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探讨

2019-09-03王珂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

王珂

【摘 要】目的:针对在护理重度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并进行讨论。方法:在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选取20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通过分段随机化方式,分成两组(100例/组)。将使用传统护理干预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而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并将两组结果(情绪变化情况、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护理重度失血性休克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更适合于广泛投入临床实际工作当中。

【关键词】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护理干预;传统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was investigated, analyzed and discusse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200 patients with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00 cases/group) by segmental randomization.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patients using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emotional changes, satisfaction scores, life quality scores) were compared correctly. Results: The abov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has an ideal clinical effect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extensive clinical practice.

【中圖分类号】R8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3--01

重度失血性休克为普外科领域多发性病理类型,其主要由大量失血造成休克,以外伤导致居多。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冰凉、皮肤苍白、湿冷、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颈静脉搏动减弱、尿量减少、血压骤减等症状[1],且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如机体内多种器官衰竭等,促使健康水平显著下降,易危及生命安全。因本病症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病程进展迅速。故在手术期间,应注重护理工作的开展,可为手术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本次研究针对所选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例,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现将内容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以“分段随机化”方式在院内收集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200例(男:92例;女:108例),年龄均值为(36.22±7.01)岁,自发病到手术开始的时间均值为(1.46±0.31)h。分成两组(100例/组)。分组后资料,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重度失血性休克[2];年龄均>25岁;在知情同意书上署名以证明已得到患者本人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手术禁忌证者;依从性差者;不同意本次研究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术前确定患者有无既往过敏史和手术禁忌证,了解患者机体状况,将手术前准备工作做到位[3];术中全程为无菌手术,确认室温,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彻底消毒;术后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

观察组(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措施:a.术前护理:注重患者心理状态,由于重度失血性休克病情发展的快速性,应节省时间,所挑选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巧和能够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好一系列准备,避免出纰漏[4];为等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不必过度担心。b.术中护理 核对患者基本资料与手术部位等是否相符;合理调节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提醒患者择舒适的体位进行手术;术中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保暖,做好低体温措施如使用恒温垫、输注恒温液体、加盖被子[5];与主刀医师无缝隙配合,详细了解手术用途、工作上的习惯、需使用的手术器械、使用体位等,及时将器械传递,迅速且积极的配合其工作;根据病种的不同建立相对应的手术护理路径,将配合护理的程序化与标准化优化并提高,时刻关注患者病症缓解情况,以凸显无缝隙护理理念。c.术后护理 与病房责任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将患者转运至病房内休息[6];做好清洁皮肤工作,将患者手术部位的血迹用0.9 %氯化钠擦去;做好导管护理,纠正出现的导管移位、扭曲或滑脱等现象,观察引流液性状并确保正常引流;增强术后多项常规护理,及时向医生告知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用药方面则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速率,主行无菌操作;同样需要注重患者心态变化情况,通过转移注意力,播放音乐,收听广播等方式消除不安感;对于术后出现极度疼痛者可适量给予镇痛药缓解[7]。

1.4 评价指标

①情绪变化情况[8]【即SAS(焦虑自评表)、SDS(抑郁自评表)评分,通过使用两种评分表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或抑郁的问题,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轻度焦虑在50~59分之间,中度焦虑在60~69分之间,重度焦虑≥70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轻度抑郁在53~62分之间,中度抑郁63~72分之间,重度抑郁≥73分)】;②满意评分【利用调查问卷(问卷题目由院内相关人员制定),经患者术后填写其满意程度,总分10分,最后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在各方面的满意度越高。(满意评分标准:将分值为6分作为分界数,其中9分~10分视为十分满意,7.5分~8.9分为较满意,6.1分~7.4分表示满意,<6分意味着患者对此次护理并不满意);③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9]所得数据为主,参考指标即: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100分/項,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文中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2.1 情绪变化情况

如表1所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

2.2 满意评分

在观察组中,满意评分为(9.3±0.2)分;在对照组中,满意评分为(8.3±0.1)分。两组满意评分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

2.3 生活质量评分

如表2所示: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

3 讨论

失血性休克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尤其是重度患者,必须在最佳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手术室是临床中最主要的技术部分,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挽救和延长患者的生命,以加快患者康复的进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室的护理措施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同时也在不断的改进中。由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开刀,这就使得患者手术风险系数更大,术后创伤与并发症发生概率都偏高。除此外,在手术时患者的心理大都是极其脆弱的,这样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在手术实施之前,自身对要做的手术知识不甚了解,对手术的成功率也会有所担心,患者十分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预后。所以,采取有效的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意义重大。

从结果上看,观察组SAS(31.52±5.86分)、SDS(32.52±5.61分)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社会功能评分(79.32±5.61分)、物质生活评分(69.24±6.23分)、躯体健康评分(70.61±8.13分)、心理健康评分(72.86±3.46分)、认知功能评分(74.55±1.06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提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优越性。手术室工作期间护理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护理工作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多种相关护理措施,同时还需要在术中配合麻醉师、手术主刀医师的工作[10]。就目前的护理方面的现状来说,常规护理模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和解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需求,通常是需要联合其他护理方法来进行护理的。新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自发展以来,一直是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比较于传统护理干预,对细节上更为注重,将患者预期获得的要求和改善满意度作为首要完成条件,并确保能够在护理中降低遗漏的缝隙问题,使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服务是完整且连贯性的。

综上,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护理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周金兰.细节护理模式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101-2102.

孙亚男.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3):85.

樊艳丽.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1):159-160.

Rodriguez C E P D L, Drewes L R, Andrews M T. Hibernation-based blood loss therapy increases survivability of lethal hemorrhagic shock in rat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B, 2017, 187(5):1-10.

栾淑娟.优质护理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5):151-153.

王莉.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214.

Halbgebauer R, Braun C K, Denk S, et al. Hemorrhagic shock drives glycocalyx, barrier and organ dysfunction early after polytrauma[J].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2018, 44:229-237.

郝敬侠.重症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83-84.

刘会英.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953-1954.

杨华俊,蔡丽霞,吴柳颜,等.4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18):4197-4198.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干预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应激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作用探索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探析45例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