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不容忽视的“四个意识”
2019-09-03万新霞
一、从“头”开始抓常规,强化良好的安全意识
每学年开始,一大批新生迈入中学的大门,这些学生来自周边的许多所小学,体育课的上课习惯有许多地方不一样,带来了“步调不一致”的课堂常规。以笔者学校为例,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每学年学校招收1000多名初一新生,他们在小学阶段,有的学校缺少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的课堂常规意识非常淡漠,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跳跳,打打球,不进行专门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组织随意,纪律混乱;有的学校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连基本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都做不好,没有形成规范的课堂常规,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体育课安全开展的保证,如,穿运动服、运动鞋,不携带小刀等锋利硬物,不佩戴胸针等饰品,听从指挥、不嬉戏打闹、遵规守纪等要求,以及课前的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活动等,这些看似常规,却是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从入学后的第1节课开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仔细了解学生小学阶段体育课的上课情况,统一强调、严格要求、加强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强化学生对课堂常规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意识,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课堂常规,这对安全开展好今后的体育教学至关重要。
二、用“心”引导抓思想,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
比赛是体育课上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受胜负关系的影响,学生在体育比赛中情绪波动大,通常情况下,在好胜心理的驱使下,学生有的难免产生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急躁、动作过大、过激……还有的学生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比赛中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等,心情不好发脾气,行为上进行抵触,有时甚至产生激进的攻击行为,恶意违反比赛规则,极易造成受伤事件发生。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好奇心大大增强,对周边新奇事物的认识、追求显得格外热情,不愿意做被动的模仿者、服从者、执行者,但是他们内心世界变化还不够稳定,看问题时往往有自己“不够成熟”的独到之处,容易受不良因素诱导,一旦带着某方面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容易引起冲动,导致感情用事,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作为体育教师,上课时要用心观察,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情绪,从心理上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入到体育锻炼中来,这也是促进终身体育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从“练”着手抓方法,树立合理的锻炼意识
盲目跟风、盲目追星,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他们往往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赶时髦”的现象,盲目学习某些体育项目,甚至出现对某些体育项目“痴迷”的程度,盲目模仿某些不适合自己锻炼的体育明星动作,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学生过于喜欢体育课,有时身体不适也不愿意告诉教师,稍不留心,就容易导致人身安全事故发生。
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避免不符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超强度项目,对学生“热衷”的项目要引导,如篮球、足球等一些对抗性强的比赛,短跑、跳高、跳远等强度较高的项目等,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活动前要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易伤部位提早预防,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技术,活动后专门的放松方法;另一方面要严格强调,一旦有身体不适现象要及时告诉教师,课前详细了解,课上留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是否存在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坚决杜绝“带病”上课等。同时,还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甚至是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拿“事”说话敲警钟,强化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学生处于成长转折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他们特有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尤其是一旦使他们的爱好兴趣受到了影响,就会产生逆反行为,靠单纯的说教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够的。如,在足球课上,体育教师一方面要讲解跟足球课相关的安全知识,反复强调注意事项和上课要求,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还要加强课堂常规训练,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有的时候占用的时间稍长,有些学生就会觉得占用了他们的“踢球”时间,引起学生的反感,忽视了对安全常规的重视,产生安全隐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类似的安全事故案例来警示学生,通过对比,引起学生们的高度重视,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一些接近生活的典型案例,往往会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师可以利用室内体育课的时间进行专项讲解。另外,教师要提前认真备课,精讲安全教育内容,尽量少占用学生们的练习时间。
总之,体育教师应处处想到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上认真负责,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学生,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学生,才能有效預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平平安安地度过初中阶段。
——万新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六初级中学,2664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