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策略研究
—— 以“肌小节的结构”和“如何有感情地朗读散文”两部微课作品为例
2019-09-04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近年来,由于大数据时代[1]的来临,微课[2]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微课开发策略是微课制作的行动指南,备受关注。本文精选两部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作品——“肌小节的结构”和“如何有感情地朗读散文”[3](以下分别简称作品1和作品2)作为案例,探讨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策略,旨在与大家分享经验,合力推进相关教学改革。
1 微课开发策略的重要性
微课开发策略是实施微课开发过程的指导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的最优化框架式集成整体,是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采用跨界思维(大眼光、多角度、多视野)看待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涉及教育、影视、传媒三个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融入着设计者对微课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制作经验的丰富积累,体现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和升华。可帮助教师掌握其要领,增强制作微课的信心,提高微课作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2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现状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微课开发起步晚[4],微课开发策略的研究才刚起步,操作性不强,虽然教师们积极参与,在短时间内开发了一些微课作品,但学习者普遍反应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创意不足;选题不精;教学设计不够精彩;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合理、不充分;语言晦涩;视频制作粗糙等。
3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策略
3.1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基本思路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理念,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发 “短、小、精、悍”的微课,为学生提供一对一“E课堂”[5]学习体验。 既要融入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独特创意,也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3.2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路径和关键技术环节
3.2.1微课开发的路径
按经典的ADDIE模式有五大环节[6],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可将微课开发的路径分为十个步骤:①专业、学生和课程特点的分析;②教材内容的碎片化和情景化处理,重组和萃取;③选题;④教学模式的分析;⑤视听化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创作;⑥教学过程设计和脚本撰写;⑦现场拍摄和视频制作;⑧后期制作;⑨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施微课教学,专家鉴赏;⑩教学评价、反馈和调整。
3.2.2微课开发的关键技术环节
(1)选题:选题是微课制作的第一步,也是微课制作的基础。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微课制作的核心,也是撰写微课脚本的依据。
(3)教学信息的视听化处理:它是创设微课教学情境的基础,也是微课设计中的关键技巧。
(4)视频制作:视频是微课的载体,也是微课制作的落脚点。
3.3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具体措施
3.3.1处理教材,精心选题
深刻理解微课内涵,全面分析学生、专业及课程特点,把传统教学中课程内容切分成很多个具体的碎片化知识(相对独立,不能再分);深入发掘教学信息中“动”的元素和成分,找准流程化、动态化特征,重构教学内容;针对常规教学中的重难点、疑点和热门的考点,萃取有价值、具备代表性的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作为选题,主题的命名在遣词用句上做到精准表达、无歧义且醒目。
作品1的“肌节”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属于超微的组织结构,晦涩难懂,作者把《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外科学》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想象和模拟事物的时空关系,捕捉到教学信息的动态化特征和呈现次序,最后确定主题,题目为“肌小节的结构”。作品2则是围绕学生们在朗读《大学语文》的散文时普遍存在表达不出作品内涵、传递不出作者情感的难题来选题,主题内涵极其抽象、似乎与动态化沾不上边,作者从人的思维过程入手,探求教学信息的动态化特征,精选范文、节选片段,重构教学内容,并由此联想朗读散文的语境,命名为“为声音插上想象的翅膀——如何有感情地朗读散文”。两部作品的选题“小而精”,价值高,标题惹人注目、描述准确。
3.3.2跨界融合信息,创新教学设计
(1)角色跨界,创意新颖
教师要打破既定的角色定位,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和“微电影”视角中,学会当导演、编剧和演员,有序安排微课教学诸要素,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变为精彩纷呈、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时长5-10分钟为宜。
(2)主题突出,教学环节完整
围绕选题设计,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教学组织与编排合理、逻辑性强。
作品1先以精彩的旁白(图1)和回顾上次课内容导入主题,接着通过跑步运动(图2)切入主题,从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功能到临床应用,再用小结和练习进行拓展延伸,最后由此及彼,引出下一个微课主题。紧凑有序,完整连贯,视频时间6分18秒。作品2由校园情景剧(图3)导入课题,以《第一场雪》(图4)为范文,先讲明“想象”在情感传递中所起到的媒介作用,然后选取范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找到把握重点词语情感、展开想象和打开情感通道的方法,再通过朗读示范,技巧提示,学生跟着尝试,帮助他们掌握朗读技巧,感受运用想象之后的情感流露和语调语气变化,由简到繁地分析和引导,最后布置一小段散文让学生练习。教学流畅、衔接自然,时长8分11秒。两部作品的片头均展现了美丽的校园风光和办学特色,片尾留有余味,时长均不超过20秒。具体见表1。
图1 肌小节的卡通形象
图2 视频 人跑步时骨骼肌的伸缩运动
图3 视频 校园情景剧
表1 两部作品的教学过程设计
图4 图片雪景
(3)教学情境丰富,教学策略和方法灵活多样
注重个性化教学,选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作品1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以及“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策略和方法,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并在每节开头设置提问,不断触碰学生的兴趣点;作品2通过案例分析,逐层引导、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大数据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作品1将文本、课件、视频、动画(图5)等素材有机整合,将冗长抽象的肌小节理论知识动态、直观地呈现出来,浅显易懂;作品2对图片、视频(图6)、语言、音乐以及字幕等进行精心编排,创设了一个山村夜晚的大雪场景,在美妙的音乐、配音氛围中,把学生带入美丽、壮观的雪景,与散文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具体见表1。
图5 3D动画 肌小节的动态呈现
图6 视频范文的雪景和字幕
(4)教态亲切自然,讲解通俗易懂
面对镜头时教师要从容自如,大方得体,眼神、手势要用得恰到好处。讲解深入浅出,趣味性和启发性强,语言规范清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作品1的作者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反复提炼教材、精炼文字,编写成约400字的授课文稿,其中配合运用许多生活化的语言(如“肌小节长什么样呢?等”)和时尚的潮语(如“不要迷恋哥哟”等),讲解简洁明了;作品2的解说词主要精选于散文《第一场雪》,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穿插使用一些解释说明、起承转合的通俗语句,雅俗共赏,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着装、表情、语速等设计要符合教师的风格和气质,场景、服装、道具和学生出镜等也要精细、考究,让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作品1的作者身穿卫生行业的职业装(图7),讲解流畅、诙谐幽默,显得既庄重又活波;作品2的作者着素雅淡妆,秀发飘逸,身穿浅色V领小花衣和深色长裤,脸上淡淡的笑容(图8),庄重温婉,手执讲义稿,声音舒缓,优美动听,让学生感受到文人的非凡气质和魅力,激发起对散文情感世界无穷的想象和强烈的探知欲。
图7 作品1的作者
图8 作品2的作者
3.3.3合力打造精品,提高教学效果
建议组建开发团队,根据教学设计和脚本,充分利用录播设备、专业软件(如音频软件、视频软件、动画软件、文件格式转换软件等),合力制作微课视频。并在互联网+平台试播,邀请专家鉴赏,反思微课开发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作品。
制作两部作品时,均聘用影视和传媒专业人员协助录制视频和后期制作,既保证了作品质量,又能让教师更专注于创意、选题、教学设计和脚本撰写,提高开发效率。
总之,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微课作品,对每个教师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的挑战,笔者希望同类院校的教师们能分享研究成果,触类旁通,激发微课创作热情,共同推动相关教学改革。但是,作为信息化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尝试,此研究尚存有不足,因此,仍需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