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每天校园体育一小时 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2019-09-03黄镇敏
黄镇敏
一、深圳市中小学生体质显著提升
据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最新公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表明,2018年深圳市711所中小学校,1452053人全部参加测试。测试结果为:优良率42.37%(其中优秀率8.86%、良好率33.51%),合格率95.14%。
2013年开始,深圳市教育局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要求全市所有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测试,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对测试结果进行随机抽查复核,确保测试数据的真实可靠。教育部反馈的深圳市测试结果显示:2013年优良率19.68%、合格率84.01%;2014年优良率24.97%、合格率89.91%;2015年优良率31.35%、合格率91.21%;2016年优良率35.92%、合格率92.66%;2017年优良率41.06%、合格率94.71%。数据表明,经过几年的努力,深圳市已有效遏制住了中小学生体质下滑趋势,各项关键指标明显回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稳步改善。深圳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处于国内发达城市领先水平。同时,另据相关机构监测显示,深圳市部分区域学生视力不良率也得到有效控制。
二、五大举措助力学生体质水平提升
1.全面落实每天校园体育一小时
深圳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为根本目标,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全市各中小学校将全面落实“校园体育一小时”作为提升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安排,制订严格周密的“校园体育一小时”实施方案,且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相衔接,常年开展全员参与的各项目单项技能及组合技能比赛、班级联赛和“校园体育吉尼斯”比赛等,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切实提高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效果。全市各中小学校的实施方案和时间安排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市、区教育部门将实施情况纳入辖区责任督学督查范围,并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即市、区教育部门委托第三方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做准备的方式,不定期开展随机检查,具体通过查阅相关文件、核对课表、现场检查、师生问卷与访谈、查找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记录等形式对全市中小学校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进行检查,督查结果全市通报,并与学校评先评优、校长业绩考核挂钩。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园体育一小时”运动普及率达到100%。未来,还将探索运用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手段全覆盖实施“校园体育一小时”执行的监测,做到准确、公正,以全面地、精确地反映“校园体育一小时”的真实情况。
2.以校园足球推动学校体育活动普及开展
深圳市教育主管部门坚持校园足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普及发展。2017年深圳市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2018年福田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宝安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积极创建国家和省、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有全国、全省和市级校园足球特色(推广)学校分别达到81所、118所和200所。足球特色学校每周上一堂足球课,每班都有足球队和啦啦队,每年都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全市各中小学校从常规入手,将校园足球作为“校园体育一小时”重点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并构建了班级联赛、以单项足球技能比赛为主的“嘉年华”或“校园吉尼斯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体系。此外,一些没有足球场地的学校,也会开展校内单项足球技能比赛。同时,将校园足球经验推广到篮球、排球、乒乓球、啦啦操等普及度高、学生喜爱的项目,鼓励各中小学校按照足球班级联赛和单项技能比赛的模式举办各项目的比赛。2018年,深圳市教育局还举办了市级篮球、排球和啦啦操班级联赛。将校园足球作为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及重要抓手,把校园足球普及和育人的经验推广到校园篮球、排球、乒乓球、啦啦操等项目中,推动全员参與的普及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3.创新打造中小学“四点半活动”平台
为提高“校园体育一小时”活动质量,使学生学会至少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深圳市创新中小学校内课外活动形式,自2015年起,启动中小“四点半活动”试点,首批参与试点学校100所。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支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学生体质健康和素养提升。市财政对参与活动的学生按生均每年3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用于在校内开展课余活动。鼓励支持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优质社会资源,解决学校活动课程、师资、设施、场地等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课程建设与课外活动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引领学校高效有序地开展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普及性体育课外活动等。
试点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学校与社会的欢迎,试点项目连续多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截止目前,参与试点学校已达到320所。“四点半活动”平台真正做到了惠及学校全体学生,体现了教育公平,培养了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也进一步促使每一学生学会至少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4.切实提升中小学卫生保健水平
健全完善学生体检制度,提高学生体检经费标准,将学生体检经费标准在原有省定基础上提高一倍,深圳市率先将免费体检对象扩大到高中学生。2015年起,开展学生脊柱侧弯筛查,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累计投入350万元,通过政府采购委托第三方形式,对62万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由专业机构将筛查结果向学校及家长反馈,提出预防和治疗干预建议,效果和影响显著。积极探索防控学生近视的有效途径,设立专项研究经费,委托专业眼科医院,在多所学校开展视觉健康管理试点,探索防近视有效方法,进行科学用眼宣传,指导形成良好用眼习惯,开展个案跟踪和干预,并将取得的经验向全市推广。试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参与“校园体育一小时”等户外活动时间与视力不良率呈负相关关系。
5.强化学生体质监测和督查评估
刚性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要求,确保全市所有学校每年开展学生全员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测试结果的随机抽查复核工作,并将抽查复核结果与系统上报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测试结果向学校和学生家长反馈,并作为教育现代化、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申报各类体育特色学校的重要依据。市教育局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对各区阳光评价内容,定期发布区域阳光评价结果。编制《深圳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准确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