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内涵、动力及优化

2019-09-03郑岚汪建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多元主体全面发展

郑岚 汪建华

摘   要中小学教学治理是指在学校场域中,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管理者为提升教学质量,在遵循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基础上,依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以推动个体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治理发展历史逻辑的必然性、治理观念嬗变的规律性以及治理价值的导向性是中小学教学治理改革的三大动力。优化中小学教学治理,须从教学治理理念的科学化、教学治理过程的有序化、教学治理环境的特色化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治理理论  教学治理  多元主体  全面发展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学校治理变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各领域改革的总目标与总要求”。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育领域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可见,从管理转向治理,稳步推进教育治理和学校治理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学治理是学校治理的核心,也是提升学校治理和教育治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中小学教学治理改革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内涵

“治理”风行的肇端是1989年世界银行讨论非洲发展问题时提出的“治理危机”概念,根据Rhodes的观点,治理一词至少有以下六种内涵[1]:作为最小国家、公司、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论系统以及自组织网络的治理[2]。因此,作为秉持自愿、一致同意、责任性、公开性或者透明性的契约精神和管理效率、制度效率、回应性的效率精神的一种理念,治理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是上下互动的一个管理过程,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

同时,教学治理发生在学校场域中,但不限于课堂教学,还发生在教师的教研活动和家校的合作过程中,因此,主客体不仅包含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还有家长。由于治理的客体包括拥有个性的人,所以在治理的过程中要求各方权责的明确以及基于平等参与基础上的自愿行为。教学治理不限于规制教学行为以及实现升学率等既定的目标,而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对象的全面发展上,即不仅要实现主要教学对象——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还要提升教師个体的专业发展水平。最后,在教学治理参与者形成的网络中,各主体之间在特定的领域中分担着学校管理者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学校管理者的主导地位,学校管理者部分地或者有条件地将各个领域的权利与职责转移给其他主体去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亦是主体间交互网络的拓展与延伸。

因此,作为管理转向的阶段性成果,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出现是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产生冲突的结果,是指在学校场域中,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管理者为提升教学质量,在遵循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基础上,依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以推动个体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换言之,是一个立足于学校实际,在教学活动中,由传统的教师专治转向由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多元主体协商参与共治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和个体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动力

回顾治理的发展历程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治理的动力也日趋多样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动力,作为助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本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相关要素的矛盾运动结果。从教学管理到教学治理的演变,是其历史发展、观念进步、价值转向的矛盾运动结果。

1.历史逻辑的必然性

历史逻辑的发展指明了教学治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历史逻辑的必然性。首先从历史或历时性角度而言,我国治理概念真正出现是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学治理由教学管理发展而来又有所不同,是从一元管理者到多元主体,从人、财、物等资源到以人和组织为客体,从实现既定目标到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从强制到平等协商的权力,从相关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法规到各种非强制的契约和协议,从权威到契约和机制的权力运行的发展过程。其次从逻辑或共时性角度而言,教学治理是学校治理的核心要素,而学校治理又是教育治理的微观层次。从治理主体来看,教学治理的主体是师生和相关人员,而学校治理是教育行政机构、学校领导、师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教育治理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从治理对象来看,教学治理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和家校活动等教学活动过程的治理,而教育治理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治理,学校治理包括学校教育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治理等;从治理的目标来看,教学治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治理为实现国家教育目的,学校治理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从治理方式来看,教学治理是带有一定学术性的业务性治理,而教育治理和学校治理是带有政令性的行政治理。

2.观念嬗变的规律性

思维观念的嬗变体现了教学治理符合改革发展的特定规律,即观念嬗变的规律性。教学治理并非对传统教学管理的否定,也绝非是对本土的背离,它只是借助现代文明,促进教学传统管理与现代治理的融合,从而实现乡村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个体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学管理是一个行政观念,不可避免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随着意识形态日益薄弱的市民社会的发展,去行政化等限制和制约公共权力的口号和措施能够得以普及,尽可能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得以扩展和延伸,自然产生了治理对于管理的继承和创新。教学治理这一治理观念对教学管理概念的替代,使得各相关主体在特定领域内的个人意识得以确证。其次,从教学管理到教学治理的嬗变是从权力观念到互动观念的转变。教学管理是一个制度性的概念,多以强制性的制度措施作为其物质和心理基础,单向度的一元主体即权力中心,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种权力的保障前提是责任制度,责任主体在各自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行使权力,权责过于分明,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倾听,丧失了群众基础。而教学治理作为一个互动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概念,是一个所有参与者的自主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各成员通过平等协商约定事项,在成员意见都能得以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各个主体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与管理者进行合作,分担着他们的责任,并拥有着自身的主动权与支配权。

3.价值追求的导向性

价值追求的延伸显示出教学治理是客观现实的发展要求,即价值追求的导向性。作为制约治理观念导向的存在,价值是治理实践过程本身的内容,而治理实践过程产生的根源则是价值。在确定治理价值目标时,要尽量避免将治理手段目的化。信息技术大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学过程的价值追求也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在教学治理的价值追求导向中,由存在价值、交往价值和长远价值等三个向度的目标追求构成。首先,教学治理的存在价值体现在治理主体意识的确证上。把教学治理看成一个开放系统,根据系统自组织的特点,教学治理的高效在于提升治理主体的行为主动性。其次,教学治理的交往价值体现在治理主体交互网络的拓展上。教学治理是多元主体协商与合作的过程,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教研活动和家校沟通过程中。其中,家长参与课堂教学也是教学治理发展的趋势所需,延伸了课堂教学的交互网络。最后,教学治理的长远价值体现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教学治理不在于为实现一系列的唯分数和唯升学等既定目标,而在于实现教学对象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个体人性化、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

三、中小学教学治理的优化

在中小学教学治理这一动态过程中,管理者并不是全能的行使管制的权利主体,而是有限的行使服务的责任主体,各个主体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与管理者进行合作,并拥有着自身的主动权与支配权。因此,中小学教学治理的优化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教学治理理念的科学化

“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众利益。”[3]在教学治理这一动态过程中,树立治理理念要体现在“理”字上,不仅要体现现代法理精神,更要在法理之外触发情理,并遵循教育一般发展规律的公理[4]。最终达到“善治”的目的。具体而言,首先,教学治理要依法治教,即治理过程要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作为处理该动态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规则和路径,体现现代法治精神。其次,教学治理要有序可依,遵循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规律,即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这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对教师队伍适应变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科综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學治理要以人为本,克服唯分数和唯升学的片面追求,满足主体个性化的情理需求,进而促进学生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教学治理要与时俱进,契合教育发展的前景需求,即教学治理不仅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要吸收新时代新事物以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2.教学治理过程的有序化

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环节,教学治理不限于对教学信息、时间和环境等各类资源的统一化管理,更在于对人的人性化治理,不仅涉及到为维护教学秩序而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的表层管理,更在于教学治理各主体的观念改变以及权责的明确。显然,将治理的不同过程有序化能增强每个阶段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教学治理的协调发展。首先,设立治理目标价值导向。为确立存在、交往和长远价值导向,实现教学治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治理主体首先要明确时代发展背景下自身的角色定位。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使得教师发挥着线上线下多重角色作用,如作为设计者,教师同时在课堂和线上进行教学设计、资源设计和评价设计。其次,明确治理主体意识。在教学治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活力所在,过去强调受教育权的教育观,今天则强调的是学习权的学习观。而家长则更多的在家委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此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在。最后是治理机制的全面性。在教学治理机制中,包含有决策协同机制、责任机制、调控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在教学决策过程中树立协同意识、明晰教学治理过程的权责关系、对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同调控以及常规和非常规监督机制的建立等都是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的标志。

3.教学治理环境的特色化

教学治理环境是治理过程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治理理念与行为得以实践落实的重要保障,包含内部和外部环境。就教学治理的内部环境而言,主要指主体治理意识的确证,此处不再赘述。而对于外部环境而言,主要指生态环境、公共环境和文化环境[5]。首先,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人和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决定治理主体要基于学校所处区域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等现代元素,促进治理在开放、有序的环境中得以保障。其次,在公共环境建设方面,在强化教育法律法规和当地法规民约执行的基础上,加强本土文明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风俗习惯。例如在乡村学校的教学治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乡村居民业余时间提高其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方式,在改变乡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基础上消除赌博等不良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民俗乡风。最后,在文化环境方面,充分挖掘并弘扬本土的文化,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在吸收本土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文明和技术,传播本土的文化,从而树立治理主体的文化自信,培植个体的文化自觉,增强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Rhodes,R.,1996.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Political Studies,44.

[2] 龙献忠,杨柱.治理理论:起因、学术渊源与内涵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3]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05).

[4] 郑岚,徐彬.现代教学治理的内涵、原则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7(08).

[5] 李森,崔友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作者:郑岚(1993-),女,四川达州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汪建华(1989-),男,安徽枞阳人,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多元主体全面发展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多元主体协同:网络舆情治理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