚255人(30.98%;未婚25人,丧偶230人);过去1年内患有经医生诊断的慢性病574人(69.7%);过去1年内住过院137人(16.6%);楼房住户659人(80.1%),非楼房住户164人(19.9%;砖瓦房住户137人,土基房住户19人,草房住户2人,木楼住户6人)。
2.2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 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31.96±6.29)分、主观支持得分(17.94±3.80)分,客观支持得分(7.43±1.85)分、支持利用度得分(6.59±2.46)分。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群社会支持程度分布依次为:社会支持较低者442人(53.71%),社会支持一般者355人(43.13%),社会支持较高者26人(3.16%)。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来源依次为:夫妻恋人、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其他成员,支持程度由高到低的来源依次为儿女、夫妻恋人、兄弟姐妹、其他成员、父母。见表1。
表1 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来源及支持程度(%)
2.3不同人口学因素下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总分与年龄、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不同的婚姻状况之间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住房类型、慢性病状态及住院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客观社会支持与年龄、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不同的婚姻状况之间的客观支持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性别、年龄、住房类型、慢性病状态及住院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观社会支持与年龄、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不同性别的主观支持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的婚姻状态、年龄、住房类型、慢性病状态及住院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住房类型、慢性病状态及住院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年人均收入、教育程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年龄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01);年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及婚姻状态与客观支持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01);年人均收入、教育程度、性别及年龄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P<0.001)。见表3。
表2 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人口学因素差异比较分)
1)连续性变量,从低到高赋值
表3 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低于同地区汉族等其他民族〔13〕;社会支持程度处于一般、较低水平;儿女、夫妻恋人、兄弟姐妹、旁系亲属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老年人群随着衰老的加重,外出社交逐渐减弱,较小的社交圈使得社会支持来源受限,客观支持大不如前;(2)衰老伴随着意识与感知的退化,加之有效的社会支持来源锐减共同导致老年人群受到更少支持,主观支持感受更加不足,社会支持利用度随着下降;(3)老年人群及其圈子内部对社会支持问题认识不足,不能在群体内给予足够社会支持,不能更好利用社会支持;(4)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在世的老年人群父母相对较少,生活上以儿女供养为主,兄弟姊妹受限于躯体障碍而沟通交流少。
男女性在感受社会支持上存在差异,男性较女性的主观感受强烈,与么婷等〔14〕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女性较男性在主观意志方面更加敏感,导致女性对主观支持理解更加细腻与局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随之下降,与贾君杰等〔15〕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①老年人群社会支持网络缩小,由社会人群支持网路变更为亲属支持网络;②躯体化导致社交圈内社会支持互换屏障;③配偶、兄弟姐妹和父母都已进入老年,提供更多支持的能力渐渐丧失,后辈慢慢成为社会支持的主力军。
在婚状态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支持得分明显高于未婚状态老年人,婚姻能够促进社会支持,与王玉环等〔16〕的研究相似,可能是婚姻扩大了双方的社交圈及婚姻双方相互的社会支持更频繁导致。
不同教育程度在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上均有差异,且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得分也升高,与陈习琼等〔17〕研究结果相同,可能与随着教育程度升高,接触的同学等人脉更加广泛、对问题认识及处理更娴熟有关。不同年人均收入在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上均有差异,且各项得分随着年人均收入的升高而升高,与王玉环等〔16〕研究结果相同,可能与高收入人群有更多的钱用于社会交往、拥有更多的资源有关。综上所述,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态低于全国水平。年龄大、女性、未婚状态、低教育程度、低收入等特征严重影响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