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度、效”标尺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实践
2019-09-03李丹丹
李丹丹
坚持用“时、度、效”的标尺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财经新闻报道专业性强,受众面广,与市场相关度高,必须按照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规律办事。在过往十年的财经新闻报道实践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时、度、效”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并在实践中积极贯彻,时刻用“时、度、效”这根标尺衡量财经新闻报道。
一、财经新闻报道要掌握时机节奏
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闻。财经新闻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休戚相关,在市场上,几秒钟意味着数以万计的交易笔数、数以亿计的交易金额,因此财经新闻报道也需争分夺秒。
2017年7月“债券通”正式开通,上海证券报记者在启动仪式现场发出了10余条网站即时快讯,既传递出市场监管者的政策表态,也发布了市场交易平台的最新数据,还呈现了交易参与者的最新态度,速度达到全网领先,很好地宣传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财经新闻报道需要我们创新报道方式,采用全流程、全媒体联动的运作模式,全天候、零时差报道,随时满足受众对权威信息的需求。
2018年6月19日,上证综指下跌3.78%,市场高度关注。在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股市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采访的报道中,稿件是当灭晚间19时51分成稿确认,上海证券报APP、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旗下网站)于20时11分正式发布。随后,人民银行官方网站于20时14分转载。
2018年6月24日,时值周末,人民银行于当灭下午17时02分宣布定向降准。上海证券报新媒体部门快速抓取,于17时23分在“上海证券报”公众号推出稿件,30分钟点击量达到2万,最终点击量超过10万。
二、财经新闻报道要把握力度分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闻舆论工作中要把握的“度”,就是力度与分寸。笔者理解,“度”决定了稿件的底线,把握不好“度”,突破了底线,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货币政策关乎宏观经济、民生、金融市场,属于既有社会关注又具专业高度的信息,报道把握不好分寸,拿捏不好前后语境,很容易造成误读。在此类新闻写作中,一定要准确客观,进行专业判断的同时,留有余地,防止情绪化判断、极端化表达,防止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去年上半年,市场对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很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确实存款准备金率存在操作空间。但是这是否就意味人民银行会短期内全面、高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观察人民银行一贯的货币政策操作思路、市场流动性情况看,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去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一位知名专家就提到,“法定存准率应当大幅下调,事实上货币政策当局也在考虑对存准率作出调整”。如果稿件贸然使用《专家:存准率应当大幅下調当局也在考虑调整》,标题看似是尊重原话,但是关于货币政策的极端化判断,容易被市场误读。在进行专业判断和思考后,笔者采用了《专家:货币政策的缓冲余地很大》,既尊重了专家的原意,表达目前货币政策可操作空间较大,也积极稳妥地向市场传递出声音。
三、财经新闻报道要讲求口碑效果
新闻舆论工作最终要看效果,这个效果简单理解就是传播广、口碑好、共识强。从过去的实践中,笔者认为把握好财经新闻报道的“效”,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
一是“写什么”,即要找准金融市场关注的热点和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这在易纲就股市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采访报道中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此稿件完全切中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又是独家采访,700余家媒体转发这篇稿件。
二是“写多深”,即在第一落点新闻后,对重要政策进行第二落点的权威解读。尤其是财经新闻的报道领域较为专业,很多政策的重要性并非显而易见,必须要由专业性媒体进行及时解读。
2019年3月2日凌晨,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8项科创板制度规则,“上海证券报”公众号于当日清晨发布《凌晨发布!科创板“2+6”规则定稿67处重要修改,逐条比对一图看懂!》,将定稿与征求意见稿中67处不一样的内容一一列出,是同类媒体中解读得最深入、最专业、最详细的。
虽然内容专业、条款枯燥,但是该篇新媒体稿件取得了30多万的阅读量。实践证明,针对重要新闻的及时权威解读,均可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即使是在快速阅读的移动传播时代,受众对深度解读的专业性文章仍存在广泛需求。
三是“怎么写”,即使用新媒体和贴近市场的语言,摒弃居高临下的政策宣讲,让受众爱读爱看、产生共鸣。去年4月17日人民银行定向降准后,“中国证券网”公众号(由上海证券报运营)刊登解读稿件,开篇即是“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央妈居然降准了!”“接下来请听小编细细解释,央妈这一整套货币政策工具花式操作法,以及背后的目的。”用轻快、活波的语言,增强了政策解读性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