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1年华北军事演习

2019-09-03李响邹维荣

百姓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遗体治国邓小平

李响 邹维荣

1951年夏天,一支駝队翻越昆仑山,给进藏先遣连在内的阿里支队送给养,出发时200多峰骆驼,返回时不到100峰。当骆驼队把第一批粮食、棉衣送到时,阿里支队官兵激动得流下泪来。他们知道,阿里边防一人守防,新疆就要有两个人和5峰骆驼来保障,每运到阿里的一斤粮食,相当于新疆25斤的价格。

在天路上接运烈士遗体

1957年10月6日,在部队官兵和当地民工的艰苦努力下,新藏公路全线通车。起始点为新疆叶城县至西藏阿里地区首府噶大克,全长1179公里。全线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段有13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新藏公路通车,解放了骆驼、毛驴和牦牛,也解放了赶驼人,使更多的外来者走上高原,走向阿里。

新藏公路通车以后,从叶城到阿里,往返一趟,需要十天半个月时间,中途翻越十多个冰达坂,趟过44条冰河。春季和秋季,雪花纷飞,容易发生雪崩、寒流、暴风雪;夏季经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塌方。每年3月至11月通车,漫长的冬季大雪封山,车辆停运,汽车兵就到边防哨所站岗巡逻。

张良善当汽车兵没过多久,与师傅一道去札达县山岗边防连,接运烈士周治国的遗体。

周治国生前是山岗边防连的一名报务员。盛夏的一天,连队巡逻来到帕里河,雪水如脱缰的野马,从山上急泻而下,受惊的军马在水中狂躁打转。周治国怕电台被溅起的河水淋湿,就从马背上下来,把报话机紧紧抱在怀中,不料被激流连人带马卷入旋涡。牺牲的时候,他喊了一声:“保护电台!”

官兵们沿河寻找数日,没有找到周治国的遗体。我边防部队与印度军方会晤,请印度军人协助寻找,也没有消息。直到两个月以后,牧民放羊的时候,才在下游两公里处的一块巨石下,发现了周治国的遗体。他牺牲前3天,刚过20岁生日。

从山岗边防连出发的时候,天色已晚,汽车驶下小子达坂陡坡的时候,发动机突然熄火,车灯不亮,手电筒没电,打火机打不着。借着月光,打开车头盖摸索着检查,一切正常。师傅和张良善对望一眼,同时爬上车厢。周治国的遗体包裹着白布,用绳子捆绑在木板上。由于颠簸厉害,此时周治国的遗体连同木板一起搭在车厢围栏上,稍微再颠簸一下就会掉下车去。

两人一边捆扎好周治国的遗体和木板,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治国,好兄弟,我们不会丢下你不管的,好好的,咱们一起回家!”

两人又给周治国烧了纸钱,洒上酒,说了更多的好话。

再启动汽车,发动机轰鸣,车灯明亮,刚才的一切似乎是一场梦。

(摘自杜文娟的《阿里阿里》一书)

新任军委主席的重大决策

“没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战略家的胆略气魄,是很难下决心搞这样大规模演习的。”回忆往事,周衣冰将军难掩激动。

中央军委把这次演习委托原北京军区组织实施。按照邓小平的设想,原北京军区行动迅速,很快就拟出了初步的演习方案。

1981年3月10日,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和副总参谋长张震,带着原北京军区准备的第一个方案和总参准备的第二、三个演习方案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听完汇报后,明确表示:不要考虑周边国家有什么反应。搞这么一次实兵演习有好处,我们部队可以实际锻炼一下,也可以看看部队训练的成果。这样大规模的演习我们好久没有搞了,要搞合成军,天上地下该有吧!这样的演习对军队有鼓励作用,可以提高部队实战水平。邓小平说,你们报来了大、中、小3套方案,就按北京军区准备的第一方案,下决心搞一次。

邓小平接着说,想适当的时间要搞一次阅兵。通过阅兵式、分列式,把军队摆一摆给人民看,这样能加强军民关系,使军民关系更好些,对加强军队训练也有作用。

谈话后,邓小平在总参上报的演习方案上批示“:同意第一方案,力求节约”。邓小平强调,“这笔钱还是要花,要搞好一点儿,要把军队的士气鼓一下,要把军队训练得像个军队的样子!”

“小平同志定下演习方案后,我们十分兴奋。这么大规模的演习在我军历史上是第一次。”周衣冰回忆华北军事演习的规模:“演习的题目是方面军防御战役演习,主要有4个内容,一是模拟蓝军集群坦克进攻;二是空降与反空降;三是陆军师坚固阵地防御;四是战役预备队反突击。参加演习的兵力有陆军、空军航空兵,连同保障部队共114000余人,动用坦克、装甲车1327辆,火炮1541门,飞机475架,汽车10606辆。”

演习自1981年9月14日开始,18日结束。邓小平当时已是77岁的老人,每天近3个小时演习,他每场必看,很少说话,看到高潮时,还不时鼓掌。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开阔地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一场现代化战争场面呈现得淋漓尽致。

标志我军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实兵演习结束后,1981年9月19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分列式。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邓小平身着军装乘敞篷的“红旗”阅兵车,检阅了参加演习的陆海空三军组成的53个地面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当空中梯队呼啸着通过阅兵场上空时,邓小平翘首仰望,高兴地向航空兵鼓掌致意。

阅兵后,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说:“这次演习,检验了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摸索了现代条件下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和实战水平。这对全军的建设、战备和训练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演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成功的。”

邓小平明确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的讲话,规划了我军改革调整的宏伟蓝图,标志着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华北军事演习,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给全国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国外的一些评论说,这“是一支精良的军队”,“是一次精彩的演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盛大的一次显示力量”。

前来观摩演习的中央和军地领导干部普遍反映,一进演习场,就像到了战场,现代战争的气氛很浓,组织协同得很好,情况设置复杂多变,又是真枪实弹,确实不容易。

在演习期间,部队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和群众无条件的援助和支持;部队在训练间隙也大力支援群众秋收、给驻地学生补课、做好事。群众发自肺腑地感慨道:“多像当年的老八路!”直到现在,塞外某地还传诵着演习区附近的老乡请解放军指战员留下做女婿的趣闻。

猜你喜欢

遗体治国邓小平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提倡捐献遗体器官 免丧葬费甚好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红色读物
略论《尉缭子》的治国思想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