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对策机制研究
2019-09-03张虹蔡鹏苇
张虹 蔡鹏苇
摘 要:文章以上海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453份问卷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思政辅导员日后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的对策:引导消费、分层教育、风险把控、紧抓学风。
关键词:网络消费;对策机制;思政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2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0-0015-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矛盾的转换不仅是人民生活的改变,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发生着改变。
随着互联网金融悄悄地从欧美进入了中国,开始了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化阶段。2005年开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特别是2007年我国引进国外借贷平台模式后,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发展。伴随着智能手机、校园WiFi、APP软件的普及,互联网金融和购物消费等活动紧密捆绑,促使大学生更便利地进行网上学习、购物、借贷、创业等活动,这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甚至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与巨大风险。
曾有学生因赌球深陷校园贷平台巨额欠款无法偿还而跳楼,有女大学生深陷“裸条”风波,有学生干部骗取他人信息在校园贷平台开通账户,欠下巨额款项进监狱等例子,而当时“‘网贷者之死:25岁理工硕士旅店楼顶自缢始末”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如何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思政辅导员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首先需要研究在新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国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使用,有学者就开始研究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行为,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差异及其原因的研究开展得不多。Donna Mccloskey指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是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 Yoo-Kyoung Seock、Lauren R.Bailey指出,购物乐趣、时尚意识、价格意识、购物信心、方便意识及品牌忠诚度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
国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和理财的研究近年来虽然突然增多,但还不完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饶龙先、宋喆慧从理财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的影响;邵翌晨从互联网金融产品入手,研究大学生消费趋势走向;等等。而本文从调研的数据出发,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思政辅导员的角度提出对策与机制。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内容的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线上调研,发放“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3份,主要发放学校为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两所学校。
(一)大学生总体的消费支出流向状况
从调研中得知,大学生总体消费支出,95.8%的学生为日常饮食消费,其次是服饰搭配上的消费(71.7%)、交通出行(61.4%)。而化妆用品、休闲娱乐和手机充值大约占比43%至47%之间。只有37.5%是用在学习用品支出上的,而网络游戏支出约占11.7%,数码产品6.2%。只有5.7%的支出用在了投资理财上。将大学生总体消费支出流向和网络消费支出流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消费主要集中在日常饮食、服装配饰和休闲娱乐方面,与传统消费方式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
(二)网络消费支出及流向状况
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支出
男女学生网络消费支出的总体情况是女生高于男生。在使用过网络消费的学生中,200元以下支出的比例中男生高于女生。200~500元的支出比例中男生低于女生,约为28%左右。1000元以内支出的比例中女生高于男生将近8%。2000元以内支出比例中男生低于女生3%左右。在2000元以上支出的比例中男女相差不大,約8%上下,由此可以看出,女生的网络消费支出总体高于男生。
2.不同性别学生的网络消费支出流向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网络消费支出流向方面也存在差异。男生网络消费支出主要的流向为日常饮食、服装配饰、交通出行和手机充值;排在末三位的是化妆用品、投资理财和数码产品(排除其他项,下同)。
对女生而言,服饰搭配、日常饮食和化妆用品是其网络消费支出的三大流向;数码产品、投资理财和网游手游是排在最末的三位。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网络消费支出共同花费最高的是日常饮食和服饰搭配,而共同花费最低的是投资理财。但在男生最低支出里的化妆用品却在女生中却成为最高的消费支出,这也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情况,因为女性对化妆品的需求普遍大于男性。投资理财是两类人群当中消费支出最低的,这说明大学生财务方面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3.大学生上网时长与网络消费支出分析
(1) 男女学生与其上网时间的状况。男女学生在上网时间的长短上也有差异。总体来看,4小时以内上网时间的男女比例是男生占比多。且2~4小时的上网时间上,男生远远多于女生,男生占比为56%。而5~10小时上网时间上女生占比明显偏多,10小时以上上网时间里男生又明显多于女生,这部分的男生主要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
(2)上网平均时长和学生月均网络支出情况。根据上网平均时长和学生月均网络支出消费的交叉分析总体来看,网络消费支出与上网平均时长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数据显示,上网平均时间越长,2000元以上的高消费支出在各自的上网时间组别占比越高,在10小时以上的组别中尤为明显,2000元以上的消费是高于其他组别的,约为27.8%。而200元以内的占比则降低,说明短时间上网的消费支出金额较小,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小额消费。在按网络消费支出为组别的上网时间分布中,也印证体现了上述结论。
(三)大学生移动设备安装的网购APP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对象中73.3%的人安装有3个以内的网购APP,安装4~6个网购APP占比22.8%,极少数人安装6个以上的网购APP。从最常用网购APP来看,列举出的最常用的三类APP是淘宝、天猫APP,美团、饿了么APP,京东APP,日常消费类的APP还是最受大学生喜爱。
三、改进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对策机制
(一)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思政辅导员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将消费观的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中去,提倡大学生进行节制消费、需求消费、合理消费、科学消费,避免盲目追求时髦、潮流,克制冲动和投机主义。可以通过外聘教师举办讲座,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和金融、维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其中涵盖网络诈骗防范教育,提高其自身保护意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信用意识,增强其风险观念与理财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工作中思政辅导员还需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学习金融财务管理等方面有关知识技能。
(二)把握学生特点,分层次开展针对性教育
男女生在各自消费支出的流向中侧重点不一。男生更倾向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支出消费,而女生则倾向中高端的奢侈品支出。因此针对男女学生分别展开相关话题的教育,倡导理性、科学消费。
在年级上思政辅导员也需要有针对性地教育,教育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要围绕远离网络贷款、正确合理消费等内容。大一的学生初入大学,思维方式还较为片面,思考问题具有局限性,心智不成熟,自控力不强,欲望大过需求,这些都会使他们陷入超额消费—借贷—借贷还贷的恶性循环当中难以自拔。
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理财、金融、管理方面较为专业的讲座与教育。高年级学生正逐渐从校园过渡到社会,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地意识到两者的巨大差异。因此需要加强专业和社会生活相关方面的教育,否则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进而影响收支平衡和自我独立。
(三)建立家校网络组,提高学生预判和防范风险能力
有九成学生会在日常生活方面消费,其中又有六成学生在网络上完成。网上消费中财务的流出是隐形的,不易被学生感知。作为思政辅导员可以建议学生使用记账APP,按周了解自己的消费支出,每月制订预算与对应消费计划,合理适度消费。在理财方面,要建议学生选择银行机构或其借贷平台进行理财,对高利率的借贷或是高回报率的理财要提高警惕。思政辅导员要在每学期初,摸排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借贷情况以及学生使用非正规理财平台的情况,预判风险,与其父母进行联系,从家校两方面合理帮助大学生远离财产危险。
(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加强学风建设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消费支出越多;从网络消费支出费用上来看,支出费用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和网络手游方面,都是娛乐方面的消费支出。思政辅导员在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并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将学生的吸引力转移到学习中来。大学生在学习的时间上增多了,自然在线上闲逛、线下娱乐的时间会减少,避免了一些隐性风险。
参考文献:
[1]邵翌晨.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40-42.
[2]饶龙先,宋哲慧.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的影响[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6(1):34-36.
[3]郭靖钰,杨浩浩.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34-36.
[4]高 静,李竹欣.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大学生理财[J].财经界(学术版),2015(17):47,158.
[5]孙 卉.试析互联网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发展趋势[J].商,2015(11):145.
[6]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 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137-140.
[7]李进付.大学生涉足“互联网金融”现象的透析及时教育工作的启示[J].理论界,2014(9):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