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报道的“尬聊”现象及改进之道

2019-09-02涂爱华

新闻前哨 2019年7期
关键词:导语复产试验区

涂爱华

“尬聊”是一个网络词语,意思是“尴尬的聊天”。“尬聊”本来是形容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因沟通障碍而导致的一种交流窘境,笔者作为一名从事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人,发现在新闻报道中也常常出现“尬聊”现象:记者、编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新闻报道,老百姓却不爱看不爱听,收视率、点击率都不高,导致媒体陷入自说白话的窘境和困境。

一、“尬聊”在媒体报道中的表现

1.新闻语言低质

熟练掌握和运用新闻语言,是记者写好新闻报道的第一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媒体的记者和通讯员在撰写新闻稿件时,出现新闻语言低质现象,主要表现为措辞不当、语法失范、语言贫乏等。

如某县级台一名记者报道全县企业在春节后开工复产的新闻,这名记者在导语中写到:“热热闹闹的春节刚刚过去,各个企业纷纷复产开工,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一年的生产中,今天让我们走进××公司,感受企业新气象。”这条导语的写作,错误地运用了拟人法,用“全身心”来形容企业的开工复产,很不恰当。

再看同样一条报道企业在春节后开工复产的新闻,导语中写到:“新的一年,××公司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与质量,还努力成为一个高效绿色生态的企业。”这条导语词语搭配不当,语言逻辑经不起推敲,公司提高技术和质量,与“成为一个高效绿色生态的企业”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观众看完这条导语后,深感言之无物,信息空洞,内容混乱,说了等于没说,完全不知道这家企业到底做了一些什么,又产生了怎样的效益,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新闻语言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简洁、准确、通俗,质朴无华而又有丰富的表现力。但记者在写稿中,常常缺乏驾驭新闻语言的能力,出现语言贫乏和逻辑混乱的问题。如在一条关于工业企业生产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写到:“为了更好的使产品有更好的质量,某公司今年还新增开5条生产线,有助于在环保上有更好的突破。”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更好”,语言十分贫乏,使得新闻干巴苍白,毫无表现力与感染力。

2.新闻要素失实

新闻要素是构成新闻的基本成分,但笔者在改稿中,经常遇到新闻要素不全或要素错误的稿件,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打电话向记者或被采访单位反复核实。

最近,笔者就遇到一条稿件,标题为:某工商局召开整治“保健市场”百日行动约谈会。稿件的导语是这样的:3月5日,某县工商局召开整治“保健市场”百日行动约谈会,采用集体约谈方式对县内十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提醒告诫。笔者经过核实,正确的表述应是:某县工商局召开“保健品市场整治百日行动”行政约谈会,采用集体约谈方式对县内十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提醒告诫。根据订正的新闻事实,笔者将原标题修改为:某县开展保健品市场整治百日行动。

又如一名记者在报道当地孝老爱亲的事迹时,误将报道的人物典型所居住的甲镇写为乙镇,主人公本来姓“杨”,却误写为“李”。这些新闻要素的错误,虽只有一两个字之差,却张冠李戴,谬之千里。

3.新闻主体干瘪

新闻的主体,就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一条新闻报道的硬核。古人云,好文章要有“凤头、猪肚、豹尾”,所谓“猪肚”,就是要在新闻的主干部分,清晰无误地把事情说清楚,内容要足,信息量要大,充分满足观众对信息的知晓欲。同时,新闻的表现手法要丰富、新意,“煎、炒、炸、蒸、煮,”十八般武艺都用上,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新闻报道中造成新闻主体干瘪,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很多记者把消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这一特点,等同于“报道事情的概念而不讲具体的内容”,使很多消息读起来空洞乏味,让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条新闻是这样写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举行挂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出席仪式,并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共同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挂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的挂牌,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

这条新闻报道的事实都是比较概括的,虽然概述了事物的面貌和轮廓,但读起来比较枯燥,让人感觉像一具骨架,干瘪没有血肉,缺乏生命力,因此不能很好的吸引观众。

二是記者在采访中把握新闻价值失当,有时将一条简讯写成了通讯,人为的拉长了篇幅;有时将本来具有深度的报道写得轻飘飘,没有分量。如某县级台在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的系列报道中,一名记者采访当地诗词协会的会员参观当地的生态公园,本来应通过诗词作家的视角,来反映当地市政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的成就,但记者轻飘飘描述了一下公园的花草.三言两语就结束了新闻,关于生态公园的建设过程、建设目的、建设意义等背景只字未提,一条新闻就这样抓了瞎,让人遗憾。

又比如,一名记者报道从本地走出去的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学家新闻时,记者在采访中本来获知了这位科学家曾在美国工作,所研究的项目得到美国的资金支持。但她觉得应该让自己的中药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开花结果,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北京。根据这些内容,记者写稿时本来可以着重突出这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但记者因为不能正确把握新闻价值,而是避重就轻的选取了其它千篇一律的材料,使这条新闻失去了特点和亮点。

三是新闻表现手法陈旧,写新闻稿千篇一律的“穿靴戴帽”,让观众感到陈旧的“老八股”文风,未能很好展示不同媒介的视听特点。如前面提到的诗词作家参观生态公园的新闻,记者如果通过摄像机拍摄诗词作家当场填诗作词、吟诵的现场声,会非常有感染力,但记者却只拍摄到诗词作家在公园走来走去,望着摄像机还略显尴尬的场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猜你喜欢

导语复产试验区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导语
阳光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本期专栏导语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导语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