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身体“动起来”的意义:想怎么“动”就能怎么“动”

2019-09-03孙喜和陈昌福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动起来研讨动作

孙喜和 陈昌福

不同概念范畴下的运动其价值属性是不一样的,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体现的是锻炼价值;以竞技为目的的运动,其价值在于竞争和获胜;而以教育为目的的运动,则是追求运动文化的真意。从教育学意义上来说,运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反思以往所谓的“运动技术”教学,往往看到的大多是“单个动作”的教学,即使是学过了,也不知所学的是什么,有什么用。这样的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形式化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本文不在于探究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和理由,而是从另一个视角来说体育课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技能”和这些技能可以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本期研讨的主题认为“体育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会1~2个技术动作,也不是学会1~2个技术,而是对运动文化的整体把握”,如果按照对“运动文化”整体把握这一前提下思考运动学习和体育教学,与“身体”活动有关的问题必然纳入讨论的范围。那么掌握“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的新视野就可以从“动起来”的身体上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运动技术的把握及运动技能的形成应该是“我”在一定的运动场域下,“我”的身体应该是想怎样“动”就能怎样“动”的。如,篮球的持球突破,不管防守者多么强悍,在属于“我”的技能水平范畴内,“我”可以突破并且能够突破对手。

从研讨结果来看,也有许多一线体育教师对这一点有足够的关注和认识。

一、固定思维模式下的“投掷”到类的投掷的观念转变

很显然,以往一旦提到“投掷”时,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基本运动和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如,投实心球、投铅球、掷标枪、掷铁饼等具体内容。山东蔡延广用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诠释,他认为,对于投掷的理解,以前只是认为投掷项目才是投掷,而今天看了投掷的单元设计,才知道以前对投掷的理解太片面了。河南李时时认为,以传统项目观为主线的教学一般是从水平一就开始学习投掷垒球,水平二学习投掷实心球,水平三学习投掷铅球,水平四学习各种投掷,虽然质疑并提出了案例的设计没有突破传统模式,但还是可以看到受传统观念本身根深蒂固的影响。江苏姚饶认为,以往的投掷教学,无外乎是投掷项目的教学,或者归纳为“投远”和“投准”的教学,学习内容诸如投掷垒球、实心球、铅球、标枪、铁饼等,但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传统观念这一提法的成立。

尽管研讨中有许多体育教师对投掷内容还持有“传统观念”,但更多的教师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为本次“案例研析”话题研讨的“投掷”动作的系列单元更具有“投掷”的典型代表意义。

吉林高华伟对投掷动作给了最朴素的解释,“投掷就是用手将某个物体抛出去,诸如投掷是身体将某种物体通过抛、扔、踢、投等形式的动作,使其离开身体的某类技能”,也具有这种含义。而山东侯静的“投掷动作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操作性动作技能,是大肌肉动作技能,将全身不同部位相互协调用力,最终将力量转化到手上,向一定的方向和目标投出或者掷出器材”观点,则是对“投掷”动作从整体上进行归纳分析的结果,是一种新认识和突破。江苏张建则列出了几乎所有的投掷动作,包括“用单手或双手将物体扔、甩、投、掷、推、传、抛、挑、撇向目标的动作方法都可以称为投掷,单手和双手投准或投远,原地、(单双脚)跳起、(快、慢速)跑动中、拧转体、向各个方向、正面、侧面、背面、头上、肩上、胸前投”。这种分类整理,对于体育教师重新思考投掷动作具有积极意义。黑龙江吴勇从投掷的构成要素方面理解和分析,“力量、角度、时机、准度、远度、姿势等都是相关要素,根据这些要素解剖,可以集中聚焦某个要素,也可以同时针对几个要素”,则是教学和训练中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对提高教师的认识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正如浙江姜年军所说,“不管是动作文化还是运动文化,本质上都是教育目的达成的载体,载体能够直通目标,也可能与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精准把控需要一个清晰的逻辑,如,目标·内容·教材·方法·评价一体化,或者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连贯一致”。精准把控,可以说是对“投掷”再认识的逻辑基准。

上述觀点可以看出,从教学含义上对所要传授的投掷动作的思考,一线教师的认识也在变化着,青海马长虹的“案例更侧重类的概念”观点,实际上是本次案例研讨中对动作认识的一个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一种认识的新高度。当回到运动现实时,对投掷动作的认识也还只能是第一步,但这种认识的提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浙江施世想的“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的这些特征反映了由动作的名称、构成开始,到这种动作可能的各种变化和组合,再到运动的意识、行为变化的运动整体观,也就是从微观的动作到运动思维的整体显性化,避免了只见动作不见运动的狭隘动作观(或者说是避免了狭隘的运动技术动作教学观)短见,为体育教师重新认识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教学提供了新的视点和开拓思考的可能性”,同样他的“当旋转运动构图,也就是从动态状态下对George Graham等的运动构图进行解读时,又对运动形式这种无限变化的状况,如何应对呢?这恰恰是运动构图对于单元构建的魅力所在,那么,如何选择1个出发点,又如何设立1个归结点,不仅仅是理解运动的本源所在,更是如何利用好它,形成运动技能的最佳思考点所在”的认识,也为体育教师进行再思考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想法。

二、“投掷”动作学习的认知与“动”

从“类”的角度对“投掷”动作的解读与分析,为运动学习提供了认知的前提和保证,对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山东徐江善认为,“投掷运动是全身各部分肌肉参与的运动,体现在主动用力和辅助用力,如果研究正确了,出成绩是一定的”。很显然,山东徐江善的“全身各部分肌肉参与的运动”从身体活动的角度对运动教学和学习的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以操作技能形成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在一定运动背景下的身体表现,这种表现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技能水平的呈现,换句话说就是“想动”和“能动”。如,“我想将球传给对对手最有威胁的球员”,在2名队员意识一致的前提下就能将球传给最有威胁的球员。那么,如何能够做到“想动”就“能动”呢?本次研讨许多教师对此也发表了个人的观点,让参与研讨的教师们看到了体育教学未来的“动态”场景。

山东李革新认为,“案例给出的从水平一最基本的能力开始,在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上位的動作,再依据动作技能轮进行旋转,同时让学生体验投掷内隐的各种信息,包括不同姿势、不同角度等”“从更高、更快、更远的角度分析,投掷是为了通过更远的距离,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在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中,又是以投准为目的,所以,在不同学段,既要让学生体验投远时身体肌肉的感觉,也要有投准时的对比体验”“篮球转身投篮是开放的有对抗的,投掷标枪是封闭的无对抗的。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要为学生创造相应的运动场域,为以后学生走向专项打下基础。在未来的生活、运动中,他们很少用到或几乎用不到投掷标枪的动作,但一定会用到投掷动作”“投掷时‘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与目标之间的空间是怎样的,时间是怎样的,要根据这些外在条件的变化控制‘我的肌肉,以及各部位运动时的感觉是怎样的,这些都是需要一步步完成的,而不仅仅是投掷时的协调用力”“篮球的学习是在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含有投掷特性的动作基础上的,是在判断、空间、意识等更高要求的应用,所以必须有好的基础才能够完成”“不同姿势的投掷、不同远度要求的投掷,其内隐的信息都是在让学生体验出手的角度,不同姿势下的身体肌肉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可以旋转动作技能轮,如,设计快速投、移动投、连续的不定点掷准等,这些都是基于投掷基本能力下高要求的体现。再一层层地提高要求、组合,就出现了持器械的、有对抗的投掷等”。

山东侯静认为,低年级应该以感知动作为主,中年级应为了达到更好的目标,尝试不同的方式和手段,高年级借助助跑或者其他方式达成目标,整个过程是一个感知——尝试——提高的过程。山东尹耀认为,从水平一教学目标来说,要增加“投掷”动作的多样性,使该阶段学生获得丰富的动作体验。浙江翟梦杰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感知到自己做的动作什么样是非常重要的。如,排球发球时,球抛的高度是否合适,那么,学生如何感知呢?这就需要教师知道学生在抛球时需要什么样的感知力。通常,这些能力包括:手的方位的感知、空间和速度的感知、安全控球区域的感知、对器械的控制(手型和用力程度)、不同感官的综合及三维空间的感受等能力,这些感知在时间和空间上应形象化和具体化,然后增强机体的控制能力,达到将球准确地击出的目的。浙江郑飞认为,体育教师不应忽略最基本的运动概念,如,方向、路径、高度、姿势、时间、力量等,从投掷的分类可以分为肩上投掷和肩下投掷,有物体的肩上击打、肩下击打等。力度、距离、精准度是投掷目的。应让学生学会对物体的控制,获得身体经验和运动感知。在以后具体的运动场域中的“会”,应是将所学动作运用起来。山东付国超认为,动作学习的递进是由对动作的基本认知到动作的基本体验,再到利用投掷动作完成基本课题(运动任务),最后到在复杂条件下相关动作的应用,在这里面除了动作之外,意识的完善也是一条主线。

如对上述内容进行提炼,可获得这样的一些关键字或者句子:“体验投掷内隐的各种信息”“体验投远时身体肌肉的感觉”“控制‘我的肌肉,以及各部位运动时的感觉”“投掷特性的动作基础上,在判断、空间、意识等更高要求的应用”“体验出手的角度,不同姿势下身体肌肉的感觉”“感知——尝试——提高”“动作体验”“感知力”“身体经验和运动感知”“基本体验”。这些关键词恰好反映了运动学习的本质,身体认知和身体反应是动作把握和技能形成的基础,是“动觉”的前提所在。那么,如何给出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此来看,对“投掷”动作的正确理解和给予学生恰当的“感觉”“体验”“经验”,才会让学生有“感知力”,才会体验到动作的真意,形成身体经验。

虽然,“想动”“就能动”是一种理想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动”的形成,决然不可能“想动”“就能动”的。“动”的学习是第1个层次,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反思与小结

案例的主题是让身体“动起来”,设计了从水平一(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到水平四(初中3个年级)的具体内容,然而,只能说这还是最浅显的一种构思。因为,单纯的“投掷”动作与各种运动中的“投”与“掷”的表现形式完全不同,“投掷”的动作学习与投掷动作的运用与技能表现又不同,所以不能视为一回事。在案例研讨中,笔者曾举例说“基本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身体能力形成的基础,身体能力是更高级别运动能力形成的保证。NBA选手是一个典型案例。CBA呢?身体能力是一个方面,但基础的薄弱、意识的缺乏等较多原因造成的结果是不能与NBA相比”,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身体能力和身体表现能力还是2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体育教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身体能力和表现能力,但表现能力需要根据对抗水平变化,这就是举例的真实意思所在。

研讨中,也有教师提出了疑问,如,浙江王金龙的“这样构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效果好不好有没有证据证明?是理论假设还是实践结果?这个方向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它的劣势是什么”。山东尹耀的“案例的单元设计中考虑的力量、方向、角度、用力方式(推、拨、甩)、单人、双人等因素,从丰富性来说,是否全面?技能轮中哪些因素还没有充分运用上?”“从技能轮由内向外来看,与‘投掷并列关系的还有持球、捡球、踢、运球、截球、用网球拍击球、用长柄工具击球等。体育教师在进行‘投掷单元设计时,如何更好地把握这种并列关系。换言之,这个‘投掷是徒手吗?如果不是,那一定有具体器材的问题”等等,都具有较好的建设性建议,如何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展开,对于《案例研析》栏目的发展具有价值,值得思考。

但,让身体“动起来”的研讨,从方向性来说,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尽管还处在理论研讨阶段,但一旦成熟,必将为体育教育教学带来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

猜你喜欢

动起来研讨动作
下一个动作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冠心病人如何“动起来”
未来城市交通如何“动起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