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四力”讲好扶贫故事
2019-09-02彭文洁
彭文洁
精准扶贫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更是荆门20万贫困人口的期盼。作為新闻工作者,如何用自己手中的笔讲好扶贫故事?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作为主流媒体,荆门日报连续四年开设《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专栏,谋划主题,把每次报道当做一次生动的“走转改”、一场锤炼作风和业务的“大练兵”。本文以荆门日报“精准扶贫”主题报道的新闻实践为样本,探讨记者如何练好“四力”,讲好扶贫故事。
练好脚力,在一线抓到活鱼
“脚底板下出文字”,是老一辈记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像范长江这样的著名记者都是靠脚走出的新闻。要想写出精彩的新闻作品,肯定要比别人多“走路”,到一线去,只有到一线才能有切身体会,才能发现活鱼,并抓住。
贫困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脱贫不是简单的提高收入,脱贫的过程更是一家一户重建的过程。荆门有210个贫困村,要想抓住活鱼就必须深入,再深入,不能走马观花,拿材料编。要与贫困户“聊天”,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其实脱贫并不难》一文正是记者在一线深入采访后才抓到的活鱼。在采访时,两位已经脱贫的贫困户突然说脱贫一点都不难。带着疑问,记者与贫困户同吃同住了2天,从一味的说政策好,到说出自己以前的难处,一路走来的艰辛。这种发自肺腑的语言才是最感人的话。记者用记者手记+被采访者原话+见证者说的表述方式,生动形象地还原了采访时的情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升“脚力”,就要求记者沉下身子到一线去,走到群众中,学会与群众交朋友,在采访中捕捉亮点,以形象、生动的新闻事实,用鲜活典型的事例,宣传党的政策。
练好“眼力”,从平凡中发现亮点
眼力就是发现新闻的能力。锻炼“眼力”,才能增强新闻敏感度;练好眼力,才能发现更多素材写出好新闻。
经常有记者说找不到选题,最常用的做法就是靠“通讯员”提供素材,或是翻看微信、微博、论坛等。新闻不是别人提供的,新闻是记者从平凡中发现的。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多留心观察,就能在平凡人物、平凡事件中找到线索,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
2018年,荆门市评出“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由于都是农民出身,大部分人通过扶贫回馈社会。他们有的让贫困户贷款入股,年底分红;有的雇佣贫困户,发工资;有的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还有的直接出钱出力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虽然方式不同,但是扶贫的心都是一样的。
练好“脑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如果只是听讲述事件发生的过程.再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这样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一种记录。扶贫工作报道更需要记者多想,掌握当前的扶贫政策,了解扶贫工作进度,才能确定报道的方向。观察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才能把文章写活。
今年是荆门市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全市已有80%的贫困户已经脱贫。荆门日报策划了大型脱贫报道——《宿农家话脱贫》,要求记者到一线去,跟贫困户同吃同住,亲身感受贫困户是如何脱贫?
《幸福是“奔”出来的》一文中,主人公靠发展稻虾连作增加了收入,最终脱贫。记者重点描写了主人公的一天,从下午3点检查捕虾网、换水,到喂食,再到第二天早上捕虾、销售,文中大量描写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包括卖虾时讨价还价时的冲突。一系列的动作、神态勾勒出一个鲜活的脱贫农民。
如果记者没有跟着主人公捕虾卖虾。没有把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放到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中,就不能准确的把握主人公的心里变化,更不能刻画出脱贫给贫困户带来的变化。扶贫脱贫这一主题就无法体现。
练好笔力,做有温度的新闻
做有温度的新闻是媒体应对竞争的有效举措,而有温度的新闻需要很强的笔力来确保。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记者更需要练好笔力。可如何练好笔力?一是增加知识储备。加强学习、广泛阅读,增强理论功底、学识功底,掌握和占有大量素材,这是妙笔生花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变换语言风格。让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尽可能精炼生动接地气,用群众的语言讲述群众的故事。
2017年,市农业农村局驻孙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樊大进在发种子的途中遭遇车祸。要宣传好这样一个扶贫干部的典型,除了要有扎实的采访,更重要的是笔力。
记者整整采访了2周,整理采访录音近2万字。《进了孙店门,我是孙店人》一文没有用常用的“我”、“他”来做主语,而是用了第二人称“你”。
千锤百炼出笔力,精雕细琢成文章。没有笔力作基础,写不出感人至深的作品,更不能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温度。
(荆门日报社)