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羽谥号隐喻:旧皇朝执政合法性和稳定性的符号化*

2019-09-04张虹倩胡范铸

社会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皇权关羽话语

张虹倩 胡范铸

中国封建旧皇朝的社会结构基本可以分为“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两大块,也就是所谓“官/民对立”——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常认识。(1)当然,学界也有其他认识,容下文具体讨论。

不过,今天我们却要对它表示一点小小的怀疑。而我们怀疑的依据将从关羽形象的分析开始。

关羽,首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典型,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他的“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白马斩颜良”“千里走单骑”等经典桥段更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几乎妇孺皆知。

不过,关羽不仅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形象,同时也是一位为人熟知的历史传奇人物,更进一步说,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符号。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他曾追随刘备,骁勇善战,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生前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关羽去世后,其形象不断趋于神化,逐渐演化成为了“忠勇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传统美德的化身,被尊奉为“关公”,成为中国神明中祠庙最多的一位,以至于在旧时几乎到处可见“关帝庙”。

而今天我们需要讨论的是:

第一,从“汉寿亭侯”到“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关羽形象的“社会身份”到底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第二,既是“异姓兄弟”又是“同朝君臣”:关羽形象的社会身份隐喻了一种怎样的“社会关系”?

第三,“官/民对立”还是“皇/民对立”:关羽形象社会身份隐喻建构了何种“社会结构”观念?

本文将运用“观念史”(以研究人类精神变迁中某些核心观念的生成发展为目标)(2)曹意强:《观念史的历史、意义与方法》,《新美术》2006年第6期。、话语分析理论和“新言语行为分析”(3)胡范铸:《幽默语言、谎言、法律语言、机构形象修辞、实验修辞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方法,以关羽形象隐喻为视角展开研究,逐层考察了政治话语与社会结构(身份定位、社会关系、意识形态、观念结构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建构关系,尤其强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践的话语从权力关系的各种立场建立、培养、维护和改变世界的意义”。(4)[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一、 从“汉寿亭侯”到“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关羽形象的“社会身份”是如何建构的

(一)生前封侯及“立功”原则

作为三国蜀汉名将的关羽,生前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据《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羽》记载(5)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0页。: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曹操生擒关羽,虽“礼之甚厚”,然并未封其为侯,直至关羽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围”之后,“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一个“即”字折射出了前斩颜良后封侯的直接因果关系。

昔年汉高祖刘邦同群臣刑白马盟誓立下的“非有功不侯”,不仅是巩固汉代中央政权的重要政治手段,同时也成了后世实行封爵所遵照的一大准则。关于封爵,《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有曰(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6页。: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国以永宁”,即建立帝王与功臣之间的政治同盟,形成命运共同体,确保国家的稳定。而“爰及苗裔”则为封爵最吸引功臣之处。国家授予功臣的官职一般不能世袭,然授予功臣的爵位则可世袭。

由此“非有功不侯”的封爵原则,对于社会各阶层而言,具有强烈的“赏功”“劝功”的激发效应。这从历代无数文人骚客、寒门士子孜孜以求,甚至不惜“万里觅封侯”的社会普遍现象中可见一斑。而从本质上来说,“爰及苗裔”实为“家天下”的逻辑延伸,也是建构君臣命运共同体,以致“国以永宁”的重要政治基础。

(二)死后追谥及丑谥问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遇袭,被孙权部将斩杀于临沮(今湖北襄樊市南漳县)。死后蜀汉政权追谥其为“壮缪侯”,且有子孙袭爵。《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羽》记载道(7)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2页。:

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然须注意的是,此处的“壮缪”并非美谥。据考察,先秦《汲冢周书周公谥法解》(8)《汲冢周书周公谥法解》,载杨震方、水赉佑编《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96页。、东汉蔡邕《独断·帝谥》(9)蔡邕:《独断·帝谥》,载杨震方、水赉佑编《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98页。、宋代苏洵《谥法释义》(10)苏洵:《谥法释义》,载杨震方、水赉佑编《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00-401页。及明代《明代通用谥法释义》(11)《明代通用谥法释义》,载杨震方、水赉佑编《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页。等文献中有关于“壮”“缪”两字的含义,详见下表所示:

表一

历代文献壮缪《汲冢周书周公谥法解》无名与实爽蔡邕《独断·帝谥》无名实过爽苏洵《谥法释义》胜敌克乱、共圉克服、死于原野、武而不遂、屡征杀伐名与实爽《明代通用谥法释义》胜敌志强、叡圉见服、死于原野、兵甲亟作、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无

其中“壮”有“死于原野、武而不遂”之义,暗指关羽北伐未遂、死于非命。“缪”则表“名与实爽”义。实际上,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得日后蜀国再也无法实现如诸葛亮“隆中对”中所提出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12)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4页。(《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即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军,北伐中原的战略意图。由此蜀汉政权将丢失战略要地的关羽追谥为“壮缪”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也正因“壮缪”为带贬抑义的丑谥,清高宗乾隆帝才要求史书作出删改。据清代王先谦《东华录》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曾下发上谕(13)王先谦:《东华录:东华续录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4页。:

关帝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臣所谥,并非佳名,陈寿又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有私见,遂亦不为论定,岂得为公。从前世祖章皇帝,曾经降旨,封为忠勇神武大帝,而正史犹存旧谥,阴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旧习,所有志中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

乾隆因“壮缪”并非美谥,甚至要求修《四库全书》时,将《三国志》中关羽的谥号尽数改为“忠义”。

(三)关羽身份指称史的嬗变

清高宗乾隆帝要求删改史书“壮缪”谥号,此举背后实则反映了关羽形象在清代的社会语境下所获认知定位已同三国时期截然不同。事实上,从蜀汉到清代,关羽形象经历了一个由“侯爵”到“帝王”,由“武将”到“武圣”,甚至最终封“神”的嬗变历程。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关壮缪”条(14)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56-757页。:

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堙祀,考之史志,宋徽宗始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三年加壮缪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英济王,祭于当阳之庙。元文宗天历元年加封显灵威武安济王。

可知,在三国、六朝、唐宋时期均未对关羽行祭拜之礼(此或许同“壮缪”为丑谥不无关系),而史料中对于关羽的追封最早始于宋徽宗。宋元时期对于关羽的追封,是对先前认知评价的极大改观。这一点可从大量的宋元通俗文学作品(如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元无名氏《寿亭侯五关斩将》等)中得以印证。在这些作品中关羽作为一个忠于汉室的英雄人物频频出场,其忠义形象深入人心。而这之后,明清两朝的君王更是对其褒封不断:

明洪武中复侯原封。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进爵为帝,庙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封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平为“竭忠王”,子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赐左丞相一员,为宋陆秀夫,右丞相一员,为张世杰。其道坛之“三界馘魔元帅”,则以宋岳飞代;其佛寺伽蓝,则以唐尉迟恭代。刘若愚《芜史》云:“太监林朝所请也。”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本朝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以至于赵翼在书中发出这样的感叹:

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妇女儿童,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于大地同不朽。何有寂寥于前,而显烁于后,岂鬼神之衰旺亦有数耶?

为了明晰地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关羽的追封情况,我们作了细致考察并列表说明:

表二

朝代皇帝时间封号北宋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忠惠公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崇宁真君宋徽宗大观二年(1107)武安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义勇武安王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元泰定帝天历八年(1335)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3)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清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由上表,关羽谥号的嬗变主要历经几大标志性阶段:

一是始于宋徽宗的追封。北宋末年尊崇道教的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此举不仅打破了丑谥“壮缪”所伴生的长期沉寂,同时也弥补了三国以来“未有堙祀”的空白。且须补充的一点是,“真君”为道教称号,是对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拥有较高名望者的尊称。据《大宋宣和遗事》载,崇宁五年,张天师请关羽神灵斩杀在解州(关羽故乡所在地,即今山西运城)作祟的蚩尤。可见关羽在北宋末年已然显露出向神祇蜕变的趋势与印迹。

二是北宋以降,历经南宋、元等多番追封,直至明神宗万历帝始将关羽追封为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即是将关羽封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齐名并肩,一同视作最具标志性的社会文化形象符号。至此关羽形象实现了从侯爵到帝王,从武将到武圣人,从凡人到神祇的关键性蜕变。这之后,关羽的帝王身份贯穿着整个明清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完成了符号化的成功递衍。

费尔克拉夫曾于《话语与社会变迁》中说道:“变化着的话语实践有助于在知识(包括信仰和常识)、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等方面的变化。”(15)[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他指出哈利迪(1978)有关语言的系统理论亦强调话语的社会性的建构属性。它“将语言看作是多功能的,并认为文本(作为话语向度之一,指涉文本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书写或口头表达的产物——引者注)同时能够描述现实、制定现实关系和建立社会身份。”(16)[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而关羽身份指称史的长期演进,正是体现出了封建旧皇朝政治集团借助政治话语对其社会身份所展开的层层建构,同时这一符号化过程的背后亦蕴藏着关羽形象在中国旧皇朝框架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 既是“异姓兄弟”又是“同朝君臣”:关羽形象的社会身份隐喻了怎样的“社会关系”

(一)关羽形象的符号化:政治修辞的经典案例

“特定组织、特定机构范围内的霸权、某个社会层面上的霸权,都是在话语中产生,在话语中再造的,也是在话语中体现争夺和得到改变的。而且,在话语秩序的范围之内,可以看见以特定方式建构话语实践的过程,正是在那个范围里,话语本身作为(尤其是文化的)霸权的一种形式开始被认为理所当然,并赢得了广泛的接受。”(17)[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由此,就封爵、追谥、追尊等政治言语行为而言,其之所以在古代社会备受重视,不仅仅在于其表明以封建皇权为代表的政治集团对个人的社会身份、地位、价值、贡献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评定,更在于此类政治言语行为的背后实则内蕴着一股极其重要的政治导向力,即通过爵名、谥号、尊号等指称方式的订立来凸显政治集团特定的话语权或曰霸权,进而创建或夯实有利的社会秩序。可见,“话语实践具有意识形态的介入成分,因此体现了有助于维持或重建权力关系的意义”(18)[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在此点上,关羽形象的符号化可说是彰显这一政治修辞的鲜明例证。

回顾关羽身份指称的嬗变历程,不难发现尊崇道教的宋徽宗、保住半壁江山的南宋开国之君宋高宗、力图北伐中原的宋孝宗等君王对关羽的加封都颇具政治意味,此类政治言语行为的背后无一不是潜蕴着“尊崇道教”“忠君报国”“恢复故土”等政治修辞意图。再如元代最重文治的文宗,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虽为外族皇帝,却倾心汉礼。其对关羽的加封更是体现出了他重文复礼的政治意愿。而如满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代帝王世祖顺治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性意义。满清虽为外族入主,但尊孔教、行科举。顺治帝对关羽的尊崇,反映其收拢人心、巩固统治的政治目的。之后的清德宗光绪帝更是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不仅是圣人,是大帝,同时被奉为“护国保民”的护国神。这一举措与当时晚清迭遭外患,饱受列强欺凌不无关系。

要言之,关羽形象的符号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封建皇权为代表的政治集团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下,为实现政权合法性、保证政权稳固性等政治意图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言语行为。进而言之,政治动因的内在驱使与政治意图的亟待实现是推动关羽形象符号化这一言语行为得以不断延续并长期贯穿于封建历史的根本动力。

(二)“同朝君臣”与“异姓兄弟”:关羽形象隐喻义的基础

更进一步,我们不禁要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历代封建皇权集团会对关羽这一历史人物如此青眼有加?

若说是因为关羽被公认为“忠勇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传统美德的化身,这固然通,然似乎并不局限于此。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框架中,如关羽这般集儒家传统美德于一身的英杰俊才可谓不计其数。而为何单单关羽的地位会如此显赫,会成为贯穿儒释道三大中国教派的神祇,成为中国神明中祠庙最多的一位?

公众对于关羽人物形象的普遍感知,大多集中于这样一些经典性的历史事件或情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白马斩颜良”“千里走单骑”等。这其中虽不免有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文学雕琢与勾勒,然关羽的忠肝义胆、战功赫赫却是为世人所瞩目与公认的。而“桃园三结义”更是作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经典桥段,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然而对于“桃园三结义”的历史解读,通常公众的关注点停留于刘关张三位志士仁人意气相投,举杯结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感召于人物身上所流转的忠义气节。但若细加揣摩,似能读出另一层意蕴。

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刘备年长为兄,关羽次之,张飞最末。三人中最先值得留意的是刘备身份的特殊性。据《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19)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20页。: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可知,先主刘备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中讲述了刘备与汉献帝刘协的关系:“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20)罗贯中:《三国演义》,春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刘皇叔”之称由此而来。虽然对此身份称谓语有学人曾提出诸多质疑与异议,但刘备属皇族成员则是毋庸置疑。而在罗贯中所演绎的三国文本框架中,“刘皇叔”的身份标签实则也极大强化了刘备乃汉室正统的观念,为其日后的三国争霸乃至最后称帝都起到了十分有利的舆论导向作用。

而正因刘备属皇族,且又为三国蜀汉的开国皇帝,关羽的身份定位由此就显得特殊与微妙了。他与刘备既是“同朝君臣”,同时又是刘备的“异族兄弟”。昔年刘邦与群臣刑白马盟誓,约定“非有功不侯”,关羽斩颜良解白马围才得封汉寿亭侯便是贯彻此立功原则的典型例证。然除此项原则之外,实则还约定了一项“非刘氏不王”(即血统原则)。据《资治通鉴》卷第十三《汉纪五》记载,吕后想封吕家子弟为王,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则搬出了汉高祖与群臣的盟约(21)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二册),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19页。:

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高祖刑白马与群臣盟曰:“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非有功不侯。

“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即强调血统原则在前,立功原则在后。

关羽虽在个人情感上与刘备如亲兄弟一般,忠心护主,战功赫赫,然因其属异族,囿于血统,他永远不可能进入皇族群体,成为其中一员,由此也就意味着他永远不可能成为皇权的合法继承者。进而言之,关羽虽身兼“同朝君臣”与“异族兄弟”两层关系,然当二者并立之时,尤以前者最为根本。即便有“桃园结义”的情义在,君臣之间的鸿沟依然根深蒂固,不可僭越。而从政权执掌者刘备的立场而言,他既希望异族兄弟们感念“兄弟情深”,永远对其同心同德,把皇上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保证其政权的稳固性;同时也希望彰显“异姓有别”,异姓兄弟安分守己,不可对皇权抱有觊觎之心,认同其政权血统的合法性。

故而,由刘备与关羽二人彼此间的社会关系,实则投射出了封建皇权集团与非皇权集团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是“同朝君臣”,亦是“异姓兄弟”。这其中无疑寄寓了封建皇权执掌集团的一种强烈的政治理想:皇权集团与非皇权集团彼此高度认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当君臣一心,相互扶持;但与此同时,“君臣有别”,异姓更是一道横在彼此间的鸿沟,这一鸿沟需要不断加深与固化——皇权永远只能执掌于皇族内部,不能旁落异姓,以此维持社会统治的安定和有序运行。

(三)人生之“侯”与神话之“帝”:关羽形象隐喻义的发展

然而,皇权集团无疑明白这一政治理想在现实中难免不断受到挑战,昔日的“异姓兄弟”的“黄袍加身”不仅仅是一种在特殊语境中才会发生的事变,更是蕴含在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冲动与梦想。

如何才能既有效地回应这一内心梦想,同时又抑制其现实冲动?关羽的封帝成神过程可谓是反映皇权集团的这一内心纠结的真切的符号化过程:关羽生前对君主满怀“兄弟情”又严守“君臣制”,身后却可以借此在神话系统升格为“帝王”——尽管已然“贵为大帝”,依然只是护佑现实君国的“武圣”。可见,关羽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身上实则承载了历朝封建君王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何关羽受历代君王如此青睐,几经褒封,由最初的汉寿亭侯到帝王,从武将到武圣人,从凡人到神祗,并最终蜕变为与“文圣人”孔子并肩的最具标志性的社会文化形象符号。这一场话语实践的背后既是对关羽形象社会身份的不断建构,同时也是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层层演进。正如费尔克拉夫所指出的:“在社会意义上,话语是建构性的”,它“建构社会主体,建构社会关系,建构知识和信仰体系。”(22)[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进而言之,“话语有助于社会结构的所有方面——这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构成或限制话语——的建构:它本身的规范和习俗及其背后的关系、身份和机构。”(23)[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三、“官/民对立”还是“皇/民对立”:关羽形象社会身份隐喻建构了何种“社会结构”观念

“话语分析不仅关注话语中的权利关系,而且关注权利关系和权利斗争如何构成和改变一个社会或结构的话语实践。”(24)[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正因关羽形象寄托着封建历代君王(以刘备为例)期盼“异姓兄弟”既要满怀“兄弟情”,又要严守“君臣制”(即便称帝,亦是身后事,且依旧忠心护佑现实君国)这一政治理想,故而由对刘备关羽二者间社会隐喻关系的解读,可以推衍出关于中国封建旧皇朝社会结构的更深一层的认知与剖析。

在人们固有的社会观念框架中,中国封建旧皇朝通常被认为是由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两大组织单元所构成。即所谓的官与民的对立。前者以封建皇权为代表,具体包括皇帝与朝廷官吏,后者包括平民即农商学兵等(见图一)。

然而,由对关羽形象符号化的深入探究,我们以为,惯常的社会观念结构似有待商榷,或可作他解。

在君臣关系上,以关羽为代表的“异族兄弟”实则属于“绝对的臣”,即在保证政权合法性的前提下,永无继位可能。而这“绝对的臣”中既可包含朝廷的异姓官吏,也可包含平民。元末高明《琵琶记》中即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名句。可见官吏同平民之间存在着互转关系。

而以刘备为代表的皇族集群中,除皇帝外,其余皇族成员便是“相对的臣”了。此处的“相对”是指一旦帝位人选空缺,则将由其余皇族成员中选出一人继位。从这个层面上而言,皇帝同其余皇族成员之间同样存在着互转关系。

由此,便形成了皇权集团同非皇权集团之间的对立统一。详言之,所谓的“对立统一”是指一方面强化手足兄弟之间的身份认同,以求得“家天下”“天下归心”的大一统局面,另一方面加深与固化两大阶层、集团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以确保皇族血统的纯净与社会秩序的安定。

有鉴于此,我们以为,中国封建旧皇朝原有的二分结构或当由皇权集团(皇帝和其余皇族成员或曰潜在的继位者)与非皇权集团(官吏和平民)构成。(见图二,其中实线箭头反映的是一般情况,而虚线箭头反映的是例外,代表转换的可能性与条件性)

图二中,上下两圆分别代表皇权集团与非皇权集团。二圆相切表明在正常的社会意识形态框架下二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若二圆相离则表明完全对立;而二圆相交则只反映个例)。

在这两大集团内部,又会发生着微妙的互转关系。在皇权集团内部,皇帝是君,皇族成员是臣,但属“相对的臣”。此二者间存在互相替换关系。而在非皇权集团内部,平民阶层同异姓官吏亦存在这种互转关系,而不论何者,相对于君王而言,均属“绝对的臣”(“异姓不得为王”)。

具体来说,首先,在皇权集团内部,通常一旦皇帝正常退位或驾鹤西去,那么新皇帝继承人则由皇族其他成员生成。然而有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皇帝追求修仙超脱,或者遭遇逼宫,那么他也可能退为一般的皇族成员身份。

同样地,在非皇权集团内部,平民阶层可以通过科举中第入朝为官,升为官吏集群中的一员,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官吏则在诸如犯法遭贬或自我退隐等特殊境况下,也会滑落成为一般的庶民。

在正常的社会秩序制约下,皇权集团与非皇权集团之间可谓天差地别,存在着根深蒂固与不可逾越的鸿沟。然而不排除非皇权集团以非正常的暴力手段方式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情况。如此原先居于下方的圆便会逐渐越过切点,同上方的圆发生叠加相交,并最终取代之而成立新的皇权集团,同时新的非皇权集团也应运而生,及时填补了下方的空缺。至此社会的运行表面上依旧沿袭二分格局,然而旧有的社会秩序经历一番洗牌后已不复存在,新一轮的秩序由此诞生。

四、 结 论

中国封建旧皇朝的社会结构多被认为是由“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构成,即所谓“官/民对立”。其实,对这一社会结构更可从另一视角加以切分,关羽形象的衍化正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身份是行动的基本依据。(25)胡范铸、胡亦名:《“十字架身份体系”的崩裂——从流行语“万元户”看改革开放40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4期。封爵与追谥、追尊既是古代社会特有的礼仪行为,也是封建皇权政治集团的重要政治言语行为之一,在这种语言指称符号的构拟、衍化过程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修辞”现象。通过对关羽形象的研究,可以发现关羽谥号呈现出了从侯爵到帝王,从武将到武圣人,从凡人到神祇的嬗变历程。这一嬗变之所以得以发生,不仅因为关羽是“忠勇仁义礼智信”的化身,更是因为其承载了特殊的政治动因:

旧皇朝社会实则由两大集团构成:皇权集团(皇帝和潜在的继位者)与非皇权集团(官吏和平民)。官/民彼此间存在“互转”关系,但除非用暴力方式推翻皇权集团,否则绝不允许直接加入到皇权的争夺当中。在这里,皇权集团极其需要非皇权集团的拥护和认同,但是又必须断了非皇权集团成员争夺皇权的任何可能。(26)李振宏所谓“在秦至清两千多年的中国帝制社会中,无论是以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为基本体制的中央官僚制度,还是以皇权为中枢的郡县官僚制度,都是皇权的派生物,其 职能都在于保障皇权控制社会的绝对性。官僚体制运作中的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等,在制度设计上有着某种合理性成分,但这些制度设计的主旨都在于保障皇权体制的正常运转,而不是皇权的对立因素”。(李振宏:从政治体制角度看秦至清社会的皇权专制属性,《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3期)与本文认识颇可互文)

由此就同时产生两条规则:一是皇帝与臣下(刘关张)可结为“异姓兄弟”;二是“异姓不得为王”(遑论皇位)。关羽谥号的衍化正是这一政治动因的符号化过程。以关羽为代表的“臣”与以刘备为代表的“君”二者间的社会关系由此形成规约:既是“同朝君臣”,亦是“异姓兄弟”。臣下对君王既要满怀“兄弟情”——君臣一心,相互扶持,以此确保政权的稳固性;同时又要严守“君臣制”——君臣有别,需安分守己,以此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而即便身后称帝,亦是护佑现实君国的“武圣”。由此可见,关羽身份指称的演变实为历朝封建君王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的投射。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为有力地解释了中国历代封建君王深厚的“关羽情结”。

政治,究其本质,是不同政治集团为寻求政治利益最大化而展开的一种博弈行为。(27)胡范铸:《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理论、方法、案例》,学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和政治意图下所实施的政治言语行为无不属于修辞行为,而由关羽形象符号化的探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政治修辞”的根本要旨,即政治集团运用现有的一切资源以构建政权合法性,保障政权稳固性,以期实现政治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彰显出了关羽在政治修辞学上的特殊意义与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皇权关羽话语
“关羽”去世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华容道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关羽大意失荆州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