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导入设计的有效策略探讨

2019-09-03胡旭初

教师·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导入

胡旭初

摘 要:教师的教学用语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好的教学导入恰似一块强力磁石,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导入语的有效设计,让课堂伊始就能引人入胜。

关键词:教学导入;趣味导入;悬念导入;任务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0-0034-01

教学导入是很多教师忽视的环节,但是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突出的。一般而言,教学导入具有如下几个功能:①情绪过渡和缓冲;②营造氛围;③导学。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导入的设计呢?

一、趣味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表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趣味化的教学导入,能够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舒缓开来,消除学生的疲倦、厌学等负面情绪,为新课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比如,教师可通过游戏教学导入:“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逢3蹲,从第一组第一位同学开始,按照蛇形接龙,碰到含有数字3或者3的倍数的同学拍拍手,注意速度要快,中间不能停。”游戏开始,学生快速接龙,大脑快速运转,同时注意同学是否出错,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答错的学生懊恼不已,只能站出来表演节目。这样的游戏趣味性十足,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活跃了课堂氛围。

又如,教师可通过趣味故事导入:“猪八戒偷来一个西瓜,师徒四人分着吃,沙僧建议每个人分,猪八戒不干,说是他找来的瓜,起码要分。其他人笑而不语,当八戒拿到自己要求的这份时傻眼了——怎么自己的最少?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后,大家就知道答案了。”教师以趣味故事作为教学导入,迎合了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有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二、悬念导入引发好奇心

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课堂教学通过设疑的方式产生悬而未决的效果,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不断探讨思考的欲望,让课堂教学沿着教师预定的目标紧凑地进行,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學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始进行的悬念导入能如磁石般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年、月、日”的课堂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说:“小明今年10岁,小明的爸爸今年35岁,但是小明过的生日比他爸爸还多,大家觉得这有可能吗?为什么呢?”学生大呼不可能,小明比爸爸小了整整25岁,生日也应该少过25个才对。此时学生纷纷表示疑惑,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接着我引导道:“在2月份有个特殊的日子,它不是每年都出现,只有闰年才会有,它是哪一天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明白了。”此时,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进行新课的学习了,新课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任务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都有三维教学目标,每堂课也都有既定的学习任务。在新课伊始通过任务导学的方式进行导课,能够给学生们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做好学习规划,重点聆听教师讲授的重难点,这样能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导入具有良好的导学效果。

比如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的学习,在教学之前,我进行任务导入:“植树问题是重要的建模问题,很多数学解决问题类习题都能够从这一模型中进行转化。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要清楚以下数量关系:两端都栽——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栽——间隔数-1=棵数;一端不栽——间隔数=棵数。”这样的导课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关注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好的数学教学导入能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基础,能有效地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与参与热情,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能起到的作用也千差万别,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性,让学生们喜欢上数学课。

参考文献:

[1]陈丽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教师,2010(24):48.

[2]张永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景的导入方法[J].考试与评价,2016(7):58.

猜你喜欢

教学导入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农村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