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泄漏型燃气电磁阀设计方案探讨
2019-09-03黄逊青黄泽典甘婵芳
江 宇 谢 谊 黄逊青 黄泽典 甘婵芳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 528325)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用燃热产品的性能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燃气具产品,从整机到零配件,都需要进行技术提升。电磁阀是燃气具行业控制燃气通断的核心执行元件,根据燃烧工况需求,及时对燃气进行通断控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燃气电磁阀的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各种新工艺也不断涌现。比如采用倒扣型导磁支架,减少一块导磁板;或者在线圈组件上,采用了环氧树脂胶带或二次塑封工艺,对线圈进行保护[1]。
燃气具气路及其配件内充满天然气、液化气、人工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一旦泄露,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2-3],因而燃气具的安全性、可靠性一直是产品质量提升的重点。现行的改善措施虽然能够对电磁阀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仅停留在电磁阀的外围,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善电磁阀的密封性,泄漏风险始终存在[4]。
为解决燃气电磁阀存在的气密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磁阀结构,新型电磁阀采用一体成型筒体结构,取消了原有电磁阀中复杂的密封结构,大大提高电磁阀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1 设计方案
1.1 设计方案概述
产生泄漏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相邻结合面间有间隙,二是需要密封的两侧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消除任何一个因素,均可阻止泄漏[5]。对燃气电磁阀而言,常用的办法是采用橡胶密封圈,堵塞泄漏通道,消除结合面间隙。
图1所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磁阀结构,其上部区域为燃气侧,内部充满可燃气体,下部区域为空气侧,直接与空气接触。为保证电磁阀气密性,必须在燃气侧和空气侧的边界阻断燃气传输。为此,常规电磁阀设置了多个密封圈,保证电磁阀气密性。
新型燃气电磁阀结构如图2,与传统电磁阀不同的是,采用了一体成型的筒型零件,利用筒型零件的底部和壁面将燃气与空气隔开,从而达到防止燃气泄漏的作用。
1.2 优缺点分析
与传统燃气电磁阀相比,新型电磁阀具有以下优势:
1)使用一体成型的筒型零件,取消了传统电磁阀的密封圈,简化了电磁阀结构;
2)筒型零件一体成型,气密性好,大大降低了电磁阀泄漏的风险;
3)新型电磁阀零件数目比传统电磁阀减少了40 %,并取消了导磁架和导磁板之间的铆接工艺,装配难度降低。
当然,新型电磁阀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零件精度高,对生产及装配工艺要求也较高。
1.3 设计课题概述
从新型燃气电磁阀结构示意图(图2)上可以发现,采用了一体成型的筒型零件后,电磁阀动铁芯、静铁芯的形状均需要改变。而新的动、定铁芯结构改变了电磁阀气隙,为此必须对磁路进行重新设计。
2 设计分析
2.1 力学分析
图3是燃气电磁阀安装示意图,电磁铁动铁芯一端设置于套筒零件内部,另一端连接密封帽,通过弹簧,将密封帽压在阀口上,实现密封;电磁铁动铁芯、静铁芯之间为磁路的主气隙,当线圈通电时,动铁芯带动密封帽,克服弹簧反力,向静铁芯方向移动,进而打开阀门。
套筒零件一方面隔绝燃气,另一方面在动、静铁芯之间承担隔磁作用,使电磁阀在断电时在弹簧力作用下迅速复位。
电磁阀工作时阀芯受力情况如图4。
式中:
Fk—弹簧提供的弹力,N;
G—密封帽和动铁芯的重力,N;
Fe—电磁力,N。
因其受到的反力主要是弹簧力,其反力特性曲线为图5。
图1 常规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2 新型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3 电磁阀安装示意图
为实现电磁阀顺利开启与关闭,必须根据其反力特性,设计合适的电磁铁结构,使得电磁铁吸力特性曲线在开启时能克服反力的负功。
2.2 电磁学分析
针对本文提出的新型电磁阀基本结构,对电磁铁结构尺寸进行设计。
为达到较好的经济性,可根据美国学者Roters提出的电磁铁结构因数选择合适的电磁铁结构[6]。电磁铁结构因数定义如下:
式中:
F—有效行程初始位置电磁力,N;
δ—有效行程,cm;
根据输入条件,按最大气隙计算电磁阀结构因数K,按图6[7]选择合适的磁感应强度。
根据经验,由图中得到的磁感应强度比实际偏大,因此,最终确定磁感应强度B应比图中选择的偏小。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可以得到电磁吸力方程:
通过电磁力方程可推算出铁芯有效端面截面积为:
有效直径:
式中
φ—磁通量,Wb;
B—磁感应强度,T;
μ0—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S—有效截面积,m2;
D—有效直径,m;
下面通过磁路分析[8]来确定电磁铁所需要的安匝数,图7是电磁铁结构示意图,图8是电磁铁的等效磁路。
忽略漏磁通和铁芯磁饱和的影响,磁导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动铁芯和导磁环之间的磁导G0,第二部分是动铁芯底部与定铁芯凹面的磁导Gb,第三部分是动铁芯与定铁芯直壁的磁导Gg。
动铁芯和导磁环之间的磁导:
图4 电磁阀受力分析图
图5 电磁阀反力特性曲线
图6 结构因数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动铁芯底部与定铁芯凹面的磁导:
动铁芯与定铁芯直壁的磁导:
总磁导为:
式中:
R—动铁芯半径,mm;
h—导磁环高度和导磁板厚度之和,mm;
d—动轴与导磁板之间的间隙,mm;
δ—电磁阀额定行程,mm;
x—动铁芯移动的距离,mm;
根据计算,需要由线圈提供的磁通量为:
则磁势为:
确定磁势后,即可以对线圈进行设计。
线圈内径为:
式中:
Rj—静铁芯半径,mm;
t1—静铁芯与线圈骨架的单边间隙,mm;
b1—线圈骨架厚度,mm;
根据经验,初步选取线圈内径与外径的比值为0.56,则线圈外径为:
根据电压方程确定产生足够电动势的导线直径、线圈匝数、线圈电流等参数。
线圈电压方程:
式中:
U—额定电压,V;
I—电流,A;
Rx—线圈电阻,
N—线圈匝数,匝;
ρx—线圈电阻率,Ω·mm2/m;
图7 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8 电磁铁磁路示意图
Dx—线圈平均直径,mm;
qx—单根铜导线截面积,mm2;
单根铜导线直径为:
线圈长度为:
式中
P—线圈工作制,长时间工作时P=1;
fk—线圈填充系数;
bx—线圈宽度,mm;
θ—线圈最高允许温升,K;
则线圈匝数为:
通过以上计算,初步得出电磁铁的基本参数。其他参数,如线圈骨架其他部分的厚度、安装位置尺寸、动铁芯安装口尺寸等可按常规电磁阀设计方法得到,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2.3 设计验证
试制后对电磁阀进行测试,将电磁阀安装在测试工装上,保证其装阀深度,向电磁阀通入一定压力的空气,测试阀门开启和关闭时的线圈电压。经测试开阀电压约15.5 V,释放电压约5.5 V,符合设计要求。
电磁铁吸合时的电磁力随输入电压变化如图9,随输入线圈的电压增加,电磁力增加。
电磁铁行程力曲线如图10,随着动铁芯从吸合位置远离静铁芯,电磁力呈现先下降、再维持稳定,最终再下降的趋势。
对电磁阀进行耐久测试,检验电磁阀长时间工作后电磁性能的变化。测试时,向电磁线圈中通入24 V电压维持2 s,断开电源维持2 s,此过程循环一次记为1个开关阀周期,输入电压示意图如图11。测试过程中,每10万个循环测试一次开关阀性能和气密性。开关阀性能测试结果如图12。阀体泄漏量保持在5 ml/h以下。新型电磁阀电气性能稳定,气密性优良。
图9 电磁铁“电压-力”曲线
图10 电磁铁“行程-力”曲线
图11 耐久测试电压输入示意图
图12 电磁铁性能随测试次数变化曲线
2.4 讨论
在电压-力曲线中,电磁力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根据电磁力计算公式,随着电流(电压)增加,电磁力应按照平方的趋势增加,然而,在测试结果中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这主要是由于测试过程参数设定带来的,测试中使用的是固定电压输入,电流在其中只是一个间接量。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流值,然而,随着测试的进行,线圈开始发热,电阻增加,电流下降,造成实际输入电磁铁的安匝数下降,曲线也随着下降。
在行程-力曲线中,电磁铁吸力呈现了降低-维持-降低的趋势。这是由电磁铁磁路变化特性决定的。简单而言,定铁芯的特殊结构使得磁路分为两个支路G1、G2,其中G1经静铁芯底部与动铁芯底部,G2经静铁芯直壁和动铁芯底部。其中G1产生的磁力随行程的增加而下降,G2产生的磁力随行程增加先增加后下降,最终综合得到了降低-维持-降低的行程-力曲线。
从测试结果上看,电磁阀性能优良,经过百万次测试后电磁性能(由开关阀电压体现)无明显变化。此外,新型电磁阀采用套筒隔绝气体,试验结果表明套筒零件的可靠性高,气密性良好。
3 结论
由于新型燃气电磁阀利用一体成型筒体结构,使得在气密性方面具备了本质安全的特征,常规结构所配备的部分密封结构可以省略。初步的设计验证表明,新型电磁阀的气密性得到显著改善,外部泄漏率接近为零,安全性显著提高;同时运行性能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具备高可靠性的优势,在经过100万次动作的耐久性试验之后,主要技术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新结构改变了原有的力学和电磁学设计要求,在新型电磁阀设计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和验证,形成了与新结构相适应的设计规范,随着设计和验证工作的深入,相关的设计规范将逐步完善。通过新方案的实施,为燃气电磁阀的开发指出了新的开发思路,对提升电磁阀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