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蜂生产的区域化布局
2019-09-04徐祖荫
徐祖荫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 贵阳 550001)
1 中蜂生产为什么要提倡区域化布局
中蜂在我国是一个广布型蜂种,适应性广,除新疆及内蒙的部分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中蜂同时也是我国养蜂生产中的一个主要蜂种,蜂群总数占全国蜂群总数的40%左右。但是,由于蜜源、气候、交通条件不一样,中蜂在我国分布也不均匀。据我国著名养蜂专家杨冠煌先生等调查,中蜂主要分布在黄河河套以南的地区,特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西南部的数量较大(见图)。例如广东省,因其气候炎热、越夏期长,广东全省以饲养中蜂为主,中蜂在全省蜂群比例中高达93%(罗岳雄在2012年报道)。
图1 中华蜜蜂分布图(引自杨冠煌在2001报道)
即使在我国南方地区,中蜂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一般蜜源连片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意蜂多,由于种间斗争的关系,中蜂分布就少。但在山区、半山区,零星蜜源多、地处边远、交通又不太方便,中蜂数量相对就会多些。因此发展中蜂,主要应摆在山区、半山区与意蜂冲突、矛盾不大的地区。
同样是山区,各地的条件也有不同。由于蜜源、气候不一样,就有了中蜂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的区别。中蜂的优势产区应具备如下几个特点:蜜源丰富,基础蜂群多;冬春季气温较高,蜜蜂生产活动期长,有利于生产高浓度、高质量的蜂蜜;有特殊的蜂蜜品种(如野桂花、鸭脚木、楸树、野坝子、千里光、枇杷等),其中有些是意蜂难以采到的蜂蜜,且市场条件较好。
蜜源丰富大家都比较好理解。比如贵州省正安县,春、夏、秋三季都有蜜源,春季可利用海拔700m以下地区的油菜繁蜂,且周边及邻县又有大面积的油菜。进入夏季以后有乌桕和荆条,秋季海拔较高处有乌泡、五倍子流蜜,蜜源周年轮供比较均衡。这些地区历来就是贵州省中蜂主产区,也就是优势产区。而贵州西北部海拔在1 600m以上的地区,春季只有杂花,油菜很少,夏季6~7月份山花开时为蜂蜜生产期。入秋后气温转凉,9月到10月初有些地方有少量的五倍子,还有一定面积的野藿香,但由于此时有寒潮,蜂蜜产量不很稳定。贵州省南部地区(除黔东南州)虽然热量条件好、早春气温高、油菜开花早,但绿肥近些年来播种面积锐减。菜花、绿肥过后,夏季严重缺蜜。秋季五倍子也少,还有些地方石漠化严重,生态条件极差,这些地方由于蜜源缺乏,产蜜量低,显然就不是优势产区。
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广东,以及广西、福建等省,春季虽然油菜不多,但有其他辅助蜜源开花,接着就是荔枝、龙眼等大蜜源。夏季山区有些山乌桕,可以度夏。但越夏后秋冬季又有野桂花、鸭脚木、枇杷等蜜源陆续开花流蜜。这些蜂蜜都是特种蜜,品质好、意蜂难采到,因此这些地方也是中蜂的优势产区,这也是广东全省为什么会以中蜂为主的原因。
再如湖北省荆门市及其附近地区,这些地区的特点是海拔低,平均海拔200m左右。这些地区秋季气温较高,除了春季有油菜、岩青,夏季有荆条外,秋季五倍子、刺楸、千里光比较多,能形成较高的产蜜量。且由于气温较高、湿度较小,所生产的蜂蜜,尤其是1年只取1次的蜂蜜浓度高,可以达到42波美度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蜂场(150~200群以上),好的年成可收2~2.5 t蜂蜜。这些地区,自然也是中蜂的优势产区。
2 中蜂生产应实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化布局,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在发展方向、定位及措施上,也应有所不同
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必须立足自身的基础和自然条件,讲究科学、合理的区域化布局,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就只会南辕北辙。
在优势产区,要以“三优”理念为指导,即优势产区、优势品种(拳头品种)、优异品质,适当发展一批专业化、规模化蜂场,因势利导,大力支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建设,不断增强他们的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市场增长率、辐射力、吸引力),通过他们带动农户发展,实现产、供、销一条龙,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优势产区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鼓励发展蜂群的数量上,要逐步从现在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比如说,贵州省有些中蜂大县,政府每年都花费大量资金用于蜂群直补,而不是把钱投放在发展产品加工、包装、升级改造上,几十年来几乎踏步不前。虽然有产量优势,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和市场优势。
非优势产区与优势产区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并非短时期内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非优势产区与优势产区虽然都可以养蜂,但饲养的规模、发展数量、生产方式的定位是不一样的。由于非优势产区受到蜜源、气候、蜂蜜品种、市场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在中蜂发展的定位上,就不能把它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抓,而只能将其定位为农村家庭副业、庭园经济,走“千家万户”、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